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林冲单挑史文恭(水浒传十大万夫不当之勇)

《水浒传》中,写了十个有“万夫不当之勇”的好汉。这十大万夫不当之勇的战将中,梁山有七位,分别是关胜、秦明、呼延灼、董平、鲁智深、武松、杨志。其他三人则是祝家庄教师铁棒栾廷玉,大名府兵马都监天王李成、大刀闻达。

这十大“万夫不当之勇”的战将中,似乎还少了两人,那就是梁山好汉豹子头林冲,曾头市教师史文恭。林冲、史文恭为何不能上榜,谁是《水浒传》中第一“万夫不当之勇”的好汉呢?

水浒传林冲单挑史文恭(水浒传十大万夫不当之勇)(1)

谁是梁山第一“万夫不当之勇”

《水浒传》中,第一个出场的武艺高人是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王进私走延安府,教出了第一个出场的梁山好汉九纹龙史进。因史进中秋之夜大闹史家村,前往延安府寻找师父王进,遇到了渭州城提辖鲁达。

鲁达就是后来的花和尚鲁智深,武艺十分高强。因花和尚引出了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林冲。随之,杨志、索超、朱仝、刘唐、雷横等三十六天罡中的武艺强人依次登场。这些好汉中,有梁山五虎将一人,八骠骑四人,步军头领三人,加上武艺有点高深莫测的王教头,实力确实够强大的了。但是,书中却没有提到哪个梁山好汉是“万夫不当之勇”。

书到第二十三回,武松出场。武二郎出场有点寒酸,不受柴大官人待见,患疟疾无人照看,独自在东廊下烤火驱寒。但是,施耐庵以一首赞诗,把武松的出场写得气象万千。书中赞道:

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语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心雄胆大,似撼天狮子下云端;骨健筋强,如摇地貔貅临座上。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间太岁神。

“万夫难敌之威风”,与“万夫不当之勇”大致是一个意思,但却更显厉害。《说文解字》注解“勇”:气也。从力,甬聲。勇或从戈用。恿,古文勇从心。力者、筋也、勇者、气也。气之所至,力亦至焉。心之所至、气乃至焉,故古文勇从心

对看武松赞诗中的描述,完全解读了“勇”的寓意,武松可谓货真价实的“勇”。勇,是内在的,武松有“千丈凌云之气”,心雄胆大,骨健筋强,都是“勇”的必备条件。这样的内在气质化出凛凛威风,其气势就力压万夫,万夫难敌。

水浒传林冲单挑史文恭(水浒传十大万夫不当之勇)(2)

武松是《水浒传》中第一个被写成“万夫不当之勇”的梁山好汉,而且远超“万夫不当之勇”,可谓梁山乃至《水浒传》中“勇”的标杆。武松之勇,以景阳冈打虎为战例,梁山好汉中无人有此胆气和勇力。“摇地貔貅”、“撼天狮子”,恐怕比鲁智深倒拔垂杨柳还要夸张

很多朋友说,武松不省得武艺,即便很善于打斗,也是散打之类野路子。其实,书中非常清楚地写了武松的武艺是很规矩的,根本就不是所谓的“野路子”。中秋节之夜,张都监设家宴请武松喝酒,席间,张都监“问了些枪法”。“问”有讨教、考问之意,张都监是一个武官,“问枪法”就证明武松的武艺有“法”。

果然,武松从筵席中退出,回到住处,为了消食,拿出哨棒,在园子里打了几个“轮头”。武松的棍棒也是有“法”的,轮头,就是按套路从头至尾演练。

武松的拳脚也是有套路的,书中特别描述了“玉环步”、“鸳鸯脚”,武松凭此醉打蒋门神。后来,又以这个绝学完成飞云浦反杀。除了武松,梁山好汉无论是谁,都难以从飞云浦脱身。

都说武松不会马战,这也是一种误读,武二郎武艺有“法”,为什么就不能骑马呢?醉打蒋门神之前,施恩就叫武松骑马,武松说:“我又不脚小,骑那马怎地?”武松当然会骑马,因为“无三不过望”,便要步行前往醉打蒋门神。《水浒传》设计的是“行者武松”,骑马算什么“行者”?

水浒传林冲单挑史文恭(水浒传十大万夫不当之勇)(3)

还有的朋友认为,武松从来没有打过高手,是街头混混的斗殴。这就是不顾文本有意黑武松了。老虎算不算高手?蒋门神算不算高手?“三山聚义打青州”时,孔亮去梁山搬救兵,期间,二龙山与呼延灼交锋了三五次,各无输赢,谁能肯定地说,武松没跟呼延灼打过

武二郎是书中第一个出场的“万夫不当之勇”的战将,这是毫无疑问的。自武松出场后,秦明、呼延灼先后得此殊荣,位居梁山“万夫不当之勇”之列。

呼延灼连环马被徐宁钩镰枪所破,单人匹马逃往青州,途经桃花山时,踢雪乌骓被李忠、周通的喽啰偷走。呼延灼便向慕容知府借了二千人马,要剿灭桃花山。周通出马迎战,六七个回合便大败而走。桃花山不敌“万夫不当之勇”的呼延灼,便商议如何抵敌。

李忠说:“我闻二龙山宝珠寺‘花和尚’鲁智深在彼,多有人伴,更兼有个甚么青面兽杨志,又新有个行者武松,都有万夫不当之勇。不如写一封书,使小喽啰去那里求救。”

这是书中第二次写到武松有万夫不当之勇,鲁智深、杨志虽然出场比较早,却到了这个时候才得此称号,比武松要迟得多。而且,这二人之“威风”似乎还不及武松。

以书中如此这般的描述,武松当时梁山第一“万夫不当之勇”。

水浒传林冲单挑史文恭(水浒传十大万夫不当之勇)(4)

梁山之外谁是第一“万夫不当之勇”

在武松出场之前,书中还写了两个万夫不当之勇的战将,他们就是大名府的兵马都监李成、闻达。假如以《水浒传》而言,天王李成才是书中第一的“万夫不当之勇”。但是,施耐庵却没有像描写武松那样,赋诗狂赞。书中写得即为扼要,只有这样一句话:“正将台上立着两个都监:一个唤做李天王李成,一个唤做闻大刀闻达,二人皆有万夫不当之勇,统领着许多军马”。

接下来的故事,就是杨志在大名府校场耀武扬威,先轻松击败副牌军周瑾,又与急先锋索超大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败。杨志、索超确实也是十分勇猛的战将,梁中书见他二人武艺高强,十分欢喜,大名府百姓也因为得此良将保平安,纷纷向梁中书道贺。但是,因为李成、闻达的存在,这二人便不能在大名府号称“万夫不当之勇”,尤其是急先锋索超。

杨志因为押送生辰纲,早早地离开了大名府,在二龙山荣膺“万夫不当之勇”。索超却一直追随在李成、闻达身边,没混上“万夫不当之勇”大概与这两个天王有关。天王分明写的是天王李成,与闻达有何关系呢?这个疑问,咱们下文再来解读。

水浒传林冲单挑史文恭(水浒传十大万夫不当之勇)(5)

梁山之外另外一个“万夫不当之勇”的好汉,是祝家庄教师栾廷玉。栾老师这个称谓,是鬼脸儿杜兴说的。

杨雄、石秀在朱家店附近丢了时迁,遇到了李家庄管家鬼脸儿杜兴。杜兴给他们详细介绍了独龙冈的情况,特别讲到了祝家庄的战斗力,除了祝氏三杰外“又有一个教师,唤做‘铁棒’栾廷玉,此人有万夫不当之勇。”

栾廷玉大概是独龙冈前第一高手,总共教了三个徒弟祝龙、祝虎、祝彪。这三个徒弟中,以祝彪最厉害,祝龙、祝虎恐怕要稍弱一点。但是,三打祝家庄时,祝龙、祝虎、祝彪三兄弟曾经分别对阵林冲、穆弘、杨雄,都是大战几十回合不分胜败。林冲连祝龙都不能赢,难道祝龙有五虎将的实力

有读者朋友说,这是一场假打,是吴用里应外合之计。其实不然。这回书的回目是“吴用双掌连环计,宋江三打祝家庄”,说的是“连环计”,不仅是“里应外合”。连环计至少分两个部分,第一环先把祝家庄的主力吸引出来,把他们制服了,阵前得胜然后进入下一环,孙立等登州好汉在庄内起事。

林冲等人不能拿下祝氏三杰,下一环就无法实施,孙立不得不紧急下关与石秀搞了一场假打。后来的战况表明,吴用以四路人马分头攻击,成功将祝家庄全部主力逼出,又分而歼之,里应外合之计才大功告成。

祝龙都能跟林冲打成平手,栾廷玉的“万夫不当之勇”那就真的名副其实了。其实不然,栾廷玉之“万夫不当之勇”其实是大有水分的。为何?咱们下文再讲。

水浒传林冲单挑史文恭(水浒传十大万夫不当之勇)(6)

林冲史文恭为何没有入选“万夫不当之勇”

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深得高俅信任,给予了“大请大受”的待遇。北宋时期,教头都是聘请制,“当教”时,给月钱三千。三千,就是三千文,一千文为一贯,林冲执教时每月才得三贯银子。施耐庵借用了“三千”这个概念,恐怕写成了三千贯,否则,林冲就拿不出一千贯银子买刀误入白虎堂了。

即便是临聘的教头,林冲也是非常优秀的教头了。为纳投名状,林冲在梁山脚下与青面兽杨志大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败,足见其武功厉害程度。杨志都得了“万夫不当之勇”称号,林冲凭什么就是个“白身”呢?

“万夫不当之勇”对于林冲来说,似乎有点冤。比林冲更冤的,恐怕就是曾头市教师史文恭了。史文恭不是教头,是教师。教头、教师一字之别,其中大有蹊跷。此处不讲“蹊跷”,也把教师做教头看。

北宋军制把军队分为四类:禁军、厢军、乡兵、番兵。王进、林冲、徐宁都是禁军教头,朱仝、雷横、武松、李云等人是都头,都头应当是厢军头领。因而,他们所代理的是官军,武松身边跟随的是士兵。这类都头,大概也相当于教头,是厢军教头。教头都是聘用制,阳谷县令当场聘用武松为都头,是不需要呈报东平府的。

水浒传林冲单挑史文恭(水浒传十大万夫不当之勇)(7)

史文恭,包括上面讲到的栾廷玉则是番兵、乡兵的教头,曾头市曾家是金国人,大致属于番兵一类。祝家庄、曾头市与登州、青州、凌州有相互救援的关系,就属于乡兵了。北宋王安石新法以后,经常培训大保长学习武艺,学成之后,就聘请其中优秀者,教习保丁习武。晁盖只是东溪村的保正,不是大保长,尽管他经常习武,却没能做他们所在大保的教师。

乡兵教师的武艺也相当高,原来他们是经过朝廷专门培训出来的。但是,就《水浒传》中的两个教师而言,史文恭的武艺要碾压栾廷玉,高出不止一个档次

上文讲到,栾廷玉的徒弟祝龙战平了林冲,但是,祝龙却在秦明手下只能走十几个回合。二打祝家庄时,秦明十几回合令祝龙不敌,栾廷玉在庄上见徒弟要吃亏,便亲自披挂上阵,单挑秦明。

宋江阵上,欧鹏试图挡住栾廷玉,栾廷玉根本不与他纠缠,一飞锤将他打翻于马下。栾廷玉直扑秦明,两人打了一二十个回合不分胜败。忽然,“栾廷玉卖个破绽,落荒即走,秦明舞棍,径赶将来。”“落荒即走”,就是落荒而逃,栾廷玉只能在秦明手下硬撑二十几个回合

有读者朋友说,栾廷玉是诈败,以引诱秦明中计。这是罔顾文本的说法,目的是为了抬高孙立。栾廷玉是有暗器的,假如是诈败,为什么不用飞锤打秦明?秦明中计,不是栾廷玉所谓,而是荒草中祝家庄的伏兵。栾廷玉打不过秦明,实力悬殊,只顾逃命,借助伏兵帮忙才逃得了性命。

水浒传林冲单挑史文恭(水浒传十大万夫不当之勇)(8)

《水浒传》中,准备实施暗器取胜的战将,都是从容地拨转马头,并无“落荒即走”的描写。宋江荡平曾头市,史文恭惊慌失措,“落荒而走”,“落荒”就是败了,“走”就是逃跑。史文恭“落荒而走”是败了,难道栾廷玉“落荒即走”还占了上风

栾廷玉不是秦明对手,秦明又不是史文恭对手,但史文恭是没有心胆的,梁山先后斩杀了曾魁、曾索,史文恭便有“八分惧怯”。梁山两次攻打曾头市,史文恭总共只在阵前出现过两次,其余时间全部做了缩头乌龟。对照施耐庵以武松定位的“勇”,史文恭没能入选“万夫不当之勇”,也就不冤枉他了。

秦明战祝龙只用了十几个回合,林冲则与祝龙战平,其马上公平单挑战力就略见一斑了。这大概是林冲未能入选“万夫不当之勇”的一大原因吧。

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按说武艺不至于连祝龙都不能赢,林冲的问题就出在“不勇”之上。所以,单挑祝龙之后,林冲再也没有在阵前公平单挑过祝龙及以上的高手了。打呼延灼依托的是车轮战,与秦明双战关胜也不能赢,后来,还在花荣的帮助下,以“势力”逼走了郝思文。林冲最后一次出阵,是在东平府与花荣联手引诱董平进伏击圈。大家都是五虎将,宋江就是不放心林冲,因为林教头“不勇”。

水浒传林冲单挑史文恭(水浒传十大万夫不当之勇)(9)

谁是《水浒传》第一“万夫不当之勇”的战将

十大“万夫不当之勇”中,八人是以马上厮杀见长,鲁智深、武松则是梁山步军头领。按照梁山战阵的分工,十大步军头领的统军地位应当与五虎将齐平,略高于八骠骑。就整体战力而言,当然是五虎第一,骑兵当先,八骠骑的战阵又要优于步军战团。

实际情况也是如此,梁山五虎八骠是历次战斗的主力,尤其是五虎将与八骠骑前五名,阵前单挑总是这些战将出阵。八骠后面三位朱仝、史进、穆弘就很少在阵前单挑敌将,战斗力就稍逊一筹了。

五虎将中四大万夫不当之勇关胜、秦明、呼延灼、董平,与八骠骑中的花荣、徐宁、杨志、索超有交手的记录,除了关胜实力高出之外,其余的都是四五十回合不分胜败的势均力敌实力。

关胜的武艺是非常高的,他的星号就是“天勇星”,与武松共同解读了书中的“勇”字。关胜第一次出阵,就是在梁山双战林冲、秦明的这一仗。当时,关胜、宋江在阵前饶舌,林冲不忿要出战关胜。宋江知道林冲“不勇”,便喝住了他。但是,秦明飞马出阵,宋江却没有喝住。是不是林冲离宋江近,秦明离得稍远?

当时的梁山,五虎将已经到了三位,林冲、秦明、呼延灼,按照演义小说的战阵列队,林冲、秦明就是宋江的上下手,两人都挨近主将。宋江能喝住林冲,同样也能喝住秦明,而且,林冲也有虚张声势之嫌。东昌府打张清,锦毛虎燕顺飞马出阵,“宋江却待阻当,那骑马已自去了”。林冲若是有燕顺这般胆气,早就冲出去了,宋江想喝住他都来不及。

水浒传林冲单挑史文恭(水浒传十大万夫不当之勇)(10)

秦明上去了,林冲跟着上,宋江便没再喝住他,放心地让二将打关胜。这场打斗,借用了《三国志通俗演义》中“三战吕布”的场景,写的是“三骑马向征尘影里,转灯般厮杀”。转灯,就是走马灯,走马灯转动起来,战马扬起的征尘迷蒙了走马灯,大家只看到“灯影”。打到这个份上,宋江便叫鸣金收兵。林冲、秦明说正要活捉关胜,关胜也暗自思忖:“看看输与他了”,其实关胜并没有输。林冲、秦明的话,也是演义小说中的套话。

既然是套用了“三战吕布”,那就必定得主将上去,才能将关羽打退。而虎牢关之战,罗贯中是不赞同这样打的,所以,《三国志通俗演义》说的是“三战吕布”,没有“英”字。

以此而言,关胜必定就是《水浒传》“万夫不当之勇”的第一勇了。但是且慢,大名府的李成、闻达还没有讲到呢。

水浒传林冲单挑史文恭(水浒传十大万夫不当之勇)(11)

李成绰号“天王”,他就是李天王,李天王是托塔天王,也就是北方多闻天王。多闻天王福德之名闻达四方,因而,李成、闻达其实是一个人。这个人与梁山托塔天王晁盖一样,都出自佛典《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仪轨》。这其中,讲了这样一个有关北方多闻天王的故事。

大唐天宝元年,大石康五国围困了安西城,唐玄宗苦于路途遥远,无法派出救兵,胡僧大广智建议请出毗沙门天王以解安西之围。于是,毗沙门天王显圣安西城北门楼:

身长一丈,约三五百人尽着金甲。至酉后鼓角大鸣,声震三百里,地动山崩。停住三日,五国大惧尽退军。……并是金鼠咬弓弩弦,器械损断尽不堪用。

金鼠,就是《水浒传》中的白日鼠白胜,晁盖就是毗沙门天王。《水浒传》明刻本容与堂本中,说晁盖是“暝相而死”,托塔天王“瞑相”是隐去本相,与大名府天王合二为一了。“李成闻达”两大万夫不当之勇合成一个天王,毗沙门天王是解围天王,故而,晁盖、李成都是打突围战的猛将,合二为一那就更猛了。

“天王”有这等背景,有这般本事,也难怪晁盖头上中了一箭,还能从曾头市重围之中恶战三个多时辰杀出重围。李成则护着梁中书,从梁山四员五虎将、三大骠骑将,以及李逵、黄信、孙立等等战将的重重围追堵截中杀出一条血路,冲出了大名府。

水浒传林冲单挑史文恭(水浒传十大万夫不当之勇)(12)

因而,我认为,《水浒传》中“万夫不当之勇”的第一名,当属“托塔天王”。武松是“勇”的标志,鲁智深做过军官,镇守边关,马战、步战综合实力水浒第一。但这两人都是佛门弟子,要论勇猛,恐怕还得屈居“托塔天王”之下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