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了一般在什么季节活动(知了也来凑热闹)

夏至到,蝉始叫

盛夏里

正是蝉肆意鸣叫的时候

知了一般在什么季节活动(知了也来凑热闹)(1)

今年6月的下半月,厦门一直在副热带高压笼罩下,高温天气不断。不少读者反映,炎热天气下,蝉似乎也叫得又早又响,而且一棵树上常常有多只蝉聚集。是今年夏天的高温热浪,让蝉叫得更欢吗?蝉的数量多,会对树木造成伤害吗?

知了一般在什么季节活动(知了也来凑热闹)(2)

今天晨晨就要给大家揭开——

蝉鸣的秘密

知了一般在什么季节活动(知了也来凑热闹)(3)

蝉从早到晚叫个不停

蝉鸣是夏天的标配,这些“夏季使者”奋力鸣叫,预示着夏天正式拉开了序幕。不过,细心的读者们也发现,今年的蝉鸣似乎格外大声。家住公园西路的徐先生每天5点不到就起床跑步。徐先生表示,他一起床就能听到屋外蝉鸣声。

“我家附近人较少,树木多,蝉的数量比较多。而且与往年相比,蝉的叫声更大,单调聒噪的声音不断重复,感觉蛮吵的。”

知了一般在什么季节活动(知了也来凑热闹)(4)

家住仙岳路的王女士也有同感,屋外的蝉鸣声从早上5点到晚上7点,几乎没有断过。越到正午炎热的时候,蝉叫得还越大声。更有趣的是,蝉似乎还喜欢扎堆鸣叫,好像安上了扩音喇叭。

“有一次,我走在路边,发现一棵树上蝉鸣声特别响。我抬头一看,树上至少有3只蝉,此起彼伏地叫唤着,似乎在比谁的嗓门大。”

有市民被蝉鸣吵得心烦意乱

也有市民却乐在其中

“蝉鸣虽然不如鸟叫声悦耳,但也是夏日独有的特色嘛。”市民陈先生说道。在仙岳山公园,记者看到陈先生正带着小女儿爬山锻炼。看到树上的蝉,陈先生还为女儿介绍蝉的习性。

“我小时候经常抓蝉来玩,看到过金蝉脱壳的过程。现在的孩子久居城市,正好借此机会让孩子们多了解大自然。”

知了一般在什么季节活动(知了也来凑热闹)(5)

雄性蝉为求偶频叫

厦门市绿化中心高级农艺师陈和杰表示,厦门的蝉主要品种是黑炸蝉,近期正是黑炸蝉成虫的高发期。雄性蝉成虫后,会通过鸣叫吸引雌性蝉前来交配,因此蝉鸣声不断。

据了解,蝉的发音器在腹部,它的发音器像蒙上一层鼓膜的大鼓,鼓膜受到振动而发出声音。由于蝉的鸣肌每秒能伸缩约一万次,盖板和鼓膜之间是空的,能起到共鸣的作用。

有意思的是,雌性蝉的乐器构造结构不完全,是不能发声的。

知了一般在什么季节活动(知了也来凑热闹)(6)

至于市民提到的,今年的蝉鸣声比往年更响,对此,陈和杰表示,今年夏季温度高,蝉的生长较快,可能让市民感觉蝉鸣声更大一些。蝉鸣实际上就是蝉一生的绝唱。当雄性蝉与雌性蝉交配后,它的使命便完成了,生命也随之终止。

蝉暂未对树木造成影响

还有市民提出疑问,蝉的数量过多,是否会带来蝉害呢?对此,陈和杰表示,从园林方面来说,蝉确实算是害虫。因为它是刺吸式口齿,以吸食树木的汁液为生。如果蝉的数量过多,吸食量过大,树木承受不了,长势就会不好。前些年,厦禾路沿途的火焰木就曾受到蝉的“侵袭”。不过,根据这些年的情况来看,目前蝉的数量对树木的影响较小。

知了一般在什么季节活动(知了也来凑热闹)(7)

蝉叫声过吵,是否有办法解决呢?有的地方曾通过捕捉,或是喷洒农药等方式减少蝉的数量。不过,陈和杰认为,这样的方法效果不大。

蝉可以飞行300米—1000米,蝉鸣声可传送50米—100米,即便是树木很少的地方,也可呈现3D立体环绕的蝉鸣声效果。就算捕捉或杀死一个区域内的蝉,其他地方的蝉很快又会飞过来。

知了一般在什么季节活动(知了也来凑热闹)(8)

相关链接

我们经常听到“金蝉脱壳”这个词

但你了解蝉是如何蜕变的吗?

厦门园林植物园科普展馆工作人员、自然爱好者布谷介绍,每到夏季,他们常带着孩子们开展夜观活动,一边观测各类动物,一边讲解动物习性。布谷说,蝉的一生几乎都在黑暗中度过。幼虫状态的蝉一直在地下生长,需要三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经历过一次次蜕皮后,才开始钻出土壤爬上树。

知了一般在什么季节活动(知了也来凑热闹)(9)

厦门园林植物园科普展馆供图

据了解,蝉喜欢栖息的树多为阔叶树种,比如苦楝、椿树、杨树、柳树、果树等。金蝉脱壳是蝉成虫的重要标志。蝉一般喜欢在夜晚爬上树蜕皮。一开始,蝉静静地趴在树干上,然后一层皮蜕下来,露出整个身子。最后,蝉在树上晾干翅膀后,羽化完成,才会飞走,这个过程会持续四五个小时。对于蝉来说,蜕变的过程很重要,如果其间受到骚扰,蝉的翅膀就可能不能正常发育了。

另外,夏天走在树下

有时会被突然“淋一身雨”

抬头一看

原来是蝉“尿尿”了

知了一般在什么季节活动(知了也来凑热闹)(10)

所以,蝉尿对人体有无危害呢?

厦门市中医院急诊内科主治医师赵磊表示,蝉吸食的是树木的汁液,当遇到攻击时,它会把储存在体内的废液排出体外,以便减轻体重飞起。一般来说,蝉尿对人体无害,但是易过敏人群需要注意。

知了一般在什么季节活动(知了也来凑热闹)(11)

厦门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来源:海西晨报

海西晨报记者:彭怡郡 摄影:陈理杰

编辑:杨欣 审核:蔡文演

海西晨报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