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的物理常用公式(初中物理遗忘率极高的一个概念)

这是初中物理遗忘率最高的一个物理概念。由于多数学生在初次学习时就一头雾水,应用时也经常死搬硬套,导致其成为初中最难理解、最让人感觉别扭的一个概念。

这个物理概念就是热学中的“比热容”!

按理说,物理概念么,只要理解了,记住了,再多多灵活运用,就一定可以掌握住的。但是这个概念让人在理解时就产生困难,记住后又容易遗忘。

初中的物理常用公式(初中物理遗忘率极高的一个概念)(1)

我们先来理一理这个让人犯难的概念。

所谓的比热容,其实是表示物质的吸热能力的物理量!由于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不同,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物理现象。

其定义为:某种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其质量及温度变化量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容的物理符号为大家熟知的c,似乎和光速的字母相同啊。不过意义不一样。其单位最难记,是“焦每千克摄氏度”!

另外比热容就如同密度、电阻、热值这几个比较特殊的物理量一样,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其大小取决于自身。与公式中的其他物理量都没有任何关系。

我们看一下最常见的一个例子:

初中的物理常用公式(初中物理遗忘率极高的一个概念)(2)

本题中说了一个最为常见的“比热容”应用案例,即海边沙子和水的温度高低问题。这一点和“海陆风”的成因解释本质是相同的。都是通过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不同来解释的。

本题的答案如下:

1.相同质量的海水和沙子,吸收相同的热量,哪种物质升温高?

2.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吸收相同的热量,沙子升温快(水比沙子吸热能力强)。

3.内陆地区比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大。

4.应该选择相同规格的电热器。确定两种物质是否吸收了相同热量的方法是“用相同规格的加热器加热相同时间”。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两种方法是:一.比较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比如水和食用油)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升高的温度;二.比较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如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所用的时间。

初中的物理常用公式(初中物理遗忘率极高的一个概念)(3)

中学生朋友们,其实,学到一个新的物理概念,第一要做的就是先理解,并且在最短时间内接受它,千万不要排斥。

中学生朋友们,为了美好的未来,加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