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屏蔽看出一个人的社交格局(喜欢在朋友圈发这)
发朋友圈这件看似平常的小事,其实也能暴露一个人的为人。
内心阴暗的人,往往会发这3种朋友圈,遇到千万别深交。
随意暴露别人的隐私
读者小乔曾分享了自己的经历。
去年年初,小乔准备跳槽,好不容易拿到心仪公司的offer,却因为入职体检查出乙肝被公司拒绝了。
她刚跟朋友在微信上吐槽完,转头就发现朋友把聊天记录截图发到了朋友圈,头像和备注都没打码,还说了句:
“得乙肝好惨,找工作都会被歧视。”
两人的朋友圈有十几个共同好友,当她看到这条朋友圈时,底下已经有不少人评论了。
她生气地跑去质问朋友,要求对方删掉朋友圈,过了好久才得到回复:“你也太敏感了吧?我删了就是了。”
她刚要争辩,转念一想,也许朋友只是神经大条,并不是有意的,于是就想着不来往即可。
过了一段时间,她又刷到朋友发的另一条动态:
“加班累成狗,我也好想得个抑郁症,请假出去旅旅游。”
配图是朋友和别人的聊天记录,这次依然没有打码。
小乔仔细看了聊天内容,发现对方刚刚确诊中度抑郁症,状态不好,打算请几天假,出去散散心。
患有抑郁症的人,通常会有“病耻感”,不希望太多人知道,她能告诉的一定是非常信任的人。
可惜,她的这份真心和信任给错了人。
一个随意暴露别人隐私的人,往往不懂得换位思考,从不考虑别人的感受。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他们大多缺乏同理心,不论是不是有意出卖你,都不会为自己的行为内疚或自责,只会觉得你斤斤计较。
你的信任,在他们眼里就是伤害你的筹码,对这样的人掏心掏肺,会换来一生的教训。
发表极端或带有偏见的言论
去年,河南的一场暴雨连上几天热搜,牵动了无数人的心。
在众多“河南加油”“郑州挺住”的呐喊声里,不知道你是不是和我一样,看到甚至听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
“河南人怎么不死光呢!平时在广东不是很牛吗,专抢我客户。”
“活该被淹死。”
“河南人做了丧尽天良的事,偷别人的小孩。”
这个女孩的这条朋友圈被曝光后,遭到了无数网友的谴责。
同行竞争再正常不过,每个地方都有坏人,也有好人,因为自己的一点偏见,就给所有河南人贴上负面标签,对身处困境的河南同胞落井下石。
这样的人,内心充满阴暗,他们看待事物总是带着狭隘的眼光,容易以偏概全,思想极端。
说到偏见,我想起前几天自己刷到的一条朋友圈。
发朋友圈的人是以前的一个同事,他在路上偶然看到一起车祸,就顺手拍了张照片,在朋友圈吐槽:
“一看就是女司机惹的祸,开车遇到女司机真是倒霉,一个个都是马路杀手!”
点开图片,看到一辆轿车的尾部被撞得变了形,车主是个年纪轻轻的姑娘,好在没人受伤。
再细细一看,发现根本不是姑娘的错,而是后面的司机追尾。
而那位同事,没看清事情真相就贸然认定是“女司机”的错,是因为他本身就对女司机充满歧视和偏见。
很多时候,事件本身就是一面镜子,能反映出一个人最真实的内心。
内心明朗的人,看待事物积极向上,客观透彻;
内心阴暗的人,看待事物偏执极端,充满负能量。
内心阴暗的人,周围都是消极的磁场,若靠得太近,就会消耗你的正能量,吞噬生活中积极美好的一面。
和他们相处久了,甚至会让你变成像他们一样的人。
威胁别人不转发就倒霉
曾在网上看到一个话题:朋友圈里发什么最让人反感?
其中有一条是:发各种恐怖图片、视频,威胁别人不转发就倒霉。
比如说:
“不转发这条朋友圈,你的家人今年都会不顺。”
“三秒内不转发,你就会倒霉。”
“看到必转,否则亲人会被病魔缠身。”
刷到这样的朋友圈,真是让人心里堵得慌,分分钟想拉黑对方。
喜欢发这种朋友圈的,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呢?
创作这条朋友圈的人,要不是为了传播自己的视频或链接,要不单纯就是恶搞,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毫不犹豫地牺牲别人。
而传播这条朋友圈的人,就算知道是迷信,但莫名受到诅咒和胁迫,心里还是会没有安全感,必须将这种困扰传递出去,才会好受一些。
上述两种人,都非常自私自利,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或许有人想问,刷到这种朋友圈该怎么办呢?
知乎上有位网友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我好奇点开了别人转发的一条信息,看到一张三头蛇的图片,配文是“不转发就倒霉30年”,当时我就炸了,是谁这么无聊?
后来想想,不是别人的错,是我的错,是我交友不慎,于是我默默删掉了这位好友。
我很赞同这位网友的做法。
俗话说,眼不见为净。
遇到在朋友圈发诅咒信息的人,最好的方式就是屏蔽他们,或者直接删除,不必为这种无聊的人和事,影响自己的心情。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朋友圈里那些看似无关痛痒的行为,细细观察,就能看出一个人的品性和修养。
在朋友圈揭露他人隐私的人,往往缺乏共情;
在朋友圈发表极端言论的人,往往偏执狭隘;
在朋友圈威胁诅咒他人的人,往往自私自利。
人生短暂,希望大家远离这几种内心阴暗的人,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留给更值得的人。
作者:杜言心,英国伦敦大学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研究心理学多年。心姐想用专业和温暖,一直陪伴你哦!本文由简易心理学原创首发,转载请联系作者申请授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