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柑有哪些优势(为什么打入国内市场却花了十年)

昨天学农君发表了一篇《对不起,我劝你别种沃柑了……》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学农君不是劝大家不种,而且希望大家别种没准备的果。

在大家热烈的讨论中,学农君看到有四川、重庆、桂林、贺州等地方的果农在提问他们那里适不适合种沃柑。

别急,学农君今天从卢文彝老师《沃柑全年课程》里面“溜”了一些珍贵资料,帮助大家认识沃柑。

沉寂十年的沃柑

从2014年开始在武鸣挂果,沃柑逐渐被大家熟知和喜爱,据不完全统计:

  • 2015年2月少量试果,价格8~10元/斤;

  • 2016年2月少量上市,价格5~10元/斤;

  • 2017年2月少量上市,价格3.5~10元/斤;

  • 2018年2月大量上市,价格开始5元/斤,至3月11日在3.5-5.5元/斤范围内。

可以说,沃柑一路高歌猛进,惹来不少人羡慕。但是,沃柑在一鸣惊人之前,曾经沉默了将近十年

沃柑有哪些优势(为什么打入国内市场却花了十年)(1)

  • 长势强。平均单果种130g,光热条件好的地方更是能达到180g;

  • 果品质量好。虽然沃柑果皮比较硬,但是容易剥离,而它的果肉浓橙色,肉质细嫩化渣而且汁多;

  • 采收期长。从12月底到第二年的4月都可以进行采收,出货压力相对较小;

  • 早结丰产性强。如果高接在甜橙砧木上面可以实现第二年挂果,如果是定植的话只需要3年就可以投产。

  • 沃柑有哪些优势(为什么打入国内市场却花了十年)(2)

    但凡事都有正反两面,沃柑的劣势也不少:

    • 对肥水需求大,特别是对微量元素敏感,极易缺乏镁、锌、硼等营养元素;

    • 刺多,容易出现花皮,影响美观和售价;

    • 不抗溃疡病,容易感染病害

    • 过于丰产,容易出现大小年和早衰的现象,需要加强保花保果;

    • 气温要求较高,低温环境对果实影响大。

    沉寂十年有原因

    那么说回大家关心的,为什么沃柑从引进到出名用了十年时间

    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沃柑太挑剔——无论是最开始种植的重庆地区,还是后面推广到的云南的宾川、四川的安岳等地,都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年平均气温不高。

    沃柑有哪些优势(为什么打入国内市场却花了十年)(3)

    而沃柑又属于对光照、气温有较大依赖的品种,所以在最初推广的地方,虽然也有结果,但是果子不大,品质也稍微有些逊色,自然不容易被市场接受。

    至于后来引进到了武鸣,无论是光照、温度,还是土壤、气候都极度适合,不仅果子比之前大上不少,吃起来的味道也相当不错,一上市就俘获了不少消费者。

    沃柑喜欢呆在哪

    1、温度是首要条件

    沃柑属于晚熟品种,需要留果过冬,所以对种植地的温度也比较挑剔——栽培地最好年平均气温能够达到20~22℃。因为只有温度足够了,沃柑中的碳水化合物才能够有充足积累,获得较大果实和较好口感。

    沃柑有哪些优势(为什么打入国内市场却花了十年)(4)

    那么如果当地年平均气温比20℃低可以吗?也可以,虽然低温地区果实会相对较小,但是着色也会更漂亮更红艳。不过,卢老师提醒大家,沃柑栽培地最好年平均气温在19℃以上,并且最低温度不能低于零下2℃。

    因为年平均气温低于19℃的地方容易出现冻害,结的果实也会比较小,种植沃柑的收益也会大打折扣,就像最初种植沃柑的那些地方,尽管付出了不少努力,但是效果还是差强人意。

    2、沃柑的其他要求

    除了温度以外,沃柑对于水源、土质和周围环境也有自己的要求:

    • 附近有水源、排灌方便。虽然之前有提到沃柑抗旱,但是干旱会影响沃柑的膨大,同时施肥也是需要有水参与的,因此附近有水源对于栽培沃柑很重要。

    • 不管是水田还是旱地都可以栽培,如果选择在山地栽培的话,山地坡度需要在15度以下。特别提醒:沃柑适宜的土地pH在5.5-6.5之间,另外水田一定要及时排水!

    • 西面最好有高山或者防风林。因为沃柑是带刺的,如果没有防护的话,风一吹就会把果实、枝叶划伤,既影响外观,又加大了溃疡病感染几率。

    沃柑有哪些优势(为什么打入国内市场却花了十年)(5)

    另外,卢文彝老师还有两点私人的建议:

    • 选择交通便利的地方。这样的地方既有利于果实采收之后的运输,也方便农资物料的运输。

    • 最好当地民风淳朴、劳动力充足的。因为沃柑对于人力成本需求很大,如果当地没有足够劳动力,就很难将沃柑管理好。

    条件合适,怎么种?

    其实沃柑说挑剔也不挑剔,学农君相信不少地方能达到上面的要求。那么,达到了该怎么种?或者已经种了的要怎么护理?有兴趣的可以听听卢老师的《沃柑全年课程》里面详细解答了很多问题

    【特别声明】本文由天天学农学农君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图片素材源自网络,仅作为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