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诺贝尔奖有什么用(学历和收入到底有多大关系)
一个人的人生,究竟会被什么改变?
就业:学历“门槛”增加就业砝码
深圳四大校秋招现场,不少高校博士生来面试!
一位来自北京师大的女硕士,为了秋招能找到满意的工作,整个暑假都没有回家,等到了秋招的这天,来到面试现场,还是感到超出了想象。这位女硕士应聘深圳“四大校”的老师,面试者的学历和人数,让她倍感压力,自己是硕士学历,原以为挺高了,没想到面试者多半是博士。
越来越多名校毕业生,硕士、博士来到一线城市,想要当一名教师,原因也很现实。研究生毕业人数在增多,符合自己要求的好工作也不多,竞争也相当激烈,学历内卷严重!
“深造热”现象
近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暴涨,就业压力激增,“深造热”正成为高校学子毕业季的现象级趋势。
单就国民热度最高的考研来说,2017年研究生报考人数达201万,2021年上升到377万。从2017年到2021年,5年间的报名人数翻了近一番。
知识水平和能力、就业竞争力以及学校层次,这三个占多半的考研动机皆指向一个关键词:就业。归根到底,深造还是为了能够抓住更好的工作机会,获得更高的薪酬待遇。甚至不止就业,城市落户政策也有为高学历人才服务的趋势。
深造是为了增加就业砝码,让心仪的就业渠道为自己敞开大门。
我们一起来看看研究的前因后果:
今年诺贝尔奖得主居然把这事研究清楚了:学历和收入到底有多大关系?让你的孩子多读一年书,真的有可能在未来工资翻倍增长吗?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公布,不过今年却额外吸引广大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注意,原因是经济学奖颁给了三个喜欢“预示未来”的学者。因为他们用自己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实证研究方法,研究了几个大家颇为关心的话题,比如:
- 多读一年书到底能带来多少收入?
名校毕业生是否赚的更多?
是不是要拼命把孩子送进重点初中?
作为家长的你,是不是每一个问题你都想了解?
不过,诺贝尔奖评委会委员也说了,表彰的是教授们的研究方法,而不为他们的研究结论背书。所以今天这篇文大家除了关注结论之外,重点更应该是他们的研究方式和思维方式。
02
多读1年书,到底能带来多少收入?
在今年诺奖没出来之前,浙江财经大学经济学系教授李井奎在《现代经济学中的因果推断革命》就介绍过获奖人乔舒亚·安格里斯特和克鲁格的研究了。
李井奎在书中说:2018年深圳市公布的学历工资指导价位:◆ 研究生(含博士、硕士)学历工资指导价位平均值为12389元/月;◆ 本科学历工资指导价位平均值为10122元/月;◆ 专科学历工资指导价位平均值为8059元/月;◆ 高中学历工资指导价位平均值为5620元/月;◆ 初中及以下学历工资指导价位平均值为4501元/月。
从这个指导价里,我们可以看到,研究生的工资指导价几乎是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3倍,一个本科生的工资指导价是初中生的2倍。
通常情况下,家长就会说:你看,读书还是有好处的吧,学历高就是挣得多。可是经济学家就会比普通家长想的更多了,这是因果关系还是相关关系?是因为高学历导致高工资?还是因为那些取得了高学历的人,可能他们本身就比较聪明,而不是学历带给了他们更高的收入,是他们自身的聪明才智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收入?大家要记住,因果关系和相关关系,是许多社科类研究必然面对的问题。怎么“干净的”识别因果关系,就是这次诺奖得主得奖的原因。”研究结果:剥离了其他因素的影响,揭示了在没有其他变量影响的情况下,得出结论:“多上一年学,本身对一个人日后的收入水平就是有正向影响的,这一影响不是由其他因素造成的,而纯粹是由教育带来的回报。
接受12年教育的人比接受11年教育的人的收入增加12%,接受16年教育的人比接受11年教育的人收入高出65%。”
03
上重点大学比普通大学回报更高?
多上一年学本身就对未来的收入有影响,那读北大清华、常青藤这样的名校,是不是比读普通大学有更高的收入影响?
读名校的花费明显更高,那是不是回报也会更高?这是教授们研究的另一个问题。
那这两位经济学家是怎么做的呢?
他们是这样进行的:
他们选取那些都参加了美国的高考,在数学和阅读方面的成绩(SAT)都是1400,都向哈佛大学和州立大学提交了入学申请,都被这两所学校录取的幸运儿。
然而,他们中有一些因为各方面的原因没有去哈佛(比如州立大学提供了更诱人的奖学金,或者州立大学离家更近等等),去了更便宜的州立大学。
而有一些选择去读更昂贵的哈佛大学。
这两组就是非常好的比对对象。
当然了,教授们还剥离了一些其他的变量,这个研究过程比较复杂,就不介绍了。
最终两位教授的研究结果表明:
给定学生的大学申请数量以及所申请大学的选拔水平,同时控制其他一些反映个人能力和家庭背景的控制变量,选择藤校或公立大学的学生在未来收入上并无显著的差别。
所以,如果你曾经有可能上北大清华,但因为各种原因只去了普通大学,大可不必后悔自己错过了很多,也许你什么都没有错过,错过的仅仅是自己的不甘心而已。
继续昂扬斗志去生活吧。
04
读书和教育,本身就是目的
其实教授们的三个研究又回归到了一个最本质的问题,也是经常和大家聊的:
读书本身,对提高一个人的见识、格局,有极大的帮助。而当一个人的见识、格局提高了,还愁赚不到钱吗?别说学生时代在学校里多接受一年教育,会对未来的收入水平有提高,即便人到中年,多看几本好书的带来的愉悦也会比刷抖音的短视频更高。
但是,别忘了读书和教育本身的初衷是培养一个健全人格的人,培养一个享受知识带来的最单纯愉悦的人,对于这样的人来说,名和利,不需要费尽心思的去追逐,而是顺带自然而然的事情。
有一句话说得好,“读书和教育,本身就是目的。”我们应当是时候放下无谓的竞争和焦虑,回归到读书、教育这简单的两件小事上,才有可能让孩子更加幸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