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负荷分析要怎么做(确定可用产能的两种方法)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Tonii老师精益讲堂,接下来Tonii老师将带领大家进入,每天5分钟,精益伴你行系列课程。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可用产能。

可用产能是系统或资源在一定时期生产一定数量产出的能力,受下列因素影响:

产品规格(product specification)。产品规格变化时工作内容(制造产品所需的工作)就要变化,因此产品规格影响可以生产的单位数量。

产品组合(product mix)。每个产品都有自己的工作内容,以生产产品花费的时间来衡量。如果生产的产品组合变化,产品组合的总工作内容(时间)也会改变。

工厂和设备(plant and equipment)。工厂和设备与生产产品应用的方法相关,如果方法改变,例如使用更快的机器,产出就会改变。同样,如果工作中心增加更多的机器,产能也会变化。

工作努力状况(work effort)。工作努力状况与工作速度和节奏有关。如果工人改变速度,在同样的时间或许可以生产更多产品,产能就会改变。

产品规格和产品组合取决于产品设计和生产产品的组合。如果变化很大,则很难使用产品单位数衡量产能。那么,应该用什么单位来衡量呢?

产能负荷分析要怎么做(确定可用产能的两种方法)(1)

产出单位数

如果工作中心或工厂生产的产品种类不多,通常可以对所有产品以通用的单位来衡量。例如,造纸厂使用吨衡量产能,酒厂用啤酒桶数衡量,汽车厂用小汽车数量衡量。然而,如果生产的产品种类很多,可能就不会存在一个较好的通用单位。这种情况下,对所有产品通用的单位是时间。

标准时间

制造产品的工作可以表示为使用某种生产方法生产产品所需的时间。应用实践研究方法可以确定工作的标准时间,也就是一个合格员工以正常速度工作所需要的时间。标准时间提供了一个衡量工作量的标准,一个说明产能的单位。标准时间也用于负荷分配(loading)和排程。

产能层次

产能至少需要在三个层次衡量:

机器或单个工人。

工作中心。

工厂,它可以被看作是不同工作中心的组合体。

确定可用产能的方法有两种:测量和计算。

通常用可用工时、利用率和效率等要素来确定三种可用产能:理论可用产能(theoretical capacity),计算或额定产能(calculated or rated capacity) 以及实际(测定)产能(demonstrated(measured) capacity)

可用工时是工作中心可以利用的小时数。例如,工作中心每周工作5天,每天工作8小时,其可用工时为40小时。可用工时取决于机器数、工人数和作业时间。

利用率

可用工时是工作中心可以期待的,但不可能总能达到的最大工作小时数。机器故障、员工缺勤、物料缺乏都会导致停工,所有这些问题都会造成不可避免的延期。工作中心实际工作时间占可用工时的百分比称为工作中心利用率。

利用率=实际工作时间÷可用工作×100%

利用率可以通过历史记录,或通过工作取样研究来加以确定。

效率

工作中心可能每周使用100小时,但是并不能完成100个标准工时的工作。效率测量的是与标准产出相比较的产出。工人的工作速度可能高于或低于标准工作速度,这造成工作中心的效率(efficiency)可能高于或低于 100%。

效率=实际生产速度÷标准生产速度×100%

生产率

它将生产的实际产出与所有资源的实际投入加以比较,同时还考虑了可用时间的利用率,以及该段时间内的效率。测量生产率的方法有很多种,对一个工作中心生产率进行计算的公式为:

生产率=利用率×效率×100%

理论产能

理论产能是指可用的最大产能,不考虑停工检修、利用率和效率等问题。如果一家公司的某个工作中心每天工作两班,每班8个小时,那么该中心每天的理论产能就是16个小时。

额定产能

一个工作中心在某段时间内的可用产能,在考虑到该中心的平均利用率和效率后的产能就叫做计算产能或额定产能。

额定产能=可用工时×利用率×效率

最后今天的结尾Tonii老师还是抛出一个小问题,希望大家可以根据今天的学习内容进行思考,并欢迎留言与Tonii老师进行深入交流。

每日一问:如何确定公司的可用产能?

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希望大家在企业运营中精益求精,我们下次再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