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哈是比较基础的吗(嘻哈双押)

人气爆棚的《中国有嘻哈》不久之前结束了。这个节目让很多原本不知道说唱的人有了一些了解,也让人们知道了很多业内的名词。比如下图中出现的“单押”、“双押”。

嘻哈是比较基础的吗(嘻哈双押)(1)

嘻哈是比较基础的吗(嘻哈双押)(2)

嘻哈是比较基础的吗(嘻哈双押)(3)

图片来自新闻报道

所谓单押,就是句尾只有一个字押韵——这和我们熟悉的押韵一样。对应的双押,就是有两个字押韵。比如说上面第二张图,牌和牌押韵,来和外押韵。有两层的韵尾,因此叫做双押。

举一首歌做例子,Sbazoo的《光线》:

眼下站在生死存亡的·边·界

洒酒看待身边牺牲的·先·烈

放眼望去难以到达的·天·界

无法抗拒人类无情的·宣·泄

边、先、天、宣是押韵的,界、烈、界、泄也是押韵的。

不过有意思的是,虽然嘻哈是现代流行起来的音乐形式,但这种句尾双字押韵的方式,很早之前就有人会了。辛弃疾写过这样一首词:

水龙吟·听兮清珮琼瑶些

听兮清佩琼瑶些。明兮镜秋毫些。君无去此,流昏涨腻,生蓬蒿些。虎豹甘人,渴而饮汝,宁猿猱些。大而流江海,覆舟如芥,君无助、狂涛些。

路险兮、山高些。愧余独处无聊些。冬槽春盎,归来为我,制松醪些。其外芳芬,团龙片凤,煮云膏些。古人兮既往,嗟余之乐,乐箪瓢些。

这首词之所以看上去这么奇怪,是辛弃疾有意为之的。他的自注中说:

用“些语”再题瓢泉,歌以饮客,声韵甚谐,客皆为之釂。

什么是“些语”呢,些(此处音suo四声)是楚辞中句尾的语气助词,用法类似我们最常见的“兮”。贴一段《楚辞·招魂》,你就明白了:

魂兮归来!反故居些。

天地四方,多贼奸些。

像设君室,静闲安些。

高堂邃宇,槛层轩些。

层台累榭,临高山些。

可见每一句的句末都用语气助词结尾,这是典型的楚辞风格。

辛弃疾这首词模仿楚辞风,因此句尾全用些字,同字自然是同韵了。而每句的倒数第二个字,即瑶、毫、蒿、猱、涛,高、聊、醪、膏、瓢,又都是押韵的。这就和“双押”的手法一样了,只不过辛弃疾后面那个都是同一个字。

这种押韵方式有个专门名称,叫做“长尾韵”。陆子权写过一篇:《论我国上古诗歌中的“长尾韵”》。按这篇文章的说法,长尾韵并不是诗人一时兴起的创作,而是由来已久了。比如《诗经·小雅·杕杜》里就有:

日月阳止,女心伤止,征夫遑止。

卉木萋止,女心悲止,征夫归止。

把结尾的助词“止”字去掉,倒数第二个字也押韵。

辛弃疾写这首词所模仿的原型,《招魂》其实也是押长尾韵的。现在我们回去看看刚才引用的一段,“魂兮归来!……”这两句是每隔一段就会出现的,属于阶段性开头,相当于小标题,提示下一段的内容,可以不论。下面的四句,奸、安、轩、山,读起来有没有觉得顺口?

(不过笔者在这里要顺便提一句,现在的读音和上古音相比,变化非常之大。只不过因为语音的演变是个逐渐过程,往往遵循一定的演化规律,所以当时押韵的这几个字,到了今天也恰好押韵而已。当时同韵现在不同,或者当时不同现在同韵的,都有大把例子。)

不止中文中有这类现象,英语中也是有的。外国人管这个叫做“阴韵”,或者叫“雌韵”。这和本文没多大关系,就暂且不论了。

陆子权文中并且认为:长尾韵是句中韵和独木桥韵合成的一种形式。所谓句中韵,就是在句子中间出现押韵的字,比如:

苏易简《赵江吟》:

非烟非雾瑶池晏,片片碧桃,冷落黄金殿。虾须半卷天香散。奏云和孤竹清婉,入霄汉。红颜醉态,烂漫金舆转。霓旌影断箫声远。

位于句中的“卷”和“断”也是押韵的。

所谓独木桥韵,就是每逢韵尾,都用同一个字结尾,比如:

张翥《清平乐》:

先生醉矣,是事忘之矣。欲友古贤谁可矣?严子真其人矣。……

如果这个句中韵位于倒数第二字,再和独木桥韵一结合,那不就是长尾韵么。

这种押韵形式还可以再进一步发展,形成一种“短柱体”,一句之中包含两韵,乃至三韵。

元朝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载:

虞邵庵先生在翰苑时,宴散散学士家,歌儿郭氏顺时秀者,唱今乐府。其【折桂令】起句云:博山铜细袅香风。一句两韵,名曰短柱,极不易作。先生爱其新奇,席上偶谈蜀汉事,因命纸笔,亦赋一曲曰……盖两字一韵,比之一句两韵者尤难。

从引用的《折桂令》句来看,铜、风押韵,就是所谓“一句两韵”了。虞邵庵指的是元朝诗人虞集,他一时技痒,也写了一首,但他的这首每隔两字就押一韵,难度更高,可以说是“高级短柱体”了。

虞集写的曲子如下:

,汉,日。深,长西,力。美,悲。天,造。问?早

黑字标出的为韵脚。可见它是既有句中押韵,又有句尾押韵。

最后举几个其他诗人创作的例子吧。

长尾韵:

宋·蒋捷《水龙吟·效稼轩体招落梅之魂》:

醉兮琼瀣浮觞些。招兮遣巫阳些。君毋去此,飓风将起,天微黄些。野马尘埃,污君楚楚,白霓裳些。驾空兮云浪,茫洋东下,流君往、他方些。

月满兮西厢些。叫云兮、笛凄凉些。归来为我,重倚蛟背,寒鳞苍些。俯视春红,浩然一笑,吐山香些。翠禽兮弄晓,招君未至,我心伤些。

短柱体:

元·张可久《双调·折桂令·湖上即事叠韵》:

锦江头一掬清愁,回首盟鸥,杨柳汀洲。俊友吴钩,晴秋楚岫,退叟齐丘。赋远游黄州竹楼,泛中流翠袖兰舟。檀口歌讴,玉手藏阄。诗酒觥筹,邂逅绸缪,醉后相留。

元·刘庭信《双调·折桂令·隐居》:

护吾庐绿树扶疏,竹坞独居,举目须臾,鹭宿芙渠,乌居古木,凫浴枯蒲。夫与妇壶沽绿醑,主呼奴釜煮鲈鱼。俗物俱无,蔬圃锄蔬,书屋读书。

刘庭信全曲字字押韵,这就是纯粹炫技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