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在哪里挖掘出来的(三星堆最新剧透)
自1921年仰韶遗址的科学发掘起步,中国现代考古学已走过百年。今年3月底,202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名单揭晓,稻城皮洛遗址、三星堆遗址、西安江村大墓、凤阳明中都遗址等10个项目跨度长达13万年,为研究人类起源与演化,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与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实物证据。
在全民兴起考古热潮之际,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做客《鲁健访谈》,他投身考古工作40年,见证了中国考古走向多学科结合,全民参与的新阶段。在访谈中,王巍讲述了自己在求学时期种下溯源中华文明种子的原因,解读了三星堆考古的独创性,还原了良渚文化获国际认可的过程,并带来了三星堆最新“剧透”。
王巍称,百年来,中国考古在技术手段、文化遗产保护、大众化等各个方面不断进步,目前已成为当代世界考古发掘活动最活跃的国家,“中国考古迎来10年黄金期,我们正在从考古大国走向考古强国。”
三星堆考古的独创性
今年3月,202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名单揭晓,四川稻城皮洛遗址、山东滕州岗上遗址、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祭祀区、陕西西安江村大墓、安徽凤阳明中都遗址等项目入选。而这10个项目是从1700多个项目中层层遴选出来的。
“知名度和影响力不作为评选标准。”作为核心评委,王巍表示,评选最看重的是考古发现所带来的推动历史研究的价值,“比如百万年前的打制石器很粗糙,但它的意义重大。”在这一评选标准下,四川有“双子星”入选,其中三星堆遗址发掘也引发了一场全民考古热。
“三星堆太特殊了,为什么呢?遗物丰富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是很神秘,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遐想,甚至想到外星人、外星文明,没有哪一个像三星堆这么引人关注。”王巍称,自己投身考古事业40年来一次性看出土文物最多、最精彩的就是三星堆。
三星堆考古也有很多独创性,其中之一是在发掘的同时进行保护。“两千多平方米恒温恒湿的大棚,现在全国各地都有条件搭建,这里边出土任何文物都不怕。这是以前完全不敢想象的,上世纪50年代发掘定陵时,打开门的时候丝绸都非常鲜艳,眼看着就干了,乃至于当时摄影师要拍一个出土的照片会非常紧张,等他连上各种设备再拍的时候,颜色就变了。”
王巍还“剧透”了三星堆7号坑的新发现,“一个像乌龟壳的东西,青铜做的网格,下边还有玉,它俩扣在一块。这个从来没有见过。”王巍说,在这种情况下,考古学家最怕被问“这是什么、是干嘛的”,因为没有见过,“但恰恰就是这个有意思。”
溯源中华文明的初衷
1996年5月16日,“夏商周断代工程”正式启动。正是这一年,刚从日本访学归国的王巍率队投入到河南偃师商城宫城的发掘。“我们发现了一个宫城,城内宫殿密布,两两对称。后边是池苑,前边是宫殿。让我们联想起紫禁城的格局。”王巍与团队认为,偃师商城应该是夏王朝灭亡后商人为了监视夏的后裔而建立的,这为夏商文化的年代分界提供了可靠标界。而这座宫城也是旁边的二里头遗址为夏王朝遗址的有力辅证。
2002年,王巍主持开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开启了中华文明溯源的新思路。实际上,这件事早在多年前就已经在他心中萌芽。“我们在大学学历史,中华文明从禹传子、家天下、夏王朝开始至今是四千年。后来我去日本留学,日文的世界通史中提到,中国黄河文明3300年,《史记·夏本纪》纯粹是神话传说,不可信。这个让我非常震惊,原来中华文明从夏王朝开始还是我们在自说自话。当时我意识到只有用考古发掘来证明,于是埋下了这个种子。”
王巍表示,对中华文明溯源的初衷,并非是要证明中华文明是不是世界第一,也不一定要说中华文明有五千年历史,“是要了解中华文明起源发展的真实状况,要研究我们的文明是怎么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良渚文化获国际认可
在探源中华五千年文明史过程中,良渚考古提供了重要依据。“我们认为在五千多年前,文化社会发展比较快的区域已经率先进入到文明阶段,出现早期的国家。但我比较忐忑,这是我们说的,国际上认不认可?”王巍回忆称,这个观点在2012年形成,2013年社科院和上海市政府决定联合创办世界考古上海论坛,“论坛要持续办,还需要世界各国专家的参与。”
忐忑与压力之下,王巍给世界顶级考古学家、英国剑桥大学的科林·伦福儒(Colin Renfrew)写了一封信,表示要举办世界考古论坛、希望聘请他做核心成员。在得到伦福儒回信表示认可举办论坛后,王巍又给40个国家的200多位考古学家写信,邀请他们参与论坛。
2013年8月,论坛如期举办。“论坛重要任务就是评选前两年度的世界十大考古发现和世界重大研究成果。我推荐了良渚遗址、石峁遗址,最终都入选了。”
论坛结束后,王巍陪同伦福儒等专家一起参观了良渚遗址。参观过程中王巍询问伦福儒“我们认为这个应该是进入到文明社会了,您怎么看?”伦福儒回答说,“当然是文明,这么大的社会分化、权力的构成,不是文明什么是?”而后,来自美国《科学杂志》的记者与他们一起考察了各个遗址,并发表长篇报道,高度评价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2019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标志着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得到了世界公认。
中国考古正从大国走向强国
自1921年仰韶遗址的科学发掘起步,中国现代考古学已走过百年。如今中国已经成为当代世界考古发掘活动最活跃的国家,越来越多的考古机构和考古工作者走出国门,在200多个国家开展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事业。
“40年前,我们一年也就几十项发掘。现在一年有1700多项。中国已经实现了从考古资源大国向考古发现大国的转变,目前正在努力从考古大国走向考古强国。”王巍称,中国在技术手段、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大众化方面已经符合了考古强国的标准,而近年来中国考古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也显著增强。
从2012年开始,王巍曾分别带队到乌兹别克斯坦、洪都拉斯玛雅文明等国家开展考古工作。2016年,在获悉王巍选址埃及后,美国媒体特意派记者前来采访他,“记者问我,你们要做丝绸之路沿线我们很理解,这是你们周围的国家,你们为什么要到埃及去做?我回答说,美国不是好几十年前就做埃及,我们不能只知道自己的古代文明,还要了解别人,而且我们有丝绸之路,与埃及自古以来就有联系。”
今年是王巍从事考古工作的第40个年头。“考古实现了我的人生价值,当年是无意当中的选择,因为觉得很有趣,可以看到很多文物,可以走南闯北,没想到一做40年。我用学到的知识报效祖国,为大家创造机会去了解祖先的文明和文化。”王巍称,最近10年是考古发展的黄金时期,“我们这一代已经到了接近退出考古领域的年纪了,新的一代赶上了最好的时期。”
来源: CCTV4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