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将墓葬群百科(贵州出土杨家将墓葬)

一座原本以为是平民墓的墓葬,却出土了无数金银珠宝。

除此之外,墓中还出土了数件兵器,一件金光闪闪的宝剑,简直亮瞎了考古人员的双眼。

杨家将墓葬群百科(贵州出土杨家将墓葬)(1)

在得知墓主人的身份中,考古人员不禁肃然起敬,因为这是历史上一名赫赫有名的杨姓将军。

那么此人究竟是谁?

为何他的墓葬落差如此之大?

播州土司墓?

2014年,遵义市准备建设一座工程水库,为了配合建设,贵州省考古研究所先对这片块被水淹没的区域展开了考古勘探。

没想到,考古人员还真有所收获,在遵义新浦区,考古人员意外发现了两座古墓。

不同于其他墓葬形式,准确地来说这是一墓两坑,不出意外的话是夫妻合葬墓,这样独特的墓葬形式,让考古人员看了非常兴奋。

杨家将墓葬群百科(贵州出土杨家将墓葬)(2)

因为早在几年前,在新浦区就曾发现过两座同样格局的墓葬,一座是杨铿夫妇的墓,一座是杨烈夫妇的墓。

杨铿和杨烈是明朝时期遵义地区的土司。

在古代皇帝为了管理基层,在少数民族创建了一种“土官管土民”的办法。

就是给当地豪族的首领给予官职、下放权力,来管理当地的百姓。

这种官职便是土司,土司的官职不仅可以世袭,还能有一定的武装力量,可以说相当一方诸侯。

从唐代到明朝,遵义地区的土司都出于杨氏家族,杨氏家族繁荣了700多年。

杨家将墓葬群百科(贵州出土杨家将墓葬)(3)

这么一看,就算是朝代更迭,杨氏家族都不会倒,绝对是一个大家族了。

那么此次发掘的墓葬,是不是也是杨氏家族的人呢?

想到这里,考古人员立即展开挖掘工作。

然而随着工作的进展,考古人员激动的心却渐渐地凉了下来。

根据土层下的木头,考古人员初步判断墓葬是宋代的,墓葬虽是一墓两坑,但却是土坑墓,在考古人员看来,土坑墓一般是身份比较低的平民墓葬。

杨家将墓葬群百科(贵州出土杨家将墓葬)(4)

这就是考古人员失望的地方,原本以为是座土司墓,结果却是座平民墓,里面很可能发掘不出有价值的文物。

不过失望归失望,既然墓已经打开了,按照程序,考古人员也应该继续清理下去。

令人没想到的是,接下来的清理工作,再次让考古人员大开眼界!

陪葬黄金的平民墓

贵州遵义发现疑似土司的墓葬,可是墓葬形制却多为平民墓,就在考古人员大失所望的时候,考古工作出现了极大的反转。

当考古人员清理到棺椁的时候,在棺椁外围发现了一些金光闪闪的东西。

仔细清理后,考古人员才知这是一些金抓钉和银抓钉。

杨家将墓葬群百科(贵州出土杨家将墓葬)(5)

棺椁已经腐烂,这些抓钉便散落四处。

考古人员意识到,这座墓葬的墓主人绝非等闲之辈,果不其然,很快考古人员便清理出了一批金银器物。

有金杯、金盘,还有银瓶,这些器物不仅造型精美,而且一件比一件珍贵。

经过清点,墓中一共出土了33件套金银器物,在贵州地区一次性发掘出如此多珍贵的文物,就连考古专家都是第一次见到。

杨家将墓葬群百科(贵州出土杨家将墓葬)(6)

这不禁让人急切地想知道,墓主人究竟是谁?连吃饭用的家伙什儿都是金的,未免也太过奢侈了。

通过对出土金器纹饰的判断,考古人员断定墓葬属于南宋时期。

南宋时期金银器已经不是皇家专属,民间也能使用,只要有钱就行。

不过虽然平民也能使用,但是一次性陪葬如此多的金银器,墓主人一定也是非富即贵。

杨家将墓葬群百科(贵州出土杨家将墓葬)(7)

就在考古人员对墓主人的身份陷入疑惑的时候,有人突然想到,之前在发掘杨铿夫妇的墓的时候,墓志铭上有这么一句话“葬先人与洪江原七世祖右”

也就是说,杨铿夫妇葬在了先人的附近,而这座古墓的时间是在南宋时期,会不会就是杨铿夫妇的祖先呢?

如果真的是这样,他又会是南宋时期的哪一位土司?

杨家将墓葬群百科(贵州出土杨家将墓葬)(8)

为了尽快寻找到答案,考古人员兵分两路,一号坑和二号坑同时进行发掘。

很快,考古人员在一号坑内就有了新的发现,一个大型的木质盾牌,在盾牌的周围,还发现了大量的兵器,比如说箭镞、箭囊等。

更令人惊喜的是,一号坑内清理出了一把金光闪闪的宝剑,由此推断,墓主人应该是一名男性,而且很可能是一位带兵打仗的将军。

杨家将墓葬群百科(贵州出土杨家将墓葬)(9)

而在二号坑内,考古人员有了更大的收获,一件物品的出现,直接锁定了墓主人的身份。

这是一件银烛台,重要的是上面刻着一行字“乙卯田都统司公用”

乙卯年是公元1255年,而田家在当地也是一个大家族。

二号坑的墓主人是一位姓田的女性,在查阅史料后得知,田家与杨家是长期保持通婚的关系。

杨家将墓葬群百科(贵州出土杨家将墓葬)(10)

由此考古人员推断,一号坑的墓主人应该就是播州地区杨氏家族的十四世土司杨价(Jie)。

这个发现让考古人员非常的兴奋,那么这位杨价到底是何许人也?

南北杨家将

一个看似普通的平民墓,却出土了大量的金银器具,在得知墓主人的身份后,考古人员不由得肃然起敬。

说到杨氏家族,大家首先就会想到满门忠烈的杨家将,

杨家是北宋初年著名的军事家族,杨家四代人一直为保卫宋朝的边防而奋战,赢得了百姓的爱戴,也让杨家将威名远扬,流传至今。

杨家将墓葬群百科(贵州出土杨家将墓葬)(11)

不过在南宋时期,也有这么一支“杨家将”。

作为杨氏家族的第十四世继承人,播州地区的土司杨价不仅爱护百姓,鼓励生产,同时他还骁勇善战,善于带兵打仗。

公元1235年,宋蒙之战全面爆发,蒙古大军南下攻打四川。

奈何四川是宋军防守最薄弱的地方,没想到蒙古大军不按常理出牌,率先攻打四川,将宋军围困在青野原一带。

就在满朝文武不知所措之时,杨价竟然带着5000播州兵直奔青野原支援宋军。

杨家将墓葬群百科(贵州出土杨家将墓葬)(12)

蒙古大军横扫欧亚大陆,谁也不敢小看,怎么杨价就敢带着这么点兵力去解围呢?他能做到吗?

虽然蒙军实力很强,但是播州兵也不是吃素的。

杨价在平时练兵的时候非常严格,播州兵善于近战和奇袭,个个身手矫健。

可以说这5000播州兵,随便挑出一个来,那都是特种兵级别的。

除此之外,杨价还要求士兵们一旦上了战场,只可战死不可战败。

在夜色的掩护下,杨价带兵突袭蒙军大营,失去先机的蒙古大军越打越被动,只得撤兵。

杨家将墓葬群百科(贵州出土杨家将墓葬)(13)

杨价解了宋军之围,播州军也声名鹊起,宋理宗十分高兴,赐封杨价为“武功大夫”,并赐播州军名为“御前雄威军”。

作为一支地方军队,播州军能有此殊荣,也是极为罕见的。

不过考古人员疑惑的是,杨价既然身为播州大土司,又深得朝廷信任,那么他的墓未免也过于寒酸了吧?

毕竟其他几位土司的墓葬都是石质墓室,有人猜测,或许是杨价生前崇尚节俭,为人低调。

杨家将墓葬群百科(贵州出土杨家将墓葬)(14)

考古人员对杨价的墓进一步研究后,发现杨价可不低调,除了陪葬品是大量的金银器材外,杨价的棺椁用的也是上好的楠木。

在查阅大量史料后,考古人员给出了一种猜测,杨价是突然病逝的,再加上属于战乱年间,所有后人在安葬他的时候,就地取材。

播州地区正好盛产楠木,后人便用楠木为杨价打造了棺椁,然后下葬了。

杨家将墓葬群百科(贵州出土杨家将墓葬)(15)

杨价去世后,举国同哀,并追封杨价为“英烈侯”。

历史上对杨价的评价也是极高的,都说宋朝有两家杨家将,一个是天波府杨家将,另一个便是西南播州的杨价。

不过到了明朝末年,辉煌了几百年的杨氏家族,在第三十代掌门人杨应龙的手中,走向了灭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