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帮扶贫困户的感谢信(一封感谢信传递跨省帮扶情)
“这些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统一战线的亲情关怀、真情帮扶……希望贵单位一如既往发挥资源优势……为推动黔西南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凝心聚力、汇聚磅礴力量!”近日,来自中共黔西南州委员会、黔西南州人民政府的一份荣誉证书和一封感谢信跨越千里送达九三学社安徽省委会,以此感谢九三学社安徽省委会持续数年的真情帮扶。
2015年12月12日,在九三学社安徽省委会的协调下,合肥一中与威宁九中签署结对帮扶协议。
卸任后再干一件大事
2018年4月,九三学社社员、合肥一中校长陈栋第二次奔赴千里之外的望谟民族中学,“这一次,我们是肩负重托而去,为当地高三学生冲刺高考助力。”
与他同行的是合肥一中12名骨干教师,还有时任九三学社安徽省委会相关领导。陈栋回忆说,合肥一中的12位名师为望谟民族中学的1400多名高三学生送去了10场公开课,并和当地教师进行教学研讨。
第二次的望谟之行源于第一次的非同凡响。2017年8月,在九三学社安徽省委会的组织协调下,陈栋率队赴贵州省黔西南州望谟民族中学进行高考9个学科的培训,对望谟、普安两县百余名高中骨干教师进行培训,受到了当地师生的充分肯定与高度好评。
此时,陈栋刚卸任九三学社安徽省委会常委、合肥市委会主委职务。“教育帮扶牵动着皖黔两地九三学社组织,是对社中央号召的响应,也是每个九三学社社员应当为之努力的方向。”
教育帮扶首战告捷
2016年5月12日,九三学社安徽省委会组织合肥一中各学科骨干教师一行13人赴贵州省威宁县开展教育结对帮扶活动。
望谟民族中学是继威宁九中、印江一中之后,九三学社安徽省委会教育帮扶贵州的第3站。
威宁九中地处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隶属于毕节市。毕节曾是贵州最穷的市,而威宁是毕节最贫困的三个县之一。“教育脱贫,是一条长远的脱贫之策。一个家庭,如果走出一个大学生,不仅是个体的脱贫,也是一个家庭的脱贫,甚至会成为邻里榜样,带动周围的人重视教育,从而共同脱贫。”这是威宁九中一位校领导的感悟,更是皖黔两省九三学社的共识。
2015年,按照九三学社中央“同心智力行”活动部署,九三学社安徽省委会开始了对贵州的教育帮扶,首站即是威宁九中。为了将“针对性帮扶”落在实处,九三学社安徽省委会下大力气做好情况摸底工作,一方面依托当地九三学社组织了解地貌风情,一方面主动沟通威宁九中了解帮扶需求。在此基础上,九三学社安徽省委会先摸底全省社组织在教育帮扶中的优势项目,找准“关键人”,再根据威宁九中的帮扶需求甄选帮扶项目后,召开多次座谈会,定好联系人、理顺关键处通过“三步走”使帮扶项目快速落地落实。
2016年10月15日,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丛斌一行在皖调研教育扶贫工作。
针对威宁九中建校时间短的情况,九三学社安徽省委会组织有经验的中学教师“走进去”,赴该校开展现场教学辅导;又协调合肥一中接纳威宁九中老师,将他们“带出来”分四期(每批10人每期15天)进行跟岗培训;高考前,再精心组织各学科带头人赴黔为威宁九中两千余名高三学生开展“最后一讲”……功夫不负有心人,威宁九中2016年高考首战告捷,二本上线1074人。2016年10月,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丛斌一行在安徽时充分肯定了九三学社安徽省委教育帮扶威宁“有创新,有成效”。
以实干向社庆献礼
“今天恰逢九三学社的生日,两省社聚在一起交流社会服务工作,很有意义。”2018年9月3日是九三学社创建73周年纪念日,皖黔两省九三学社组织当天在合肥召开“社会服务工作座谈交流会,围绕合肥一中帮扶贵州印江一中相关工作进行逐项对接,以“实干”向社组织献礼。
在这场座谈会中,双方围绕着始于2017年5月的帮扶工作找经验、谋进步,探讨着再次开展“印江高中学校高考专题讲座”的时机、专题讲座上10位高三骨干教师的名单、具体的授课方式和内容……全力以赴帮扶印江一中和印江民族中学的高三师生们备战高考。同时,还有6名贵州省印江一中的委培生也是这次会议的主角,他们即将开启一年的合肥一中学习生活。
随着帮扶的推进,2017年和2018年,合肥一中先后接纳10名印江一中选派的学生到校进行为期一年的委托培养学习。一年的名校“浸润式”培养不仅开阔了眼界和见识,进一步明确了求学目标,更重要的是有效助力了高考的追梦之旅。值得欣慰的是,这10名学生的高考成绩都很好,超出了当年贵州省的一本录取分数线。为此,2021年7月,印江一中向合肥一中发来一封感谢信。信中写道:“正是合肥一中的鼎力相助,使得印江一中在教学质量、办学效益、社会效应等方面都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2022年是黔西南州建州40周年。“站在新的起点,黔西南的各项事业发展都要需要新的突破,都需要您们的帮助支持。”这是黔西南州的心声,也是九三学社安徽省委员会的牵挂。对于九三学社安徽省委员会来说,响应号召,发挥优势,助力地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初衷,更是不懈努力的目标。
团结报1月31日2版
作者 _ 李霞 李国珍
本期编辑 _ 张翕然
欢迎分享,留言交流。转载请注明出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