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作词风格(白衣卿相柳三变)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作词风格(白衣卿相柳三变)(1)

宋词自柳永始。

柳永原名三变,家中排行第七,又称柳七。他是两宋词坛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据统计,在宋词880多个词调中 ,属于柳永首创或首次使用的就有一百多个。词至柳永,体制始备,令、引、近、慢、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长调短令,日益丰富。形式体制的完备,为宋词的发展和后继者在内容上的开拓提供了前提条件。

唐五代时,词多以小令为主,更能体现艺术成就的慢词总共不过十多首,而柳永凭借一己之力改变词坛格局,他的创作影响了苏轼、黄庭坚、秦观、周邦彦等人,让宋词走上了神坛。

如此人物,一生却宦游沉浮、郁郁不得志,更是浪迹江湖、流连市井青楼。

赢得青楼薄幸名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世事浮华,人生蹉跎,杜牧尚且有如此感慨,但说到赢得青楼薄幸名,柳永比之杜牧成就超出得太多。

柳永终日穿花街,走柳巷,留下多少词作。宋代歌楼妓馆众多,京东名妓无不以柳词为荣焉。在歌楼妓馆中流传着这么一句话: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可见柳永在青楼名声之盛。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作词风格(白衣卿相柳三变)(2)

据传说柳永病疫之后无钱下葬,是众歌妓筹钱将他安葬在乐游原,并在墓碑上刻下“奉圣旨填词柳三变之墓”。后来每到清明都有众多歌妓前来拜祭,被唤作“吊柳七”。

后人有诗云:乐游原上妓如云,尽上风流柳七坟,可笑纷纷缙绅辈,怜才不及众红裙。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作词风格(白衣卿相柳三变)(3)

奉圣旨填词柳三变

一生落魄的柳永为何能赢得青楼薄幸名呢?原来与上面提到的“奉旨填词”有莫大关系。

柳永生于官宦世家,父亲、叔叔、哥哥都是进士,但他虽年少成名,却屡试不第,终于愤慨之下写了一首《鹤冲天》。

鹤冲天·黄金榜上

宋 柳永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

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

何须论得丧?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饷。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作词风格(白衣卿相柳三变)(4)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不谈这首词的艺术成就和后世影响,当时它是柳永的“一纸牢骚言”,发完牢骚的柳永继续冲击科举进士榜。

当他终于榜上有名之时,当时的皇帝宋仁宗审阅进士名单时看到柳三变这个名字,想起外面流传甚广的《鹤冲天》,一时龙颜大怒,御笔批阅道:“此人好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填词去!”于是柳永再次落榜。

得知因由后柳永也怒了,干脆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从此无所顾忌流连于歌楼妓馆,专心于填词创作。

这倒好,科场再无柳三变,青楼长留柳七名。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作词风格(白衣卿相柳三变)(5)

其实柳永后来依旧对功名念念不忘,他从柳三变改名柳永,终于在暮年登科,官做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

纵观柳永一生,虽然江湖载酒,却也不枉此生。他的词作不仅在当时传为盛名,对后世也是一笔无价的财富。

所以说,我们年轻人也该学一学柳三变,一方面失意不要紧,还可以在另一方面更得意。

文:文龙

图:网络

时下之人皆以快餐娱乐充斥生活,却遗忘了泱泱古国的千年文化。

请关注“龙爷艺术”,

因为人生不仅仅只有农药和砒霜,还有诗情画意和远方!

(未完待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