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有幽兰庭修竹(室有幽兰人亦清)
绍兴城西南兰渚山东北隅的石壁山下,有一座幽雅别致的古典园林,名“兰亭”,原来“兰亭旧种越王兰”,春秋末年以“卧薪尝胆”和“阴谋九术”复国灭吴闻名于世的越王勾践,曾在此种植兰花,因此,山下的集市命名为花街,驿亭为“兰亭”。兰亭周围,竹阴满地,兰气当风,1600多年前的东晋书圣王羲之与四十一位名士在此流觞饮酒,赋诗吟啸,王羲之将所赋之诗集成《兰亭诗》,并为其作序,成为驰名千古的“天下行书第一”,兰亭雅集又成为文人游园的千古风流韵事。台北士林官邸中有新兰亭,植各品兰花。兰花这枝奇葩,与园林结下了不解之缘。
兰“大抵生深林之中,微风过之,其香蔼然达于外,故曰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以其生于深林之下似慎独也,故称幽兰。”(《尔雅翼》)兰隐于幽岩曲涧,不与树争高,不与花争艳,窈然自芳,不以国香自炫,独得天地间清真之气,“竹有节而啬花,梅有花而啬叶,松有叶而啬香,唯兰独并而有之”,成为四卉木之首。兰之品性甚似君子,“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宋·黄庭坚《书幽芳亭》帖),成为失意文人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者的人格象征,君子修道在德,不为困穷而改节。幽兰之慎独,又如山中隐士:“雪径偷开浅碧花,冰根乱土小红芽。生无桃李春风面,名在山林处士家。”(宋·杨万里《兰诗》)历代骚人墨客歌其雅姿、咏其清芬、画其高洁,语蕴深衷,情深意长。
春秋时期孔子作琴曲“猗兰操”。据传,孔子周游列国,自卫反鲁,隐谷之中,见香兰独茂,喟然叹曰:“兰当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乃止车援琴鼓之,自伤不逢时,托词于香兰。所奏琴曲名“猗兰操”,也称“幽兰操”。(见《乐府诗集》卷58《琴曲歌词·猗兰操引琴操》)
屈原更是“独将兰蕙入离骚”:“纫秋兰以为佩”、“疏石兰兮以为芳”、“怀兰英兮把琼若”、“滋兰之九畹”,兰几乎成为贞操君子屈原的精神化身,《离骚》甚至成为兰花的代称:“几人曾识《离骚》面,说与兰花枉自开。”
兰孤高自傲,清纯芳洁,“绿叶青葱傍石栽,孤根不与众花开。酒阑展卷山窗下,习习香从纸上来”(明·董其昌《兰》),“无心羡旨蓄,岂欲近名园……幽林芳意在,非是为人论”(张九龄《悲秋兰诗》),兰不媚上,不谋利,“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清·郑板桥《秋兰》),保持自身高洁,绝不受浮云的骚扰。
朱熹把兰比喻为怀才不遇的贤才,“漫种秋兰四五茎,疏帘底事太关情。可能不作凉风计,护得幽香到晚清”(宋·朱熹《兰》);清傅昂霄以梅兰喻指不同流俗的高洁之士,悲叹“兰有国香同号草,梅无世态亦云花”(《感怀诗》),揭露贤愚不分、黑白混淆的社会现实。
南宋诗人、画家郑思肖,字忆翁,号所南,具有强烈的民族气节,宋亡后隐居苏州,寄食城南报国寺以终。据《遗民录》载:“所南初名某,宋亡,改名思肖,即思赵。忆翁与所南,皆寓意也。坐卧不北向,扁其堂曰本穴世界,以‘本’之十置下文,即大宋也。”画兰明性,尝画墨兰长卷,题曰“纯是君子,绝无小人。”宋亡后画无根之兰,不着泥土,或问其故,则曰:“地为人夺去,汝犹不知耶?”倪云林感佩不已,借兰颂之曰:“秋风兰蕙化为茅,南国凄凉气已消。只有所南心不改,泪泉和墨写《离骚》。”(倪瓒《题郑所南兰》)
兰独具气清、色清、神清、韵清等“四清”,是花中君子、美的象征。古人称诗文之美者为“兰章”,嘉客为“兰客”,朋友间友情契合、深厚为金兰,朋友结盟称义结金兰,芳香高雅的居室为“兰室”,知心朋友为兰交。称良友为“兰襟”,比喻妇女幽静高雅的品格为兰心蕙性,甚至做生子美梦也称“兰梦”和“梦兰”。苏州拙政园玲珑馆有副楹联曰:“林阴清和,兰言曲畅;流水今日,修竹古时。”其中“兰言”出自《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xiu气味)如兰。”言俩人同心协力,无坚不摧;共同的心声,气味香如兰花。
园林装饰图案大量取美于兰。如以“芝兰”比喻德操之美。《孔子家语·六本》言: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芝兰竞秀”,寓意为品德操行高尚的人竞相媲美,形容人才之盛。“春兰与秋菊”图案,寓意各擅其美。兰芳石坚,比喻人的资质之美。饰有“春兰、秋菊、冬梅和夏荷”的屏风,象征四季安泰。兰、灵芝和礁石图案,灵芝是仙草,“芝”与“之”谐音,礁石坚固,意思是牢不可破,且“礁石”之“礁”与“交”谐音,整幅图画表示“君子之交”。元代吴镇在“岁寒三友”外加兰花,名“四友图”,明代黄凤池辑《梅兰竹菊四谱》,陈继儒称之为“四君子”,后人又加上奇石(或松、水仙)合称“五友”或“五清”。兰与菊、水仙、菖蒲并称为“花草四雅”,是我国绘画常用题材。清慈禧太后乳名兰儿,一生喜欢兰草,故宫储秀宫室内的装饰和绘画都以兰为内容。
文徵明一生大部分时间都以书画自娱,为人正直和高洁。他爱画兰,他在题《兰竹》图诗中赞美兰是“清香寒如秀,幽独野人心”。文徵明的弟子周天球也是画兰高手,周天球博学多识,能诗善画,画兰深得郑思肖标格,技艺与人品都受乃师影响。花品、画品与人品相互映衬。
《世说新语·言语》:“车骑(谢玄)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耳。’”,后遂以兰玉称誉别人优秀的子弟。元好问以“诸郎兰玉映阶庭”(《遗山集十二题苏氏宝章》)称誉苏家子弟。园林门楼砖雕上往往镌刻有“兰薰桂馥”字样,意思是德泽长留,后嗣昌盛。
苏州沧浪亭以兰花为园花,每年都有兰花展。在古色古香的园林厅堂、居室中,放上几盆盆栽的兰花,再点缀以古雅字画,满室生香,真可谓“室有幽兰人亦清”。
曹林娣教授书影
曹教授简历:江苏无锡人。196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1981年在西北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 原为苏州大学文学院、艺术学院教授,设计艺术学博士生导师,曾任日本帝冢山学院大学、台北东吴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 今为:舞雩書院名誉院长, 《中国园林》杂志编委、苏州园林局顾问、苏州融创桃花源特邀顾问、华夏幸福建设集团嘉善项目顾问、苏州姑苏园林营造股份有限公司园林文化研究所所长。现从事园林,景观,古建设计。
出版著作二十多部(上图)
文章均载自曹林娣教授《静读园林》一书,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商业转载请授权后再转
中国园林设计,私家园林设计,景观设计,古建设计 18962110001
授权18962110001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