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处世如何得人心(处人与处事的基本原则一利人利己)

古希腊有一个哲学家叫第欧根尼,他住在一个木桶里,全身赤裸,胡子拉碴有一天,他提个灯笼在街上走,别人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这世界上没好人,我在寻找光明”我们其实现在也是生活在人性的黑暗里文明发展到现在,大多数人在人性上还没有走出黑暗,走向光明在这样的人群中,我们该如何去塑造、构建我们的社会环境呢?,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为人处世如何得人心?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为人处世如何得人心(处人与处事的基本原则一利人利己)

为人处世如何得人心

古希腊有一个哲学家叫第欧根尼,他住在一个木桶里,全身赤裸,胡子拉碴。有一天,他提个灯笼在街上走,别人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这世界上没好人,我在寻找光明。”我们其实现在也是生活在人性的黑暗里。文明发展到现在,大多数人在人性上还没有走出黑暗,走向光明。在这样的人群中,我们该如何去塑造、构建我们的社会环境呢?

创造美好的环境,这也可以理解为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一、人和自我的关系;二、是人和自然的关系;三、人和社会的关系。其中,最重要的是人和自我的关系。如何和自己和谐相处是最重要的,它决定了我们如何和别人相处。

处事与处人的基本原则是:利人利己,爱有分别,行有界限。下面分述之。

1、利人利己

前面讲了,人的本性是自私的,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于是,很长时间以来,人们都是唯利是图、不择手段的。可是慢慢地,人们发现,这样大家都这样只顾自己,不管他人,都头来一定是是互相伤害,谁也过得不幸福。

我们来看这样一个故事:

早晨,快递员在送快递的路上。他路过一个路口,看到绿灯还有几秒钟,就骑过路口,结果被警察叫住,要罚款,他说是绿灯。警察说这样危险。结果被罚10元,钱虽不多,但让人有一种被抢劫的感觉,快递员很郁闷。

中午,交警下班了,在路边小摊,买了2斤桃子,结果缺斤短两,差了半斤;交警回到家被媳妇骂了一顿,警察白当了,居然让小贩给骗了。交警很郁闷。

下午,小商贩感冒了,去医院看病,医生给开了一堆不需要的化验单,花了很多钱,感冒也没见好。小贩也很郁闷。

晚上,医生回家去拿快递,结果发现,快递既没送到家里,也没放到门口的丰巢柜,而是放到了别的小区,给快递员打电话也没人接。想想今天是孩子生日,这是孩子的生日礼物,就只能忍忍吧,绕了一个大圈,走了很远的路才取回快递,耽误了半个小时的时间。医生也很郁闷。

这样一天下来,警察伤害了快递员,小商贩伤害了警察,医生伤害了小商贩,快递员伤害了医生。恰好,构成了一个伤害圈。我们每个人都在偷奸耍滑,都在伤害别人,伤害来伤害去,结果每个人都受到伤害,都生活得很郁闷。这个故事,和网上的一个笑话如出一辙。

两个人出去散步,路上看到一坨屎,甲想嘲笑一下乙,就对乙说:“你要是敢把这坨屎吃了我给你一万元。”乙一想,一万元,也值了。吃完后,甲没有食言,给了乙一万元。两个人继续往前走,又看到一坨。这时,乙觉得虽然得了一万元,但丢了面子,就对甲说:“这次如果你吃了这坨屎,我也给你一万元。”甲正心疼那一万元呢,一看机会来了,也吃了下去,乙于是又把一万元还给了甲。突然,两个人感觉不对劲,两个人啥都没捞着,每人都吃了一坨屎。

在互相伤害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想让别人吃屎,结果自己也逃不掉。最终,每个人都在痛苦中煎熬。于是,有些人先知先觉,认识到:他人是自己的他人,自己也是他人的他人;他人的利人就是利己,自己的利人就是利他。利益相互传递,利人就是利己,利己必须利人。所以,一定是利人利己,这样才能使大家的利益都得到最大化。

因此,我们处理和他人关系的第一个原则是:利人利己;于利人中利己;于利己中利人;熔利己于利人之中。

这一原则可以应用到我们为人处世的方方面面,比如教养。我们说,真正的教养是让别人舒服,也不让自己难堪。如果让别人舒服,却让自己难堪;就是出卖自己的利益和尊严,是讨好别人,是不可取的。相反,为了让自己舒服,不管别人的感受,就是一己之私,最终伤害了别人,终究会伤害到自己,也是可取的。

再比如,鬼谷子讲的“如何与九种人交流”:

一、与辩者言,依于要。

与能言善辩的人交流,要简明扼要,把所谈的事情简化,直指核心,避免与其陷入争辩当中。

二、与贵者言,依于势。

与位高权贵的人交流,自己就容易感到卑微,这时要保护自己,就要显露自己在某方面的权势,从而达到平等有效的交流的目的。

三、与智者言,依于博。

与有智慧的人交流,要靠博学多才,不要让对方瞧不起你。

四、与拙者言,依于辩。

与笨拙的人交流,要依靠辩证的语言,用最简单通俗的话,让他听明白。

五、与富者言,依于高。

与富有的人交流,要依靠清高,不羡慕财富,让他不要因为自己物质富有而产生傲气,从而保护好自己的尊严,达到有效交流的目的。

六、与贫者言,依于利。

与贫穷的人,要想到他最关心的是利益,所以,要谈的是某件事情能给他带来什么利益。

七、与贱者言,依于谦。

与地位卑贱的人交流,这时人弱我强,要谦虚,保护对方的自尊心不受到伤害。

八、与勇者言,依于敢。

与勇敢的人交流,要依靠自己的果敢坚决,不能显露任何怯懦。从而,让对方认可,有效交流。

九、与过者言,依于锐。

与犯过过错的人交流,要以鼓励为主,让对方感到温暖,促使他锐意进取。

无论我们与何种人交流,总的原则都是利人利己。与比自己强的人——辩者、贵者、智者、富者、勇者交流,利人利己体现在要保护自己。要想办法,展现自己强势的一面,保护好自己的利益和尊严。与比自己弱的人——拙者、贫者、贱者、过者交流,利人利己体现在保护他人。要想办法,找到合适的方式,给对方带来温暖,从而维护对方的利益和尊严。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我们处世的原则虽然是利人利己,但在实际生活中,做到绝对的公平公正,恰到好处是很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在现实中,我们往往非此即彼,左右为难。因为很多事情的发展的结果,是你能做出选择的两个选项都有所偏颇,无论选哪一个,都无法实现不偏不倚。

比如:甲乙两个人分5个西瓜,每个西瓜的大小都是一样的,西瓜不能切开。分的方法是,你一个,我一个……当分到最后一个西瓜的时候,无论是给甲还是给乙,都做不到公平公正。

也就是说,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面对这样一个选择:不是伤害别人,就是伤害自己。那我们该如何抉择呢?这个问题没有统一的答案,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文明发展到今天,人性的整体水平还比较自私,所以,我们在做选择的时候也可以偏向自己一点,否则对自己就不公平。但也不可斤斤计较,因此,在现实选择中,我们可以小事偏向别人一点,以树立威信,积累人脉;大事向着自己一点,以取得现实利益。而这里面的大与小又都是相对的,因人而异的。比如,对于幼儿园的小朋友来说,一元钱可能就是大事,对于大企业家来说,一百万可能就是小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