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流水线自动 食品行业怎么实现自动化

大家好,我是馆长。关注我,带你了解最新的科技动态。

这一讲我想聊聊食品行业自动化。为什么聊这个话题呢?原因有两个:

第一,我最近在Just-food网站上,读到一篇报道,题目是《找不到员工——食品行业的阵痛》。为什么这个行业找不到员工?除了欧美“用工荒”和新冠疫情这两个大背景以外,主要是它的一线工人太辛苦了。不光工作内容繁重、枯燥,工作环境还很恶劣。像文章中说的,再怎么改善工作条件,你也改变不了寒冷的生产线上,大家穿保暖服上班这个事实。所以食品行业得发展自动化。

食品流水线自动 食品行业怎么实现自动化(1)

那怎么发展自动化呢?这就是我聊这个话题的第二个原因,我正好投资了一家研发柔性机器手的美国公司,叫做Soft Robotics。它最近两年正在做的事情,就是为它的客户泰森食品公司,这个全球最大的综合肉制品供应商,提供分拣自动化的解决方案。我在美国见证了这个过程,所以可以给你讲讲其中的门道。

机器手这个词,你应该不陌生。传统工厂车间引入自动化生产设备,本就不是什么新鲜事。像机械制造、冶金、电子这些领域,都有相应的焊接手、电子部件装配手、喷涂手、搬运手等等。这类技术算相对成熟了。不过,要想做好食品行业的自动化,却不是件容易事儿。

为什么呢?因为传统的自动化技术,是为工业零件设计的。这类产品都是金属一类的硬质品,比较经得起折腾,钢筋铁骨的机器手,不用担心把它抓坏。但食品不一样,食品都是软的。比如食品行业,泰森公司的鸡翅,传统机器手稍微哪个角度不对、哪次力道拿捏不准,都会把鸡翅抓坏。

现在你要问了,Soft Robotics公司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其实,从它的名字就能看出来,soft,就是“软”。

食品流水线自动 食品行业怎么实现自动化(2)

这项技术专利,追根溯源来说,属于哈佛大学George M.Whitesides教授。他造柔性机器手的思路,就跟传统机器人工程师不一样。他没有从机械、传感器、机电装置,这些硬件方向入手,而是另辟蹊径,从材料科学和生物学的角度寻找灵感。

Soft Robotics公司的创始人Carl Vause,就是Whitesides教授的博士后。他们在一个小组一起研究,从章鱼的抓取行为中获得灵感,后来研发出了这种柔性机器手产品。我在文稿中给你放了张图,有时间你可以看看:

Soft Robotics的柔性机器手在抓取鸡翅

从构造上说,它别的地方跟一般机械臂区别不大,最值得关注的是机械臂末端,蓝色抓手的部分,这里使用的是一种特殊的软体材料。研发团队用充气的方式把它变硬,再调整气压,它就具有了一定力量弹性。所以这只机器手既能成功把鸡翅抓取、分拣,又能轻拿轻放,保证它们完好无损,把作业精准度控制在了1毫米以内。

好,说到这,关于怎么做到食品抓取,我大概你给解释清楚了。但光能“做到”,表明你有这个能力,其实还不够。一项新技术要想真正从研发跨越到市场,给客户用起来,必须和客户一起做工程调优,解决这个具体领域遇到的具体问题,才算把自动化“做好”。

就拿泰森公司所在的食品行业来说,Soft Robotics至少得解决以下3个具体问题,才能在生产线上扎下根来。

食品流水线自动 食品行业怎么实现自动化(3)

首先,抓取第一步,得提高识别食品的准确率。如果东西都抓不对、抓不准,其他的要求也就不用提了。

我跟它的创始人CarlVause正好认识,2018年我带国内企业家去参观的时候,前面说的基本抓取操作,Soft Robotics就已经实现了。下面要说的这些升级迭代,就是最近这两三年完成的。

之前他们尝试过几个领域,比如玩具、邮件包裹、垃圾分类,都没成功。直到跟泰森公司一拍即合,研发团队才开始针对食品的种种特征,改进机器手的人工智能系统,给它叠加了3D视觉技术,增加了远程控制程序。现在机器手已经具有了很强的学习能力,就算传送带上放一个它没见过的食品,只要操作员做个标记,它就能完成记忆,实行精准辨认。

好,跨过了“识货”这条门槛,接下来就是卫生监管问题了。这一点,凡是进入食品领域的公司,都必须达标,没有例外。

按照FDA,也就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要求,SoftRobotics的机器手,必须做到按时消毒、清洁。这就意味着,机器手上的软体材料部分,必须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还得能承受高温。

为什么呢?你想啊,食品行业,总不能给机器手用84消毒液吧。那就高温消毒。如果机器手的软体材料不能承受高温,变形了怎么办?另外,按时清洗,往往使用的是高压水枪,如果机器手密封性不好,洗一次短路一次怎么办?这些都是为了卫生监管达标,团队必须解决的难题。

食品流水线自动 食品行业怎么实现自动化(4)

当然,这些难题后来都被陆续攻克了。SoftRobotics的首席技术官,也是首席运营官的Mark说,他们的机器手已经能满足北美、欧盟和日本等地的食品监管要求了。

说到这里,前两个问题我们就说完了。你可能察觉到了,这两条问题都是对内的,属于内部技术的加强。接下来第三个问题是对外的。把内部技术先做好,再跟外部谈合作时才能顺风顺水。

为什么要对外合作?其实原因也简单,就是柔性机器手面对食品行业的自动化需求,往往“孤掌难鸣”。一只柔性机器手,性能再怎么厉害,也只有一只手,活动范围毕竟有限。想要在生产线上,完成更灵活、更大范围的操作,没有其他技术系统的配合还真不行。最起码,得先给机器手配一条“胳膊”吧。

机械臂,机器手,从名字上你就能听出来,这俩天然是一家。事实上,柔性机器手刚一做出来,在泰森公司这类客户企业还疑虑重重的时候,ABB、发那科这些机械臂大企业,已经向SoftRobotics抛来了橄榄枝。我们海银资本,当时就是和这些机械臂企业一起投资的。

从应用角度看,无论是机械臂,还是柔性机器手,都跟泰森这些食品企业的需求隔着一层。它们特别需要跟其他自动化企业联合,做一个打包好的智能抓取系统,让客户拿来直接能用,这样自动化技术才算是真正落地了。

食品流水线自动 食品行业怎么实现自动化(5)

一旦系统做好,就是个三赢局面。客户收获了新解决方案,企业A卖出了机器手,企业B卖出了机械臂,大家全都乐意。果然,2022年4月20日,SoftRobotics就宣布,与Quest公司的产品处理系统、发那科公司的机械臂,以及Ossid的托盘包装业务,三方联合,为食品行业提供一个全新的自动化解决方案。

所以,我的结论是,要想做好食品行业的自动化,除了要在食品识别、卫生监管这些方面实现技术升级以外,还要探索对外合作,把相关技术整合在一起,形成一整套技术集成的解决方案。这就比新科技企业靠单一产品,在市场上单打独斗容易生存。

Soft Robotics的发展,证明了这条路径的正确。2021年之前,这家公司的抓取系统销量还是个位数,到现在,它已经卖出数百个抓取系统,累计运行数十亿次拣选了。泰森公司的很多生产线,也由每周5天、每天8小时的生产效率,变成现在的每周7天、每天24小时的“实时”生产了。

不过一些具体的数据,我们现在还看不到。比如这些柔性机器手系统具体的工作数据,每条生产线能替代多少人工,为泰森公司降低了多少成本。出于商业利益的考量,买卖双方目前透露的信息有限。但我们可以拿其他公司的自动化方案做个参考:

像美国第二大鸡肉生产商Pilgrim'sPride,官网显示它现有58.000名员工。这家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说,计划2022年在自动化方面投入1亿美元以上,相信这将会替代5,600个繁重的生产线岗位。简单换算一下,相当于1亿美金的机器人投入,能替代这家公司将近1/10的人工。

食品流水线自动 食品行业怎么实现自动化(6)

所以,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像肉类行业分拣工人,这种环境恶劣、内容枯燥的工作岗位,应该很快就会被柔性机器手这些自动化设备,逐渐取代了。

好,说到这里,我想请你回想一下这个月的四讲内容,从波士顿动力的四足机器人、MAKO手术机器人,到上一讲的Drone up无人机物流,你会发现,所谓服务规模化,真的越来越可感知了。确实是在一步一步向我们走近,我们社会运转的底层操作系统,即将迎来全面的变革。

与此同时,科学家在技术前沿的探索,依然没有停止脚步。单从机器人产业看,以后机器人的拟人化程度会越来越高。为什么这么说?我想跟你分享2022年6月1日的《科学机器人》杂志,发表的一篇论文,说加州理工学院正在开发一种新型人造皮肤,可以让机器人获得感知系统,包括温度、压力甚至有毒化学物质。

你看,如果这项技术叠加到柔性机器手上,给它一个反馈系统,是不是它帮人干的工作就更多了?

食品流水线自动 食品行业怎么实现自动化(7)

不过从产业化的角度,我判断这项技术距离成熟应用,还有5-10年的时间。我们现在倒是有时间想一想,以后机器手感知能力更强了,还有哪些繁重、枯燥的工作能帮人类分担一下呢?

好,以上就是这一讲的全部内容。接下来每个月我都会选择一个科技细分领域,从全球挑选4个值得关注的产业动态为你讲解。

欢迎关注,点赞,评论,转发!下期再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