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粹遗址考古(奥斯威辛博物馆不满亚马逊纳粹猎人真人棋盘式残杀情节惹争议)

纳粹遗址考古(奥斯威辛博物馆不满亚马逊纳粹猎人真人棋盘式残杀情节惹争议)(1)

以下有《纳粹猎人》剧透情节,请谨慎阅读!

亚马逊原创美剧《纳粹猎人》以纳粹大屠杀为题材,描述了一群幸存的犹太人发起复仇行动,阻止纳粹份子企图打造第四帝国的故事。不料,剧集上线数天后却遭到波兰奥斯威辛-伯肯诺纳粹集中营博物馆的批评,使得主创戴维·威尔出面回应,表达创作初衷。

纳粹遗址考古(奥斯威辛博物馆不满亚马逊纳粹猎人真人棋盘式残杀情节惹争议)(2)

引来批评的戏码为犹太人被分作两方,进行国际象棋游戏,让同种族的人们互相残杀。

博物馆在推文中说道:“奥斯威辛集中营博物馆记载了幸存者们满是苦痛和受难的过往。而《纳粹猎人》发明一种假的人类国际象棋游戏,不仅是危险的愚笨和讽刺。它还着鼓励着未来否定大屠杀这件事情的人们。我们藉由保有事实的准确性来向受害者致敬。”

纳粹遗址考古(奥斯威辛博物馆不满亚马逊纳粹猎人真人棋盘式残杀情节惹争议)(3)

博物馆发文批评《纳粹猎人》

对于博物馆的发言,网友持两派意见,有人赞同剧集不该利用这点做文章,但也有部分观众认为剧集只是虚构的,强调剧集官方从未说过这是根据实事改编。

话题延烧数天后,主创戴维·威尔为了回应批判,发表长文如下

多年前我参观了奥斯威辛集中营,我看到了我的祖母在数十年前被迫走入的大门,以及她被迫以一名囚犯身份所生活的牢房。我看到了她从这噩梦般的环境所幸存下来的世界。这段经历永远改变了我的人生。在那神圣的一刻,我力求尽我所能做好我所做的 - 无论事情重要的程度 - 去实践“永远不再发生”的承诺。

那时,如同现在一样,我相信作为大屠杀幸存者的孙子,我有责任让他们的故事继续活在世人心中。

虽然《纳粹猎人》是部戏剧性的叙事剧集,有着大量的虚构角色,启发自真实事件。但它不是记录片,且从未被声称是部记录片。创作此剧时,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如何在不借用真实人物生活或经历的情况下,讲述一个关于大屠杀的故事。

出于这个原因,我决定将剧中所有集中营囚犯(和幸存者)的纹身都纹上202499的数字。202499是奥斯威辛集中营囚禁人们的最高数字。我不希望我们的角色之一有着真实受害者或真实幸存者的编号,因为我不想扭曲真实人物或借用他们一生中的某个特定时刻。

多年来,在编剧、制作、剪辑此剧时,这样的重责在每个夜晚和早晨紧跟着我。这是我夜晚入眠时想着的事,也是我醒来时为了致敬他们而奋斗的事。

至于特别说到国际象棋比赛的场景…这是一个虚构的事件。为什么我觉得这个场景重要到必须写入,放在剧中呢?为了最有力地对抗粉饰纳粹行为的修正主义说法,透过最残酷也真实的虐待、暴力行为来呈现,显现出纳粹对犹太人和其他受害者的暴行。

而既然有这么多的真实恐怖事件存在时,我为什么会觉得有必创造一个虚构事件呢?毕竟,纳粹的确对受害者实行了大规模且极端的虐待酷刑行为,甚至是残酷的“游戏”事件。我只是不想具体描绘那些真实的创伤。

如果还有更为重要的问题是,我们是否可以用非记录片的方式讲述关于大屠杀的故事,我相信我们可以也应该这么做。就像许多同主题的知名电影一样,《纳粹猎人》在呈现大屠杀的真相时,并不总是忠于要与真正事件真实无误。

我决定用虚构方式的是基于认知到会有这场辩论,而此剧的观点是,用象征性手法提供每个人走入一个情感和象征性现实的途径,让我们更容易理解纳粹大屠杀的经历,并为其赋予意义,可以面对我们岌危的现在。

我永远感谢奥斯威辛纪念博物馆做的所有重要之事,让像我祖母一样的受害者和幸存者的回忆留在世人心中。我相信我们是站在同一边,朝着相同的目标努力着。而我希望我们可以持续就如何实现这些目标进行讨论。

纳粹遗址考古(奥斯威辛博物馆不满亚马逊纳粹猎人真人棋盘式残杀情节惹争议)(4)

主创声明原文

《纳粹猎人》故事背景设定在1977年的纽约市,一群纳粹猎人发现了数百名的纳粹高官在美国建立家园并计划在此打造第四帝国。为了阻止这项计划,领袖艾尔率领这群猎人们发动一场血腥任务,展开正义复仇之旅。

演员阵容包括奥斯卡影帝阿尔·帕西诺、《壁花少年》罗根·勒曼、《老爸老妈的浪漫史》乔什·拉德诺、《实习医生格蕾》杰瑞卡·辛顿、《异事奇班》格雷格·奥斯汀、《秘密之城》凯特·穆瓦尼。

《纳粹猎人》首季共十集已在Amazon Prime Video上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