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浑千首诗由来(许浑的一首看雪)

诗歌中经常写景咏物,才子们观赏了湖光山色,游历了古刹名寺,兴之所至,言妙入神,也为后世读者奉献了很多优秀作品。但是这种题材也容易显得平庸,比如作者描写观雪,如果只是详尽地刻画雪景,即使不断地堆砌辞藻,又采用了各种修辞手法,却依然给人一种味同嚼蜡的感觉。

雪景虽然不是处处都能看到,但是下雪却又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描写雪景的作品要想在同类题材中脱颖而出,必须构思新颖,立意深刻。下面分享许浑的一首《看雪》,初读感觉平淡无奇,细品方知无与伦比。

许浑千首诗由来(许浑的一首看雪)(1)

《看雪》

晚唐 许浑

松亚竹珊珊,心知万井欢。

山明迷旧径,溪满涨新澜。

客醉瑶台曙,兵防玉塞寒。

红楼知有酒,谁肯学袁安。

许浑千首诗由来(许浑的一首看雪)(2)

许浑是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的晚唐诗人,他的仕途起伏不定,足迹遍及南北西东。由于阅历丰富,见解深刻,使得他的诗篇题材广泛、才力纵横。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诗歌创作看似容易,其实背后的辛苦,只有作者自己才能真正体会。

他的很多诗篇描述羁旅艰辛、仕途失意,阐述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还有一些诗篇抒写出才子旷达闲适的心情,传达出诗人对悠然生活的渴望。这首诗叙议结合,展现出雪中景象,并表达了诗人对平民百姓们的关心和同情。

许浑千首诗由来(许浑的一首看雪)(3)

开篇就表达出作者的欣喜之情,“松亚竹珊珊,心知万井欢。”一场大雪之后,挺拔的松枝,被厚厚的积雪压弯了;修长的翠竹在白雪的衬托下,也显出其不畏严寒的品质。亚,形容树枝低垂的模样;珊珊,本来抒写衣裙玉珮的声音,此处指竹叶在风雪中发出的声音。

瑞雪兆丰年,雪水不仅可以喂养畜禽、灌溉庄稼,而且能够消除虫害、促进生长。“万井”,即千家万户,尤其是农村里的乡亲们更会欢欣鼓舞,大家都殷切地盼望来年可以获得大丰收。诗人出生于乡村,归隐故园时也会亲自躬耕陇亩,所以他也极其关心农业生产,心中也不禁涌起了一种喜悦和兴奋之情。

许浑千首诗由来(许浑的一首看雪)(4)

接下来的两句描写雪景,细腻生动,“山明迷旧径,溪满涨新澜。”天上飘着雪花,屋檐间、山冈上逐渐地被皑皑白雪覆盖。远处的群山峻岭很快就成了一个冰雪世界,一片洁白、极其明亮。人们很难寻找到那些熟悉的山间小路,此时在雪地里行走,很容易就迷失方向。

晶莹的雪花落到水面和芦苇荡中,立刻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不过溪水却开始上涨,也在水面上不断地激起阵阵涟漪。随着气温越来越低,有些地方已经开始结出了薄冰,更显得寒气逼人。

许浑千首诗由来(许浑的一首看雪)(5)

颈联虚实结合,充满了想象,“客醉瑶台曙,兵防玉塞寒。”经过一夜的飘雪,到了拂晓时分,早已大雪封山,遍地都显得堆银彻玉,那些楼台歌榭也好像变成了冰雕的建筑。游客们登临远眺,都倍感神奇,更是觉得无比陶醉。

此时诗人又思接千里,他想到遥远的边塞上也是天寒地冻,可是那些戍边将士们依然不畏严寒,严密地注视着前方有何异常迹象。此时的情景应该正如诗人岑参所写,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许浑用一个“”字表达出两层意思,首先是边关气候严寒,令人行动不便、难以忍受;其次是将士们心寒,他们离家万里、远离亲人,为国戍边、艰苦卓绝,可是那些王公大臣们却纸醉金迷,丝毫不关心他们的安危。

许浑千首诗由来(许浑的一首看雪)(6)

最后两句就表达出诗人内心的悲愤之情,“红楼知有酒,谁肯学袁安。”雕梁画栋的豪宅中灯红酒绿,那些达官贵人、公子王孙都迷醉在笙歌乐舞之中,没有谁会想到边关的重要,也不会有人关心雪夜里很多无家可归的布衣百姓。

袁安是东汉才子,天降大雪时,他宁愿在家僵卧、忍饥受冻,也不外出乞援。那些红楼里的客人们都只顾贪图享受,谁也不肯效仿袁安清贫自守、守正不移。

全文看似浅显易懂,却描写细腻、蕴含深刻,展现出作者的博大襟怀,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同类作品中更显得无与伦比,值得后世细细品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