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查学校预录取是录取了吗(高考录取结果查询)

高考录取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有些考生的录取状态一直显示“院校在阅”,是什么意思呢?高考未被录取会显示什么呢?今天小文给各位考生解读一下!

01、院校在阅

高考录取中,当省招办或教育考试院把考生档案投给高校后,考生的录取状态会变为“院校在阅”,但录取并没有结束。对于高校招办来说,录取工作才刚刚开始,下一步他们将为考生分配专业……

高校具体是怎么进行专业录取?

相同的考生投档到同一高校,使用不同的专业录取规则,最终是否被录取,录取到什么专业,就会有不同的结果,所以各招生院校都会在招生章程中明确公布本校的录取规则。什么是专业录取规则呢?简单地说,就是考生投档后,招生院校判定某一个考生是否可以录取,以及录取到什么专业的原则。

目前,高校专业录取主要依据的是考生高考成绩和所填报的专业志愿、同时还要参考体检情况、单科成绩、政治思想表现等一系列因素。

具体来说,主要有三种专业录取形式:

一、分数优先

也就是所谓的“分数优先录取规则”,就是指考生投档到学校后,根据考生高考成绩总分由高到低进行排序,并依次按考生专业志愿录取。“分数优先”原则是优先满足位次在前的考生专业志愿。类似于高校录取时的平行志愿方式。即:所有考生按成绩排队,所有专业同时录取。

举例说明:

高校招收英语和日语2个专业,各招收1人,投档3人,假设投档考生成绩及报考专业如下:

高考查学校预录取是录取了吗(高考录取结果查询)(1)

按照分数优先录取规则的办法,录取顺序如下:

▼ 第一步

在不看考生报考专业的情况下,为所有考生按高考成绩排一个队,确定录取顺序,只能是:甲第一,乙第二,丙第三。

▼ 第二步

为成绩第一的考生甲安排专业:甲第一专业报考英语,尚空缺中,甲录取到英语专业。

▼ 第三步

为成绩第二的考生乙安排专业:乙第一专业英语已经完成计划,乙无法录取到英语,再看乙的第二专业日语,尚空缺中,乙录取到日语专业。

▼ 最后一步

学校的英语和日语两个专业均已经完成计划,学校的所有计划也已经全部完成,考生丙没有专业可以安排,退档处理,录取工作结束。

通过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分数优先对进档考生的最大好处是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高分考生,只要分数排名靠前,就可以按顺序录取到自己报考的专业中。

例如:西安交通大学某年的专业录取规则为:“高考投档成绩达到西安交通大学在该地区提档分数线的情况下,按考生投档成绩和所填的专业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按当地专业计划人数确定专业,各专业之间无分数级差。当考生投档成绩总分相同时,按高考实际成绩(不含加分)从高分到低分排序……”

在此规则下,高分考生优势较明显。

二、分数极差

也就是所谓的“有专业级差的录取规则”,就是在专业录取时优先考虑分数,但是又设置了各个专业志愿间的分数级差。具体地说,就是把所有考生按照分数排队,若某考生的第一专业不能录取,考虑第二专业时(假设为B专业),要减去一定的级差分再和其他尚未录取且第一专业报考该专业(即B专业)的考生进行比较,有效分高者才可以安排在该专业(即B专业)。

这种方式实际上是既结合分数又考虑专业志愿的一种专业分配方式,主要涉及到第一志愿专业后的专业安排。

举例说明:高校招收英语和日语2个专业,各招收1人,投档3人,专业级差为6分,假设投档考生成绩及报考专业仍然和第一个例子一样,如下:

高考查学校预录取是录取了吗(高考录取结果查询)(2)

按照专业级差的录取规则办法,录取顺序如下:

▼ 第一步

在不看考生报考专业的情况下,为所有考生按高考成绩排一个队,确定大致的录取顺序:甲第一,乙第二,丙第三。

▼ 第二步

为成绩第一的考生甲安排专业:甲第一专业报考英语,尚空缺中,不用考虑专业级差,直接录取到英语专业。

▼ 第三步

考虑成绩第二考生乙的专业安排:乙第一专业英语已经完成计划,乙无法录取到英语,乙的第二专业日语尚空缺中,丙的第一专业是日语,乙要用减去专业级差分后的有效分与丙进行比较,即乙的有效分为495分(乙的成绩)—6分(专业级差分)=489分,乙的有效分489分低于490分(丙的成绩),丙录取到日语的优先级高于乙,将丙录取到日语专业。

▼ 最后一步

学校的英语和日语两个专业均已经完成计划,学校的所有计划也已经全部完成,考生乙没有专业可以安排,退档处理,录取工作结束。(同学们可以自己把例子中的分数级差修改下,再计算一下,录取结果会有变化哦!)

通过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专业级差”规则是按投档考生的成绩顺序,同时考虑专业志愿的录取规则。它在主要考虑考生成绩的情况下,能够比较好地满足考生的专业志愿,从而减少考生被调剂数量。级差分无穷大就是“专业志愿优先”规则,级差分为零就是“分数优先”规则。

例如:北京邮电大学在2019年招生章程里明确规定:“安排专业时,尊重考生填报的专业志愿。在录取时的专业志愿间分数级差为:第一和第二专业志愿间、第二和第三专业志愿间级差均为1分,其他专业志愿间级差为0。当考生第一专业志愿不能满足时,将考生成绩减去相应分数级差值,考虑第二专业志愿,依此类推。”也就是说假如考生甲高考成绩达到北京邮电大学调档线但第一专业志愿落选,第二专业志愿为网络空间安全。该考生在专业分配时,计算机程序会设定将其成绩减去1分排序在第一专业志愿填报“网络空间安全”的考生(高考成绩须高于甲考生减去1分后的成绩)后等待分配专业。

提示:

1、填报专业要根据学校实行的录取方式和具体的分值规定,合理拉开专业志愿间的梯度;

2、如果高考成绩只比志愿学校预估投档分略高,不能简单按照历年专业录取分从高到低排列专业志愿,把更有把握的专业作为第一专业志愿更为合理;

3、如果该志愿学校做为保底志愿,建议选择“服从专业调剂”,避免落入下一批次。

三、专业优先

也就是所谓的“专业志愿优先录取规则”,就是指按招生院校投档比例的线上已经投档的考生,由招生院校审核在符合其他条件的前提下,按专业志愿顺序,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在专业招生计划内择优录取的规则。

具体做法是:

步骤1:将考生按所报第一志愿专业分类,以成绩高低排队,并按专业计划数进行安排。

步骤2:对第一志愿专业未安排的考生,按第二志愿专业以成绩高低排队,并安排在第一志愿专业未录取满的专业。

步骤3:以此类推,直至处理完所有的考生。

步骤4:将服从专业调剂且还未确定专业的考生按成绩由高到低调剂到有缺额的专业中。将不服从专业调剂且所报专业志愿均已满额的考生作退档处理。

举例说明:高校招收英语和日语2个专业,各招收1人,投档3人,假设投档考生成绩及报考专业还是和第一个例子一样,如下:

高考查学校预录取是录取了吗(高考录取结果查询)(3)

按照专业志愿优先录取规则的办法,录取顺序如下:

▼ 第一步

为英语专业安排考生,共招收1人,选择第一专业报考英语的高分考生1名,只能是考生甲,乙成绩为第二名,无法安排在英语专业。

▼ 第二步

为日语专业安排考生,共招收1人,选择第一专业报考日语的高分考生1名,只能是考生丙,乙虽然分数高于丙,但乙第一专业不是日语,优先级就不如丙,无法安排在日语专业。

▼ 第三步

学校的2个计划已经完成,考生乙没有专业可以安排,退档处理,录取工作结束。

通过例子我们可以看出:

专业志愿在进档考生的专业确定时具有绝对的优先权,分数只是在同一志愿考生排序录取时起作用。设置专业志愿优先录取规则的高校往往是比较重视考生的专业倾向,保护考生的专业志愿。

温馨提示:

一般情况下,一所高校在专业录取时,只采取上述3种方式之一。具体采用哪种方式由高校决定,并且在高校《招生章程》中提前对社会公布。各位考生如果想了解自己专业分配的具体情况,一定要仔细阅读报考院校的《招生章程》。

一旦高校专业分配完成

考生的录取状态就转成

“预录取”了!

附:录取的6种状态

高考查学校预录取是录取了吗(高考录取结果查询)(4)

02、未被录取显示什么?

1、2021年高考未被录取会显示什么?

考生查询高考录取结果可以选择去本省所在的教育考试院或是所报高校的官网去查询录取信息,看自己有没有被院校录取。当地教育考试院和学校官网中都会有对应的查询入口。

如果考生没有被录,不同的查询方式显示也会不同,具体如下:

  • 如果考生是在高校官网中查询的,那么一般会提示考生未被录取或是录取工作尚未结束等字样。
  • 如果是通过本省教育考试院查询,要么会显示和高校官网相同,要么就会显示状态处于自由可投状态。

2、2021年高考没有被录取会有通知吗?

考生没有被录取是没有通知的,录取了的话录取通知也会很晚才会到的。

高考录取结果是需要考生自己登陆查询,查询时要认真阅读官网显示的结果,这样才能知道自己究竟是该继续等待录取,还是该准备填报征集志愿。

考生如果没有查询到录取信息,又非常担心自己没有被录取的话,可以先填报下批次的志愿。如果前面批次录取了,后续志愿就不会再次录取的,这样也不会耽误志愿的填报。

3、2021年高考未被录取该怎么办?

2021年考生查到自己的高考志愿没有被录取,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以下三种补救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1.及时参加填报征集志愿

一般在每批次录取结果公布以后,省教育考试院紧接着就会发布未完成计划院校、专业及名额,征集的时间较短,因此未被录取的考生一定要注意征集截止时间,抓住最后的机会。

2.填报下一批次志愿

由于各批次志愿填报不会互相影响,只要考生没有被上一批次录取,录取状态为“自由可投”,都可以参与下批志愿填报,还是有很大上大学的机会。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批次分开填志愿和投档录取的省份,如福建。广东是全部批次集中填报则不适用,也有不少考生会选择在集中填报时,同时填报多批次志愿。

3.选择复读重新高考

高考未被录取,很多考生都是不甘心的。为了不留遗憾,最好的选择就是复读一年,重新参加高考。这个选择是一个机会但也是一次冒险,考生们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考虑清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