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湖北土话方言(连湖北人都听不懂的方言大杂烩)

我是湖北人,但我却听不懂湖北话

据统计,湖北大概有700万人在省外务工,在省外的湖北人经常能碰到自己的老乡,但很奇怪,湖北老乡却不能用方言交流,除非他们真的来自一个乡。作为一个湖北人,却听不懂湖北话,这是一件非常尬的事情。

正宗湖北土话方言(连湖北人都听不懂的方言大杂烩)(1)

东北三省的人走到全国各地都会操着一口非常容易辨别的东北腔,在四川和重庆拥有1亿多人说着统一的四川话,而在湖北却很难用一种湖北话来统一方言。在武汉,中心城区的武汉话都有差异,更别提黄陂、新洲和江夏了。在鄂西地区,虽然相互之间能听到彼此的话,但腔调还是有较大差异,很容易被误解为河南话、陕西话、四川话。而在鄂东,简直是鸟语花香,108万人口的鄂州却出现多种语系,黄石和大冶已经融城,但黄石话和大冶话却天差地别!

湖北话,不是难懂不难懂的问题,而是根本就没有一个湖北人能说清楚,哪种湖北方言可以真正代表湖北话?

为什么没有统一的湖北方言

湖北方言不能统一的原因有很多,在这里我总结二点:

1、历史原因

湖北位于我国中部,水陆交通便利、九省通达,自古人口流动性就比较大,历史上有数次大规模人口迁徙都和湖北有关。

正宗湖北土话方言(连湖北人都听不懂的方言大杂烩)(2)

西晋末年,有近百万人从北方向南迁徙,其中留在湖北荆州地区的就有十万人左右。唐朝安史之乱,又有大批北方人为避战乱逃往南方,很多就近居留在襄阳、荆州地区。宋朝时,北方辽、金、蒙古轮番上阵南进中原,据统计有近五百万人口大规模南迁,很多人居留在湖北境内。

以上三次大规模人口迁徙,对湖北的人口结构冲击非常大,如此大规模来自陕西、河南、河北等地移民的到来,对湖北地区方言的冲击可想而知。

正宗湖北土话方言(连湖北人都听不懂的方言大杂烩)(3)

除此之外,还有两件大事对湖北方言影响很大,一个是“江西填湖广”,另一个是“湖广填四川”。明朝初年,受长期战乱影响,湖广人口骤减,于是就出现了民间俗语称的“江西填湖广”事件,大规模江西人口迁往鄂东,因此黄石、咸宁一带的方言带有浓厚的赣语风格。到了明末清初,受战乱影响四川人口急剧减少,又有了“湖广填四川”,湖北人口大规模迁往四川,湖北人口结构再次出现变化。

总之,作为中部之中的省份,每次人口大规模迁徙总会途径湖北,湖北人也会迁往外地,人口结构不断变化,各种方言不断融合!

2、地理原因

湖北西面是大巴山区,东北是大别山区,西北是武当山,东南还有幕阜山,且境内的长江、汉江以及千余个大大小小的湖泊横穿而过,将整个地域切分成了各种细碎的小块,阻碍了省内不同市之间交流,使得湖北方言被各大方言区瓜分。

正宗湖北土话方言(连湖北人都听不懂的方言大杂烩)(4)

湖北方言难度等级:你能听懂几级?

一级难度:荆州话,包括以荆州为主的江汉平原地区。荆州方言应该是最能代表湖北话的方言,所有湖北人都能听懂,毫无压力。

二级难度:襄阳话,包括襄阳、随州;十堰和荆门部分地区。受中原官话影响很大,与普通话差异不大,所有湖北人几乎都能听懂。

正宗湖北土话方言(连湖北人都听不懂的方言大杂烩)(5)

三级难度:宜昌话,包括宜昌、恩施和十堰大部分地区。由于靠近重庆,具有浓厚的鄂西和巴蜀特色,所有湖北人几乎都能听懂。

四级难度:武汉话,主要包括武汉市区。武汉话,最正宗的是武汉三镇老城区的方言。随着武汉人口结构的不断变化,目前说武汉话的人越来越少。武汉话比襄阳和宜昌话稍微难懂,湖北人基本能听懂。

正宗湖北土话方言(连湖北人都听不懂的方言大杂烩)(6)

五级难度:黄陂话,包括武汉黄陂和新洲,孝感地区和黄冈部分地区。黄陂话在湖北有较大影响力,比如楚剧和湖北大鼓。比武汉话略难懂一点。

六级难度:黄梅话,包括黄梅话,蕲春话,武穴话,浠水话。黄梅话主要源于赣语官话,但又被划入江淮官话。对于外地人来说有点难懂,大部分湖北人应该能听懂。

七级难度:鄂城话。包括鄂城区、华容区,黄石部分地区、黄州、江夏等地区。该方言被称为是“四不像”方言,江淮官话、赣语、西南官话各种语系杂交的产物。从七级开始,湖北自己人开始听不懂了。

正宗湖北土话方言(连湖北人都听不懂的方言大杂烩)(7)

八级难度:赤壁话。主要包括赤壁方言和嘉鱼方言。语系不详,偏赣语系。这里的方言是真的很难懂,一般湖北人勉强能听懂一些。

九级难度:大冶话。主要包括大冶话,鄂州太和话,黄石部分方言,咸安话,通山话,阳新话。典型赣语,除了黄石(黄石市区除外)和咸宁的人之外,湖北其他地方的人完全听不懂。

十级难度:通城话,主要包括通城方言,崇阳方言。属赣语,地狱级别。难度之大就连同一个县的的人都听不懂彼此在说什么,除非是来自一个乡。

总结:湖北位于中国中部之中,交通便利,江河山川纵横历史上多次人口大迁徙对湖北人口结构冲击很大,“江西填湖广”让湖北方言难度系数直线上升。目前,没有一种湖北方言能真正代表湖北方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