为什么互联网企业的盈利这么大(互联网收入增长37.1)

互联网江湖,粤有腾讯,杭有阿里,曾被唱衰的上海互联网而今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据工信部数据显示,今年1-10月,上海互联网行业实现营收2390亿元,居全国第二位;并且其互联网行业收入同比增长37.1%,领跑东部。

为什么互联网企业的盈利这么大(互联网收入增长37.1)(1)

前不久发布的《2019 BrandZ最具价值中国品牌100强排行榜》中,上海就有饿了么、大众点评、中通快递、携程、bilibilibi、老凤祥等16个品牌入围。

这座由老品牌与新生代交汇共生的现代都市,正在用互联网的创新和技术串联起开拓进取的上海精神。

其厚积薄发离不开背后品牌的领先之风气,但事实上,上海的互联网发展可谓身世浮沉。

上海互联网发展最早可定标于1999年8月的易趣网,那是上海第一次以电商C2C的面孔出现在大众眼前,同时易趣也是国内第一家电商C2C网站,一家独大风光两无。

此后与eBay的合作更让易趣步入鼎盛,2005年双方推出“安付通”,但其高费用、繁手续、低网速的服务,让大众纷纷投向支付宝,结果自不言而明。

同样命运多舛的还有易迅,作为上海本土的老牌B2C电商网站,曾也是国内3C领域网络零售前三强的龙头,在华东区供应链和物流这块也是响当当的大人物。

好汉不提当年勇,2009年大量电商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出,当流量变得稀缺,易迅选择栖身于腾讯这颗大树。2013年腾讯入股京东,也将易迅打包交给京东,同时毫无起色的易迅也因一次次并购,失去了自己的姓名。

诸如凡客,麦考林,一号店……这些上海电商之子,本想踏浪凌霄最后浪潮翻尽,令人唏嘘,正因如此,唱衰上海互联网的言论不胜枚举。如当年饿了么张旭豪说“上海没有互联网基因”,被很多人调侃自家人也倒戈。

为什么互联网企业的盈利这么大(互联网收入增长37.1)(2)

然而,上海互联网在一片质疑声中出现了大爆发。如当下“Z世代”的聚集地哔哩哔哩,青年社区化的平台管理极大激发年轻用户的创作激情,优质的视频内容伴生出一群互动性极强的粉丝群体。

还有拼多多,“多多农园”探索出扶贫与电商的新发展模式,而“新品牌计划”也依托平台5亿用户带动制造业转型,通过创新的“拼”模式和“拼品牌”,将“人为先”的旗帜立于互联网高地。

为什么互联网企业的盈利这么大(互联网收入增长37.1)(3)

为什么互联网企业的盈利这么大(互联网收入增长37.1)(4)

互联网并不神秘,哔哩哔哩的个性化、小红书的内容分享、拼多多的“人为先”……一批批代表互联网新生代的企业,还将继续在行业里细化深耕,助推上海引领出一波新消费浪潮,为中国互联网的创新思维和发展思路带来更多可能。

作为经济城市中心的上海魔都,唱衰论调终将过去,留给这座城市的,是越来越多的互联网新贵的加入与蛛网老将的盘驻,在这机遇与竞争并存的时代,上海互联网才刚刚开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