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中的睡美人真美(世界三大名画之一)

说起世界神秘之画,第一反应肯定是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但是那张画过于火热,有太多解读版本,我就不再过多赘述了。而世界名画委拉斯凯兹的《宫娥》,它的神秘之处绝对不亚于它,我从三个角度来分析这张画。

先上《宫娥》原图:

油画中的睡美人真美(世界三大名画之一)(1)

委拉斯开兹(Velazquez),《宫娥》(Las Meninas),1656年,马德里普拉多美术馆

第一层:玛格利特公主站在正中央,我们还可以看到画家本人把自己也画进去了(最左边),他拿着画笔正在画布上画着什么,而这幅画的作画地点就是他在宫殿里的画室。

这位公主是他们家族的希望之星,因为继位的男孩都体弱多病,所以玛格丽特很有可能要继承王位。因为王室正在计划一桩政治婚姻(当时她只有5岁),为了使结婚对象知道她的成长过程,所以经常会派画师给公主画肖像画。而委拉斯开兹是当时的宫廷御用画师,这张画从最直接的角度看就是“画家的工作照”,当时他正在给公主画肖像,因为公主站在正中央,所以是主角。画家还画出了公主被身边的仆人们悉心呵护着,王妃的管家站在后面的楼梯上。

油画中的睡美人真美(世界三大名画之一)(2)

画家本人:委拉斯开兹

油画中的睡美人真美(世界三大名画之一)(3)

玛格丽特公主

第二层:这张画上有一面镜子,镜子将房间里面看不到的人物(国王夫妇)反射出来。委拉斯开兹利用镜子,把平面的画布扩展成一个立体的空间,“镜子”这个元素,他可能受尼德兰画家扬·凡·艾克的影响,在《阿尔诺芬尼夫妇像》作品中扬·凡·艾克就运用了“镜子”这个元素,那幅作品画家同样的也把自己画了进去,只不过是通过镜子反射出来的。

油画中的睡美人真美(世界三大名画之一)(4)

扬·凡·艾克(Jan Van Eyck),《阿尔诺芬尼夫妇像》(The Arnolfini Wedding),1434年,伦敦国家美术馆

油画中的睡美人真美(世界三大名画之一)(5)

《阿尔诺芬尼夫妇像》:镜子反射出来的红衣是牧师,蓝衣是画家自己

油画中的睡美人真美(世界三大名画之一)(6)

《宫娥》:镜中反射的是国王夫妇的肖像画

在西方,如果女性手里拿着镜子是有虚荣或淫欲的意思。同时,由于镜子能如实地反映出一切,因此也常出现在“真实”的寓意图中,所以,在这幅画中镜子代表的是“真实”的象征。在《宫娥》里,镜子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如果没有镜子,国王和王后就被隐匿起来,而这恰恰决定了此画里所有人物为何出现在这里的原因。

根据以上解析,我们可以推测出委拉斯开兹本来是要给国王夫妇画肖像画,但是小公主突然闯了进来想要观摩,身边的仆人也就跟随了进来。画家把本来是主角的国王夫妇隐藏在了镜子里,而公主却成为了“主角”。而且我们看这张画时所站的角度,就是当时国王夫妇站的位置,从某种角度上说,我们似乎也成为了画作的一部分。

油画中的睡美人真美(世界三大名画之一)(7)

《宫娥》实际场景模拟效果图

第三层:福柯的《词与物》第一章就阐述了《宫娥》的哲学理念。画家的“画布”本身是“有可见”的象征,但是画布背对着我们,观者看不见画家到底画了什么,这时画布就成了“不可见”的隐喻,但是画布的出现又成了本身可见的再现,因此象征与表现是分离的。

同时我们可以在《宫娥》里看见画家自己拿着画笔正在作画,如果委拉斯开兹正处于作画的过程,那么他将消失在画面左侧的画架前。如果他不在工作,那么将出现在画面里,因此这张画又是谁画的呢?同样,国王夫妇本身是作为模特出现在作品里,但是这张画他们不是在作为模特的行为中被呈现出来,而是成为了观画者反射在镜面中。因此观画者不再是观察这幅画,而成为了被画的客体。于是,这幅画的诡异之处在于画家想要表现“表象表象性行为的不可能表象”。

那么,什么是“表象表象性行为的不可能表象”呢?我们先断下句:表象,表象性行为,的,不可能表象。依然拿《宫娥》举例:

镜子里的国王夫妇,他们是通过镜子才呈现出来的。如果他们只是站在那里,我们不去看他们的时候,他们是一个“自在之物”。也就是说我们不去看他们的时候,不知道他们长什么样子,所以没有表象,只有他们自己。所以只有我们去看他们的时候才能生成“表象”。

在画中,表象的产生(画家)、被呈现的客体(模特:国王夫妇)、表象的捕捉者(观画者:我们/国王夫妇),这三者都在这张画里体现出来了,唯独没有体现表象性行为,因为画家没有体现绘画的过程,国王夫妇也无法体现作为模特的过程,因此表象表象性行为的不可能表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