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常用笔法与技巧(学习书法知识写一手好字)

hello,大家好,欢迎来到“维知书法”,今天咱们继续欣赏和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书法的艺术。小知今天带大家了解一下书法要诀中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部分--执笔。

执笔必须先要认识离纸远近高低的分寸。笔管不过四五寸长短,如以四寸而论,要有四分之三留在从指上边,只留一寸左右在手指下边,也就是四分之一,离纸也是一寸左右。这是因为离纸远就浮泛虚薄,离纸近就顿笔势重,能得力,容易显出笔意来。若写中楷,可以把执笔的位置在笔杆上提高些,如提高半寸左右,写大字更提高些,如提高一寸或二寸。视字之大小而斟量提高的程度。笔诀中说:执笔必须离纸三寸一分,当知字的大小以为分别,不能固定。

书法常用笔法与技巧(学习书法知识写一手好字)(1)

书法知识

执笔的方法,必须把笔管放置在大拇指中节之前,不要正对着节,那样会妨碍大拇指的活动,必须让笔管放在动转自如的地方。书法上所说的“拓大指”,大约应当把笔管放在手指尖端,如能运转适意,那么顿挫跳跃自然生动活泼。假若把笔管放在指节弯处,那就像握拳一样,势必手指抠向手心,常常不得自由活动,一定妨碍笔的转动,这样遇到旋转的地方大多形成棱角,笔就死了,又怎能把字写得生动呢?

书法常用笔法与技巧(学习书法知识写一手好字)(2)

书法知识

食指要略略与中指并齐,使它们相助为力,这样指自然实。世俗的人多以一指包着笔管,叫单钩,把肘臂放在纸上面,这样力量不足,也没有神气,又有拘束而不能放开的意味,自然要以双指包管为好,叫双钩。大概是要取中指而收食指以助之的意思。虽说二指要齐,又不必牵强它使齐,也要有自由自便的意思才好。这才叫双包而实指。能双包,指就能坚强,指坚强,那么运笔便有力;两指并齐,也就能实,实则筋力均平。又以无名指抵住所执的笔管,更用小指紧靠着无名指,虽然用大、中、食三指用力,但五指也要齐力才是。

书法常用笔法与技巧(学习书法知识写一手好字)(3)

书法知识

掌心要虚如握卵,因为把手指拳屈着塞入掌中,便能隔绝它的力量和形势;要能使拳中空虚,那就运动方便容易,辗转圆滑顺利,这正是所谓虚拳的缘故。

把腕平挺起,在下笔写字时,无论是一点一横,一撇一捺,或是转折处,都要尽一身的力量去送笔。古人所以主张悬腕的原因,以其可以尽力而已。无论字的大小,古人都用这种方法。假若把手掌贴在桌面上,那么手指就要沾着纸,最终也不会有气力,轻重也没有准则了。虽然便于挥毫,总是缺乏圆满有力。大概腕能挺起,就感到它能竖立起来;腕能树立,笔锋必然能正;锋能正那就四面得势,运用自如了。近来又有人以左手横放在桌面上,用右手执笔按在左手背上,那么往来也觉得便利,腕好像悬着一样,这叫枕腕,不能算悬腕,是不合古法的。这样写小字或中楷还可以,写小草书也行,可是写大字、大草就必须高高悬起手来写才行。如果你要立志把字写好,和古人争上下,那就无论写大字、小字,一律要悬腕,要是求古人秘法,就不应当只从俗人了。

书法常用笔法与技巧(学习书法知识写一手好字)(4)

书法知识

执笔固然要坚实,但也不要太紧,大抵要使自己得以运转自由为好。大概执笔太紧必然陷于滞涩,现在既然把笔放在大指节前,又要执笔得宜,既不宜宽,也不宜急,不可以一味地紧执。大概执笔越紧,就越感到运笔不能自如的缘故。又有人说:善书的人,不在执笔太死,像自由自在地听笔之任意运动,但不致失于法度就好了。

书法常用笔法与技巧(学习书法知识写一手好字)(5)

书法知识

大抵执笔虽然紧,运笔须要灵活,不可用手指运笔,当以腕运笔。所以执笔在手,手并不主持运笔的事;运笔在腕,腕不管执的事。执笔希望稳重,用笔必须轻便,这样看起来,执笔轻也要沉着,运笔方便也要取涩势,方法在于以藏锋为主,若不取涩势,那么比劲之气就无从而生了。至于执笔太轻而不沉着,则成为浮滑,浮滑则流为庸俗,那是不可取的。

书法常用笔法与技巧(学习书法知识写一手好字)(6)

书法欣赏

这一节咱们讲完了,今天的书法知识你理解了吗?如果对书法学习和欣赏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维知书法”奥,小知每天给您带来书法知识和名家书法欣赏。

有书法作品的朋友可以联系小知帮你晒出来奥,让大家一起欣赏评论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