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芦笙踩堂舞介绍(科香苗寨带你探索苗族板凳舞发源地的前世今生)
点击“关注”,了解苗家人的故事!⬆⬆
原创: 潘政领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龙县洒雨镇科香苗寨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苗族村寨,全寨共90户,376人,均为中部方言苗族群众。说起科香苗寨,先从苗族板凳舞的起源说起。
清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中部方言苗族陆续从黔东南州黄平、台江等地迁徙至南笼府(今黔西南州),其中一部分定居于今安龙县洒雨镇堵瓦村科香寨。到此定居的始祖姓潘,苗名叫“档”(苗语“板凳”之意),后代称其为“告档”(“板凳爷”)。
苗族在迁徙过程中多居于深山老林之中。由于身居高山,猛兽极多,青壮年经常外出打仗或待猎,妇女为了壮胆,常聚在一起,生起篝火,跳起芦笙舞,敲起铜鼓驱赶野兽。据说“告档”挑儿带女,路途劳顿,来到科香安营扎寨时,已将芦笙、铜鼓等丢失了。 “告档”到科香后,为了驱赶猛兽,以歌声代替芦笙,以板凳代替铜鼓,慢慢形成一种有规律和程序的舞蹈。后来迁徙来的其他苗族逐渐以科香为中心定居下来。这种舞蹈逐渐成了办满月酒的一种仪式,演化成了今天的“板凳舞”,喻为驱鬼逐兽,祈祝孩子健康成长。
后人为了纪念“告档”带领苗族同胞开山劈路来到科香一带定居并创建了“板凳舞”,因此把“板凳舞”称为“卡略档”。“卡略档”后来又加入苗族传统乐器伴奏,形成基本固定形式而世代相传,并流传到周边县市和安顺、黔东南等地。2006年,苗族板凳舞被列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科香苗族杨占辉被贵州省文化厅命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族板凳舞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为大力传承弘扬苗族文化,加强民族团结,推动苗族地区经济社会加速发展,今溯苗族板凳舞溯源碑以予纪念。
2018年科香苗寨春节联欢活动
2019年科香苗寨春节联欢活动
科香苗寨是苗族板凳舞溯源地,2006年科香苗寨的苗族板凳舞被列为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科香苗寨不仅是板凳舞的发源地,同时也是歌曲《牵手走苗家》的发源地。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科香苗寨得到当地政府和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科香苗寨修建了科香苗寨苗族文化广场。
科香苗寨传统民族服饰
为庆祝广场的建成、传承苗族板凳舞、弘扬苗族传统文化,2018年春节,科香苗寨在各级部门和全寨同胞的努力下成功举办了首届春节文艺联欢活动,为传承科香苗寨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起到了积极作用。为继续将优秀苗族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挖掘出更多的优秀民族文化,今年春节期间,科香苗寨务工青年和其他群众在村委等热心群众的组织下,成功举办了第二届春节文艺联欢活动。
2018年科香苗寨春节联欢活动留影
2019年科香苗寨春节联欢活动留影
祝愿科香苗寨的春节联欢会越来越好,愿我们的苗族板凳舞源远流长,愿我们的苗族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转发分享
也许你的朋友圈正需要这样的信息
图文来源:三苗网联络员 潘政领
本期责编:九妹—阿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