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的象形意思(象形方言1)

汉字“民”,是常用的汉字,但是,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解释。百度百科给出的演变图如下。

m的象形意思(象形方言1)(1)

百度百科对“民”的象形字演变图

传统的主流将“民”解释为:古代用锥子刺瞎战俘的一只眼睛,使战俘成为瞎奴。

网友@字本论反对“民”的“瞎奴”说。本人认为网友@字本论对“民”的象形本义的解释是正确的。

一个想逃跑的战俘,如果仅仅刺瞎一只眼睛,仍然是可以看清道路,仍然是可以逃跑的。如果把战俘的两只眼睛都刺瞎,虽然可以阻止战俘逃跑,同时,这个两眼都瞎的战俘又有什么用处呢?

因此,“民”的“瞎奴”说是不能成立的。

网友@字本论认为“民”的象形结构是:

m的象形意思(象形方言1)(2)

@字本论对“民”的拆解

网友@字本论认为:象形字“民”,是由“眼睛” “十”构成的。

“民”的“瞎奴”说似乎解释了“民”的整体,但是,并不能够解释“民”的下半部分。

m的象形意思(象形方言1)(3)

孔子有一句名言:“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孔子生活在前551年~前479年。孔子时代是一个奴隶制社会。作为儒家思想的代表,作为鼓吹维护周朝等级礼乐制度的孔子,视奴隶当然是如粪土一般没有地位。

显然,在孔子时代“民”不是奴隶。“民”根本就没有“瞎奴”的含义。

“民”是否像古代欧洲一样把城邦的头领刺瞎眼睛放逐呢?在春秋战国时期,流亡的国王确实有记载,没有记载那位国王被刺瞎眼睛而放逐的。孔子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同样不能够支持“被刺瞎眼睛被放逐的国王”的解释。

许多网友都认为“民”的刑罚说不能成立。

“民”是否是高级战俘呢?在《芈月传》中戎狄有一个瞎子,但是,这个瞎子会巫术,与孔子的名言“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相矛盾。显然,“民”不是“高级瞎奴”。

百度百科给出的“民”的演变图的第9个字的上面有两点,似乎在强调着什么。

这个字使我想起了:一个瓦工正在一手拿着线锥,用一只眼睛瞄准墙体的垂直度。

所以,“十”

m的象形意思(象形方言1)(4)

的象形本义应该是:线锥;拿着线锥的工头。

“民”

m的象形意思(象形方言1)(5)

的象形本义应该是:工头正在用线锥测量墙体的垂直度,正在测量木头的直度,正在测量柱子的垂直度。

“民”的“工头用线锥测量垂直度”的含义,能够与“民夫、民工”完美融合;也能够非常完美地与西方的“民主”相呼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