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西部未来5年规划(拯救淮北经济洼地的最佳方案)
在中国版图上,有这么一个地方,位于山东、河南、安徽、江苏四省交汇一带,包括徐州、连云港、临沂、商丘、亳州、淮北、淮安、宿州等地。该地区在历史上有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叫做徐州,是兵家必争之地。然而到近现代,这个地区却成为了四省最落后的地区,成为了淮河经济洼地。为了让该地区重振雄风,许多人提出了淮海建省计划,可惜未能如愿。那么,淮海建省计划为何能够重振该地区的经济呢?我们还要从历史说起。
一,曾经的徐州——兵家必争之地在战国时期,中国形成了九州的概念。根据《禹贡》一文的划分,当时的泰山以南,淮河以北,属于徐州,所谓“海、岱及淮惟徐州”。这一带主要的河流为淮和泗水,因此也称为“淮泗”“泗水”“泗上”等,《吕氏春秋》云:“泗上为徐州”。
徐州之地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是古代重要的农业区,商朝就曾经在此兴起。徐州之地处于黄河、淮河流域之间,水网密布,交通发达,是中国北方的水运交通中心。在春秋战国时期,徐州一带出现了陶、陈、商丘等地都是著名的商业中心。因而当时的徐州是中国最繁荣的地区之一。
徐州之地
不过,徐州之地缺乏一个政治大国。西周建立后,将商朝后裔分封于宋,也就是今天的商丘。为了限制宋国,西周又在附近分封了陈、鲁、徐等国,导致此地非常破碎。于是到了春秋战国,徐州就成为了齐、楚、魏、吴、越等国争夺的核心地带。
春秋末期,吴国开凿邗沟,出兵经过徐州进攻齐国,此后又和晋国会盟于黄池。越灭吴后,又在徐州会盟诸侯,成为霸主。战国初期,齐国和魏国在徐州会盟,划分势力范围;此后楚威王出兵“战胜于徐州”,威震诸侯。到战国中期,宋国崛起,有统一徐州之势,于是齐国出兵灭宋。齐国独占徐州,引起来诸侯恐慌,各国纷纷结盟伐齐。齐国失败后,徐州基本被楚国吞并,成为了楚国的“西楚”地区。
春秋后期的淮北区域
直到两汉时期,徐州才正式成为了一级行政区划。汉武帝在位期间,为了监察郡国,将全国划分为了十三州,每州设一名刺史。徐州是十三州之一,其范围北到泰山一带,南到长江,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地理单元,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了西晋。
汉朝十三州
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由于南北对峙,徐州之地分别被南北方的政权割裂,因而徐州的完整性再次被打破。隋唐统一后,按照山川形便重新划分区划,不过徐州并未单独成为行政区,而是隶属于河南道。即使如此,唐宋时期在淮河一带的区划由于严格遵循山川形便的原则,因而总体非常合理。当时的淮河一带的行政区往往以淮河、长江为界,形成东西走向,非常合理。
北宋的行政区划
二,江南省到江苏、安徽的出现同一个地理单元化为同一个行政区,这是有利于经济交流和开发的。而将同一个地理区分别划入周边的行政区,就会导致该地区的经济长期落后。淮北的历史恰好证明了这一点。
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定都于南京,而徐州的命运也将彻底改变。为了巩固京畿之地的经济重心地区,方便收税的征缴,朱元璋将富裕的江南、淮南和淮北一起合并为了南直隶,让南京城直接管辖。于是,南直隶就成为了全国的经济、文化重心,明朝差不多一半的人才、官员都来自于南直隶,而明朝的财政收入有三分之一来自于南直隶。
清朝江南省内部状况
然而,将全国最富裕的地区划在一起,又会在省内造成新的发展不平衡。由于淮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江南无法相提并论,于是原本繁荣的淮北在这时候就逐渐成为了南直隶的边缘地带,成为了发展落后的地区。近现代淮北发展落后的制度根源就在于此。
到了清朝,这个南直隶也就演变为了江南省,江南省在全国的经济地位并未改变。清朝在江南设置了两江总督进行管理,但是事务繁多,总督分身乏术,朝廷只好增加淮阳总督、安徽巡抚等官员来协同管理。另外,江南省的地域范围太广、经济实力太强,有必要进行拆分。于是到1667年,江南省被拆分为了江苏省和安徽省。
江南省的拆分
清朝的这次拆分颇具特色。清朝没有以唐宋的传统将淮河、长江作为行政区划界限进行南北划分,而是选择“肥瘦搭配”的方式进行了东西划分,如此淮北之地就分别隶属于安徽、江苏,当然还有一些地方早在明代就已经划给了山东、河南,整个淮北地区变得破碎不堪。
淮北分属于四省之后,都成为了四省的边缘地带,逐渐沦为了四省经济最落后的地区,于是在长江、黄河之间形成了一个淮北经济洼地。
除了行政区划的变革之外,黄河的泛滥、战争的破坏也是淮北经济衰退的重要原因。在北宋时期,淮北还是全国的政治、经济重心,然而到了南宋,黄河夺淮入海,淮北成为了黄泛区,赤野千里。而宋金两国又在淮北一带反复拉锯作战,导致淮北经济残破。
元朝统一后,结束了宋金对峙的局面,使得淮北恢复了和平。此后,元朝重修大运河,将大运河拉直,使得淮北一带再次成为了南北方水运的交通中心。明清两代为了将江南的粮食运输到北京,也大力整顿漕运,使得运河一线的扬州、淮安、徐州等城市保持了相对繁荣的局面。
北宋江河之间的漕运地图
可到了清朝中期,运河淤塞不堪,海运随之兴起,运河沿岸的城市随之衰落,徐州、淮安的繁荣不再。还好的是,近代的铁路兴起,徐州坐拥陇海线和京沪线两大铁路要塞,使得古老的徐州渐渐恢复了一些生机。随着连云港的建设,运河航运的恢复,淮北的经济似乎也进入了春天。但相对而言,淮北依然是经济洼地。
三,淮海省,为何被扼杀在摇篮之中?将淮北之地分别划给周边四省管辖,久而久之也暴露出了诸多的社会问题。例如徐州一带的风俗和苏南截然不同,两地经济交流困难。在治安方面,淮北一带的居民“俗俭民僿,强而无教,犯法杀人”,他们有利于四省之间,导致地方疲于奔命。
在清朝后期,淮北一带的捻军运动兴起,席卷中原,他们的基地设置在安徽亳州一带,但是他们却采取游击战术,一会儿深入山东,一会儿突到河南,一会儿转战安徽,一会儿到江苏阻断河运,让四省的官员无从下手。可见,淮北地区的整合问题是大势所趋的。
到了晚清,德国将山东纳入势力范围,英国将长江纳入势力范围,而徐州处于两强之间。当时的著名人士张謇担心英国和德国在徐州一带“龙争而虎斗”,导致中原经济被战争破坏,于是向清廷提出了设省的建议。
1904年,张謇写下《徐州应建行省议》,正式向清廷建议“变散地为要害”建立一个徐州省。该省的范围包括江苏的徐州、连云港、淮安,宿迁,安徽的亳州、阜阳、宿州、淮北,山东的临沂、枣庄、日照,河南的商丘,一共45州县,如果发展到今天则有7000万人口,妥妥的人口大省。
然而,清朝末年,中央集权已经崩溃,地方总督和巡抚坐镇一方,岂能在自己的地盘少一分,哪怕是被四省嫌弃的淮北。果不其然,清廷让地方督抚处理此事,督抚们选择了反对。为了减少阻碍,清廷还出台了一个折中方案,就是在江苏省中拆分出一个江淮省,江淮省会为清江。结果该方案也遭到了江苏巡抚的反对,于是徐州建省计划就此夭折。
淮海省虚构地图
抗战时期,日本占据了中国东部地区。日本控制下的汪伪政权为了巩固南京北边的防御,在徐州建立了一个“淮海省”,不过该省在汪伪政权解体后就不复存在了。抗战胜利后,许多有识之士提出了建设淮海省的计划,其中地理学家胡焕庸提出将清代徐州、沂州、济宁、兖州、海州五府之地合并为“徐淮省”,傅角则提出了建设一个“淮运省”。当时的国民政府忙于内战,哪有心思搞制度建设,于是淮海计划也未能实现。
新中国建立后,各省行政区划范围总体上恢复到了清朝的局面,于是淮海计划也就正式宣告失败了。1986年,在经济学家于光远的倡导下,淮北地区的20座城市组成了淮海经济区,试图向一体化的方向发展。然而,受到行政区划的阻碍,淮北地区始终难以在经济上协调合作,因此也难以摆脱经济洼地的命运。
试想一下,如果淮海省能够成功建立,那么淮海的经济是什么样子的?该省的人口规模可以达到了7000万,那就足以和周边的省份抗衡。该省作用多条铁路、高铁干线,有淮河、京杭运河等发展内河水运,有连云港等重要的国际港口,因此在交通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果淮海省存在,那徐州就不会是江苏的三流城市了,而是一个可以和郑州、济南争雄的北方大都市,而连云港也会倍加被重视,将成为一座可以和青岛、大连相提并论的港口城市。有了淮海省,那就有了系列的重点大学,淮北的人们也拥有了更好的教育资源。可惜,这些到现在都只是想想罢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