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痒痰少咳嗽属于什么类型咳嗽(咽喉干痒咳嗽难止)
导语:临床上经常遇到一些患者喉部作痒,发干,一痒就咳嗽不止,难以控制,直到咳至喉部痒感转为痛感,方才好些。(据我临床观察,女性居多,发病年龄多为20--60岁者,至于原因我也有分析,下面再说)一般为干咳,极少有痰,以喉部外面来说的话,痒点多在喉部正中(亮嗓穴处),或喉部两侧(水突穴处),或喉下部位置天突穴处(喉部正中,胸骨上窝处),以上位置以手按压即会发痒作咳。有些无明显诱因时时喉痒而咳;有些患者闻不得一点的异常气味(如烟味、油烟味、油漆味等)或粉尘,闻见即发;有些吸入一点凉气或进食、饮入稍凉、甚至夏季的常常温食物或水即发作;有些是食用了或甜、或酸、或辛辣味道而发作;还有些因紧张、焦虑、生气等情绪变化而诱发或加重......等等。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这是慢性咽喉炎导致的一种刺激性咳嗽,干祖望曾为之命名:“喉源性咳嗽”。关于喉源性咳嗽的定义,基本特征,发病原因,症状及诊断特点,治疗与调护预防等情况,我就从临床来分析总结一下这种“喉源性咳嗽”。
详述:
一、喉源性咳嗽的定义:喉源性咳嗽,我给出的定义:是慢性咽喉炎咽喉部黏膜组织的充血、水肿,使神经末梢感觉异常(敏感),稍有刺激即出现干痒并随之出现刺激性咳嗽,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症。在慢性咽喉炎患者当中,我感觉最最顽固的就是以咽喉部干痒,刺激性咳嗽为主要症状表现的一种病症。此病名非我所创,最早是由干祖望先生所创,目前没有太多的关于本病的专门论述。一般都是按慢性咽喉炎,上气道综合征,咳嗽变异性哮喘等来治疗。干老认为本病多因外感风邪(挟热或挟寒),客于肺经,导致肺气失宣;或外感误治,不从宣泄入手,一味求之于止遏,致伏邪不得外泄、因伏肺经;或相火偏旺,浮阳上凌清道,或瘀血阻滞,津不上承,致咽喉干燥作痒,均可致痒作咳。干老还认为近年来本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除了常用感冒冲剂、止咳糖浆甜腻之品恋邪使邪困遏之外,也常因现代生活节奏过快,长期处于高精神活动状态,情志活动失调,影响了机体阴阳、气血和脏腑生理的平衡造成气机郁结,郁久则从阳化热,致火热内生,上熏咽嗌,易致此病。
二、喉源性咳嗽基本特征:这些患者病程或短或长,短者数周,长者数年,但共同点都是多方求治而效果不显。很多患者都会述说咳得嗓子痛,胸胁痛,甚至因咳嗽而震的头颈痛。还有患者夜间较白天为重,躺下较站立为重(关于原因我分析除了部分患者胃食管反流因素外,还有个重要原因就是:当人体躺下时因为重力因素,咽喉部组织会向下沉坠,从而会增加喉部黏膜的刺激而使痒感加重,这点可在用手按压喉部而诱发痒咳得到印证),常有患者因此而严重影响睡眠休息。这些患者常常奔波于各个医院或科室,比如到呼吸科经相关检查后,按支气管炎或咳嗽变异性哮喘治愈了一部分;呼吸科治疗无效到消化内科,按胃食管反流所致上气道综合征治疗也治愈了一部分。但是,还有更大一部分经呼吸科和消化内科,检查无明显阳性结果及经治疗无效的,一般就会到耳鼻喉科就诊了(也不排除有些大夫将一些精神焦虑的患者推荐到精神科的)。
三、喉源性咳嗽的发病原因:这些喉部干痒咳嗽的患者很多是继发于急性咽喉炎,因未彻底治愈而致的慢性咽喉炎;也有部分是本来就有慢性咽喉炎,长久未愈又添加的新发症状;有些是因为生活或工作环境当中长期接触刺激性气体或粉尘而诱发。(我在前文里说的女性多于男性的的原因就是:我考虑1.和女性做饭时长期接触吸入的油烟刺激咽喉部黏膜有关;2.和女性容易出现情志不畅有关)有些是过敏因素即过敏性咽炎,而过敏性咽炎患者患者多半还有其它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等。(我在之前文章里面谈过慢性咽喉炎的发生与鼻、口齿、下呼吸道、消化道等均有关系,这里就不再细说了。总之,有时候和鼻部、下呼吸道及消化道疾患也常常掺杂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三、喉源性咳嗽症状及诊断:1.喉部作痒而咳,多呈干咳无痰(少数偶有极少量稀白痰),以喉部外面来说的话,痒点多在喉部正中(亮嗓穴处),或喉部两侧(水突穴处),或喉下部位置天突穴处(喉部正中,胸骨上窝处),以上位置以手按压即会发痒作咳。有些患者饮水后会有所缓解(甚至有患者对我说因为饮水不断,喝水喝的都想吐);有些无明显诱因时时喉痒而咳;有些患者稍闻闻及异常气味(如烟味、油烟味、油漆味等)或粉尘,即喉间作痒而咳;有些吸入一点凉气或饮食稍凉食物、水、水果等即发作;有些是食用了或甜、或酸、或辛辣味道而发作;还有些因紧张、焦虑、生气等情绪变化而诱发或加重......等等。2.肺部影像学检查无明显阳性特征;多数患者无反酸、烧心等胃食管反流症状;3.喉镜检查一般多呈慢性咽喉炎表现:咽腔黏膜充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舌根扁桃体肥大。部分咳嗽较频及较重者可见杓区水肿(未具体考证是因咳嗽震动杓区导致水肿,还是杓区水肿导致刺激性咳嗽,毫无疑问这两个情况是可以互相影响加重的,是一个恶性循环的关系)。
四、喉源性咳嗽的治疗及调护: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治疗重在审证求因,辨证论治。
1.病因治疗及预防调护:包括消除前文所说的多种致病及诱发因素,如口鼻防护,即避免吸入刺激性气体或粉尘;房间空调不要过凉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流通;外出佩戴口罩,忌辛辣、生冷、甜腻食物,戒除烟酒;减少或避免长时间用声等;
2.如果有鼻、口齿、下呼吸道、消化道等邻近组织器官或其它全身性相关疾病,需要积极综合治疗。
3.咽喉局部治疗,如雾化、红光、微波、射频、封闭等方法治疗。(慢性咽喉炎一般不建议使用抗生素治疗)
4.针灸治疗,取穴采用局部取穴与循经辩证选穴相结合,并根据具体证候采取补写手法。配合按摩(我一般采取药棒穴位按摩),中药膏局部及穴位贴敷等。
5.精准辩证,对症下药进行中药内服治疗。或疏肝益肾、或健脾和胃、或理气祛痰、或行血通络、或宣肺散邪、或益气、或养阴、或升阳。。。。。。等等视证候而定具体治法。(治疗效果与辩证精准与否密切相关)。
五、喉源性咳嗽常见证型:
1.外邪伏肺、滞留咽喉。舌淡苔薄白或黄,脉浮,或浮数、浮紧。治以:祛风散邪,宣肺止咳。
2.心肝火旺。舌边尖红,苔黄,脉弦细或弦数。治以:泻肝清心。
3.阴虚火旺。舌红,苔薄黄,脉细数。治以:滋阴降火。
4.气阴两虚。舌嫩红,苔白或稍黄,脉细数无力或沉细。治以:益气养阴。
5.脾胃虚弱或脾肺气虚。舌淡胖,或边有齿痕,苔厚(或薄)白,脉沉弱或濡。治以:健脾祛湿,和胃止咳;或补益脾肺,固表止咳。
6.气血瘀阻。舌紫黯,有瘀点或背瘀斑,脉细涩。治以:行气活血,化瘀通络。
六、附近期所治疗一例喉源性咳嗽医案与大家分享:
王x清,女,43岁。河南温县人。2020年7月7日初诊。
以咽喉干痒、咳嗽不止两年来就诊。初发时以闻及油漆味时间较久才感喉部发痒咳嗽,开始只是咳嗽几下即止,后咳嗽愈来愈频,持续时间亦愈来愈长,渐至稍闻及油漆味道或其它刺激性气味(如烟味、油烟味、甚至空气稍凉)即喉部干痒、咳嗽不止。(其在原来工厂做工时,工序有上油漆环节,故时常会闻及油漆味道)。后在当地多处诊疗,效果不佳,一年前于郑大一附院呼吸科,按咳嗽变异性哮喘,给予孟鲁司特钠片口服,布地奈德气雾剂吸入治疗,并每月来郑复查一氧化碳呼气测定情况,其述使用时咳嗽可止,但一中断药物即复作如前,迄今已一年余。无烧心、反酸、胃胀满等症状;亦未诉鼻塞、鼻痒、流涕等鼻部症状表现。
喉镜检查:咽腔黏膜充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舌根扁桃体肥大。提示:增生性咽炎。
喉外部触诊:喉部两侧于水突穴处及天突穴处按压,即感喉部发痒并随即引发咳嗽。
舌苔、脉象:舌稍红,苔薄白,脉寸脉浮略紧,关尺沉细并有涩象。
诊断为咳嗽病,辨为气阴两虚,风邪伏肺证(正虚邪恋)。
遂考虑予以针药结合治疗:咽喉部针刺廉泉上三针、水突、亮嗓、天突,廉泉上三针及天突行泻法强刺激重在通利咽喉,余穴平补平泻行出针感,均不留针,再取风池,曲池,合谷,血海,足三里,三阴交,太溪,风池泻法,曲池、血海平补平泻,余均补法,留针。每日一次,十次一疗程。另配合咽喉部药棒穴位按摩及中药膏穴位贴敷(取水突、天突、大椎、肺腧、脾腧)均配合针灸每日一次。
中药治以益气养阴,祛风清喉。药用:党参 黄精 白术 熟地 五味子 麦冬 杏仁 射干 川贝 防风 荆芥 法半夏 白僵蚕 蝉蜕 炙甘草 五剂,日一剂。
2020年7月11日。患者咳嗽咽喉干痒咳嗽明显减轻,作药棒穴位按摩时只感少许作痒,但痒时已不咳嗽。 寸脉无紧象,余舌脉同前。上方去黄精,射干,荆芥,法半夏。加黄芪,以重补肺脾之气,桑叶疏风散热,以防夏日辛热燥散太过。五剂,日一剂。
2020年7月16日。患者咽喉已无明显干痒不适感,但述在空调下或闻见刺激性气味时偶尔咳嗽时,会有少许稀白痰咯出,舌质较之前为红,寸脉稍有数象,舌苔较前厚黄。考虑伏饮欲出,气血欲行不得行郁而生热。中药调方如下:党参 黄芪 茯苓 泽泻 橘红 麦冬 五味子 杏仁 炒白芥子 蝉蜕 川贝 地龙 路路通 炙甘草 七剂,日一剂。其它治疗停止以作休息。
2020年7月25日。述咽喉通利,无干痒不适,较长时间闻及油漆味也只会偶尔轻咳几下(其专门试了试)。寸脉无浮象,关尺仍沉细而涩,苔稍厚,微黄。用药如下:党参 白术 茯苓 北沙参 陈皮 鱼腥草 杏仁 炒白芥子 蝉蜕 川贝 地龙 路路通 炙甘草 七剂,日一剂。嘱服用完后休息半月以作观察,如恢复良好,未有反复,不用再作复诊。并再三叮嘱远离能接触到油漆的环境。
六、结语:喉源性咳嗽,大多是慢性咽喉炎咽喉部黏膜组织的充血、水肿,使神经末梢感觉异常(敏感),稍有刺激即出现干痒并随之出现刺激性咳嗽,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症。在慢性咽喉炎患者当中,我感觉最最顽固的就是以咽喉部干痒,刺激性咳嗽为主要症状表现的一种病症。该类患者多继发于急性咽喉炎,或本就有慢性咽喉炎而生出的新症。也可因长期处于有刺激性气体或粉尘环境当中而诱发(如文中病例)。和鼻部、下呼吸道及消化道疾患也常常掺杂影响,形成恶性循环。所以临床当中需要明确病情,查找病因,调护预防与治疗并重。此类疾病西医治疗大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中医在辩证精确,治疗得当的情况下,往往可收良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