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凌晨能吃的美食(排起长队的兰州人)

正月十五元宵佳节

位于兰州市城关区

邓家巷的老字号

马荣林甜食店门口

又排起了长龙

让食客们趋之若鹜的

就是这又香又糯的元宵

兰州凌晨能吃的美食(排起长队的兰州人)(1)

为了保障供应,店内取消了堂食供应,马荣林带着徒弟们全部投入选料、做馅儿、蘸水、滚元宵、打包,现做现卖。和市面上口味丰富的网红汤圆相比,马师傅的元宵只有黑芝麻、什锦两种选择,都是传统馅料搭配,也是兰州人吃惯了的“老味道”。

吃好的、找老的

兰州人就认这个味

2月12日,走进不长的邓家巷,穿过排队的人群,一眼就能望见马荣林甜食店。不大的门头横挂着招牌和喜气的节日装饰,店内老旧的价目牌写有不少兰州特色甜食。笊篱中的白色糯米粉在晃动中腾起粉雾,一颗颗馅料小块便在这粉雾中翻腾跳跃。这种传统的操作方式,实在朴素的质感,本身就是一种好广告。

兰州凌晨能吃的美食(排起长队的兰州人)(2)

马荣林师傅十几岁就学习兰州传统甜食的做法,从少年学徒到如今年过半百,马师傅见证着兰州人对手工元宵的情怀:“我们只卖黑芝麻、什锦两种口味。由于做的年代久,再加上用料实在、口味好,这些年积累了不少老主顾。每年从正月初八开始,陆续排队等候买元宵的街坊从店内排到几十米外。起先每天能卖2000斤左右,正月十四、十五能卖5000多斤。”

兰州凌晨能吃的美食(排起长队的兰州人)(3)

排队人群中,年长的顾客给年轻人传授煮元宵的心得:“下锅煮时,水会由于表层粉末吸水而变糊,所以水要放多一些;煮得漂起来就行了,千万别太久了。”李阿姨专门从东岗赶来,已经排了将近半个小时。她告诉记者,自己来的不巧,上一波做好的刚卖完,只能排队再等等。自己吃了二十几年的马荣林元宵,虽然已经搬家了,还是经常过来买,已经离不开这个老味道了。

记者体验滚元宵

感受传统手艺人匠心创作

或许是传统味道的魅力,记者临时起意,也想跟着马师傅体验手工摇元宵的过程。马师傅在准备大盆清水和糯米粉时,记者也看到了提前制作好的馅料块。和想象中像饺子馅一般的粘稠状态不同,元宵馅是一个个切好的小方丁。马师傅告诉记者,馅料如果不硬,滚的时候就容易散架。

兰州凌晨能吃的美食(排起长队的兰州人)(4)

原料都备好后,师傅就正式上手演示了。他先把馅料块倒进大号笊篱里,入水盆浸湿后放入糯米粉盆开启“无影手”模式,快速摇晃,轻裹一层糯米粉后再入水盆,还要观察元宵的干湿程度。一笊篱大约有30个元宵,反复加水加糯米粉后使笊篱变得沉重,记者端着有点费劲儿,手上的速度不自觉慢了下来,马师傅赶紧提醒:“想让糯米粉在一遍遍蘸水过程中不会化掉,就要手下带上速度。”经过五六遍重复的动作,方方正正的馅料块早已变成“小雪球”。师傅根据多年经验,将大小符合标准的元宵挑出来,然后继续摇其余的。看记者有点“懈怠”,马师傅又用美味循循善诱:“自己滚好的元宵,馅子和糯米粉融为一体,一口咬下去,外皮厚实、有嚼劲,满嘴都是浓郁的香气。”

兰州凌晨能吃的美食(排起长队的兰州人)(5)

择一事,匠一心,终一生,成一作。马师傅的微信名是“甜食匠”。他说,做老兰州传统甜食早已不是单纯地为了谋生,更是一份难以割舍的情怀。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丹 任泽昕 文/图

来源: 兰州日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