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临安邸中令人沉醉的诗句(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唐】杜甫

题临安邸中令人沉醉的诗句(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1)

题临安邸中令人沉醉的诗句(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2)

这首诗大家都很熟悉吧,诗中: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的锦官城的故址在今成都市南,亦称锦城,三国蜀汉管理织锦之官驻此,故名。后人又用作成都的别称,也代表成都。

题临安邸中令人沉醉的诗句(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3)

锦官城来历

古诗中的锦官城是今四川省省会成都的别名,幼年时读唐诗“”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的句子,似乎能从诗里嗅到草木的清香,看到白露沾花清露欲垂的景色。尤其,一个城能被“锦”字形容,更让脑袋里闪现色彩斑斓的锦绣,一簇簇艳丽如红霞般的花云,被雨打湿后濡染开来,漫不经心低垂于城市。读诗的摇头晃脑中似乎那气味、颜色、湿度萦绕舌尖、鼻下、眼前,心中恋慕上了这句诗,也恋慕上了这座城。

题临安邸中令人沉醉的诗句(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4)

如何得名

三国蜀汉在成都置锦官城,以集中织锦工匠,管理织锦而得名。在历史上这里是蜀锦的主要产地与集散中心。南朝梁的李膺在其《益州记》里写道:“锦城在益州南、笞桥西流江南岸,昔蜀时故锦官也.其处号锦里,城墉犹在。”唐宋时,成都的芙蓉繁花似锦,因此成都也称作锦城。杜甫曾有诗云:“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宋人《成都古今集记》里写道:“孟蜀后主(孟昶)于成都城上,尽种芙蓉,每到深秋,四十里为锦,高下相照,因名锦城。”《蜀梼杌》里记载:“蜀昶广政十三年(950)九月……城上尽种芙蓉,九月盛开,望之皆为锦绣。” 昶谓左右曰:“自古以蜀为锦城,今日观之,真锦城也。”  

题临安邸中令人沉醉的诗句(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5)

因此成都叫做锦官城、锦城、芙蓉城。另外的说法是--锦城:四川是中国蚕桑产区,蜀锦在东汉是已负盛名,古人利用流经成都的流江濯锦,色泽鲜丽,又因濯锦者沿江不绝,致使江水呈现五光十色,艳丽似锦,故称锦城。蜀汉时设管织锦之官,驻地称锦官城,因而有锦城之称,杜甫诗中“锦官城外柏森森”指锦城。汉代沿袭秦制,成都仍为蜀郡的治所。汉武帝元封5年(公元前106年)时,以巴蜀地区为中心设置了益州,成都成为益州刺史的治所。在以后的两千多年,成都一直是西南地区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这一地位从未改变过。汉武帝时改筑成都城池,在原少城基础上筑南小城,与之相对的蜀王城则称为北小城,加上锦官城,三城连接成大城,称为“新城”。西汉时期,成都丝织业盛况空前,后有的蜀锦传世至今。

题临安邸中令人沉醉的诗句(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6)

题临安邸中令人沉醉的诗句(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7)

大成小事:讲述大成都的小故事。

喜欢的帮忙关注、点赞、评论、转发。谢谢支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