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最后一年王阳明(王阳明活在当下)

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传奇人物,他是阳明心学的集大成者,提出了知行合一、心即理的思想。但是早年却人生坎坷,两次科举落榜,后官场被贬。到中年讲学并创建书院,经历了人生大起大落,因而对人生有更多大彻大悟的看法。 有的人天生富贵,遇事都能逢凶化吉;有的人事事不如意,总是与幸运擦肩而过。从王阳明身上,我们感悟到了以下三点。

人生的最后一年王阳明(王阳明活在当下)(1)

01活在当下,才能快乐

王阳明说:“只存得此心常见在,便是学。过去未来事,思之何益?徒放心耳。”意思是,只要常存养此心,就能经常觉察到心的存在,这就是做学问。那些已经过去和还没到来的事,想它有什么益处吗?这样胡思乱想,只能白白丢失清明的本心。 一个人想活得快乐,就要有活在当下的智慧。简单来说,就是活在此刻,专注眼前的事情,不必胡思乱想。 专注于当下,不去计较过去的得失,也不忧虑对于未来的变故,这样的人,内心宁静而清明,因而是快乐的。 用心体验当下的生活,踏踏实实地向更好的生活迈进,不要左顾右盼,患得患失,因为这样就是拖延时间,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懂得珍惜当下的人,更懂得和过去说再见。 人生,就是一趟开往死亡的列车,我们要学会欣赏沿途的风景,去享受这不长不短的旅途。人生旅途三万里,走过一里少一里,这辈子,注定是无法重来的一生。 不畏将来,不念过去,活好当下,如此,便不负此生。

人生的最后一年王阳明(王阳明活在当下)(2)

02心态平和,笑对人生

佛家有一句谒语:“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王阳明也以为,烦恼的存在,都是由我们的内心生发出来的。你心中想那些烦恼的工作,烦恼就会羁绊你的身心,让你苦不堪言,乃至还会让你的工作和日子大受影响;假如你不去追逐那些烦恼的工作,内心就不会徒增烦劳,镇定沉着自会按期而至,一切困难波折也会得到最好的处理和应对。 作为当朝状元之子,王阳明八岁时过目成诵,十岁时下笔成诗,世人都当他是未来的状元之才。然而,自二十二岁起,王阳明接连两次参加会试,均以失败告终。同窗均以落第为耻,王阳明却说:“世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这份气魄似乎超脱物外,又似乎遥不可及。 王阳明告诉我们,秘诀不过三个字:平常心。他曾在诗中写道:“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得财不喜是平常心,失利不忧是平常心,享誉不骄是平常心,受谤不恼是平常心。以一颗平常心面对得失,尽人事,而后听天命。该努力时竭尽全力,是非成败反倒看得淡些,别为不值得的事钻牛角尖。在名利场中奔波的现代人,是时候找找自己的“定盘针”了。

人生的最后一年王阳明(王阳明活在当下)(3)

03磨练心志,塑造灵魂

王阳明说:“人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人只有在磨练中才能成才,只有在逆境中才能成熟,这就是在事上磨练的含义,也就是要培养活智慧,而不做死学问。 王阳明认为,历事才能练心,在事上磨练,内心才会拥有强大力量,个人才能真正成长。不要浪费宝贵的时间去羡慕别人的成就,多去想想自己哪里不行,怎样才能战胜自己,每天看到自己的成长比羡慕和懊悔更有意义。 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坚持不懈的努力,生活不断的淬炼,自己聪慧的脑袋,加上自己的勤劳,成功终会到来。你也终会变成别人眼中高不可攀的顶峰,受到大家的崇拜。 命里富贵的人,并不会被世俗牵绊,他们目标远大,知道自己要什么,并会为此不断努力拼搏,他们经受得住时间和困难的磨练,艰苦奋斗,最终会跑向终点。用勤奋不断磨练自己的心志,提升人格,成就事业,充实精神境界。

转自了凡四训经典语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