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字的演变过程及由来和意义(西字家族栗)

这两个字,在《双法字理》中都属于“西字家族”,它们长得非常像,也因此经常会被人们混淆。不过看完这篇文章,相信你就再也不会傻傻分不清它们了~

汉字本是一家一家的,表面上汉字是一个一个的,但每个字之间都有紧密的联系。

西字的演变过程及由来和意义(西字家族栗)(1)

“西字家族”的大家长就是“西”,它的本义指的是一个鸟窝。鸟儿归巢时,也多是太阳落山时,所以古人又借鸟窝来表示太阳落山的方向,也就是西方的“西”。

“西”再造字时,有的表声音,有的表意义。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西字家族”,认识它的一些家庭成员们,看看它们各自都与“西”这个大家长有着什么样的联系~

先说栗子的“”,栗本身就像个鸟窝,这个字造得很形象。

西字的演变过程及由来和意义(西字家族栗)(2)

这个字在甲骨文就有,像一棵树上长出带有刺的果实,可见栗子是古代一种重要的干果,后来专门种植栗子树的人,以此为姓。

”是一种树木,所以下面是个木字。上头的“西”,就是它所结的果实,甲骨文就能看得很清楚。为什么后来变成一个“西”字呢?

“栗”字造得十分形象,原来栗子树的果实挂在树上,就像一个一个毛茸茸的鸟窝,剥开一看,里头一个个栗子就像一个个的蛋裹在里面。顿时感叹,古人造字造得太准确了

西字的演变过程及由来和意义(西字家族栗)(3)

古人不是凭空造的,而是“依类象形”,参照着这个实物造的这个字。你之所以不理解,是因为你就没有看到过那个物,不知道它是个什么东西。

甲骨文是象形图,随着书写的不断规范,就变成“西”字形,同时它本身就像一个小鸟窝的样子。我们平时看到的栗子,其实是已经去掉了外面那层毛绒果皮。

西字的演变过程及由来和意义(西字家族栗)(4)

栗子现在也叫板栗,因为它有一个面是平板的。其实在北方方言中,人们则称它为“毛栗子”。

平时生活中,人们很少看到栗子树,只吃到过栗子,最好吃的就是“糖炒栗子”。

西字的演变过程及由来和意义(西字家族栗)(5)

”是北方的一种谷子,是一种小米类作物。粟外面有壳,里面是小颗的米。古诗中这样描述“粟”:“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西字的演变过程及由来和意义(西字家族栗)(6)

粟的稻壳是不能吃的,而且很结实,不容易弄坏,于是硬壳里面的米粒就长得很软,非常好吃,且营养价值极高,适宜老人、孩子等身体较弱的人滋补。

西字的演变过程及由来和意义(西字家族栗)(7)

粟子包有坚硬的外壳,去除外壳后的米粒就是粟米,今天也称为小米。所以“粟”上面的“西”有包住、覆盖的意思,这其实是另外一个和“西”字十分接近的“襾”字。此处跟鸟巢的“西”没有什么关系,仅仅是后世字形相似合并而已。

成语“沧海一粟”,出自宋代苏轼的《前赤壁赋》:“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从源头认识了汉字之后,现在你还会认错“栗”和“粟”吗?

本文作者:白双法老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