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岁儿童糖尿病(甜蜜的负担)
儿童糖尿病
说起糖尿病,很多人都还觉得只有中老年人才会“中招”。但实际上,年仅几岁的小孩患上糖尿病的情况也偶有发生。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些“小糖人”的出现?快来看看今天的科普文章,一起了解一下孩子们的“甜蜜负担”。
一、儿童为何也会得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在生活中相当常见。不夸张的说,在我们身边,每10个人中就有一名糖尿病患者。
而儿童糖尿病,通常是指患儿发病年龄小于15岁的情况。那么,糖尿病究竟因何会找上儿童?主要原因不外乎以下2点:
遗传因素:某些类型的糖尿病与基因突变有关,比如新生儿糖尿病(NDM)、青少年起病的成人糖尿病(MODY)、线粒体基因变异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等。此外,如果父母中有一方患有糖尿病,孩子罹患糖尿病的风险也会相应升高。
环境因素:某些病毒感染,如柯萨奇病毒、风疹病毒、腮腺炎病毒等,可以介导进行性自身免疫反应,导致胰岛细胞被破坏而引起糖尿病。此外,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善,如今孩子们的饮食条件也越来越好,部分孩子由于饮食不节制又缺乏运动,容易引起肥胖,而这样的“小胖墩”往往备受糖尿病“青睐”。
二、儿童糖尿病有哪些分型?
儿童糖尿病主要有三种类型:1型、2型和特殊类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
在儿童中最为典型,约占所有儿童糖尿病的90%。目前认为,1型糖尿病主要与自身免疫有关,也就是孩子的身体产生了某种抗体,如谷氨酸脱酸酶抗体(GAD抗体)、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β细胞膜抗体(ICS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胰岛素受体抗体(IRA)等,这些抗体会攻击TA自身的胰岛细胞,使得胰岛细胞遭受破坏,不再能分泌降低血糖的胰岛素,从而引起血糖过高。
2型糖尿病
相较于成人,儿童2型糖尿病较为少见,多有家族史,或为儿童长期体重增长过快引起肥胖症所致。患儿可伴发高血压、高血脂等代谢性疾病。
特殊类型糖尿病
近年来,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提高,也发现了越来越多由于染色体、基因等遗传学信息异常所导致的糖尿病,称为特殊类型糖尿病,在儿童中偶有发生。
特殊类型糖尿病
近年来,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提高,也发现了越来越多由于染色体、基因等遗传学信息异常所导致的糖尿病,称为特殊类型糖尿病,在儿童中偶有发生。
但不管是哪一种类型的糖尿病,其典型的临床表现都是“三多一少”。
“三多”:多饮、多食、多尿
“一少”:体重减少
此外,部分患儿还可有皮肤瘙痒、视物模糊等急性代谢紊乱表现。
特别要注意的是,1型糖尿病往往起病迅速,并可引起严重的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患儿可出现呼吸急促、精神萎靡、呕吐、腹痛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出现昏迷,危及生命。
当孩子出现这些临床表现时,家长就应警惕孩子是否可能存在血糖的异常,需及时带孩子到儿童内分泌专科就诊,进行血糖测定。
根据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诊断依据,符合下述4条中之一可诊断糖尿病:
糖尿病诊断依据
1 |
空腹血糖≥7.0mmol/L |
2 |
口服糖耐量负荷后2h血糖≥11.10mmol/L[用1.75g/kg(体重)无水葡萄糖溶于水作为糖负荷,葡萄糖最大量不超过75.0g] |
3 |
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HbA1c测定方法需美国糖化血红蛋白标准化计划认证,在儿童中单独以HbA1c诊断目前仍有争议,需慎重) |
4 |
随机血糖≥11.10mmol/L且伴糖尿病症状体征 |
三、儿童糖尿病,怎样科学干预?
糖尿病是危害全身的“慢性杀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侏儒、糖尿病心血管病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及肾病、糖尿病足这些并发症,相信您都有所耳闻。
为最大程度地降低上述并发症的发生率,孩子一旦出现“三多一少”,家长就应警惕是否出现了糖尿病,需要及时带孩子到儿童内分泌科就医,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那么,儿童糖尿病如何科学干预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儿童糖尿病治疗的5大基石。
1.药物治疗:对于确诊为1型糖尿病的“小糖人”,应当尽快开始胰岛素注射治疗。胰岛素治疗的目的是模拟正常的生理胰岛素分泌模式,由于此类“小糖人”体内胰岛素绝对缺乏,故这种胰岛素治疗通常是终身的,确定治疗剂量时应当综合考虑年龄、体重、糖尿病持续时间、营养、体育锻炼等众多因素。而对于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小糖人”,一般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选择口服二甲双胍等口服降糖药治疗。
2.饮食管理:饮食治疗对糖尿病患儿的血糖控制非常重要。应当根据孩子的病情、饮食习惯等因素定制个性化食谱,饮食要低盐、低脂、高纤维、高维生素,通过调整能量摄入、改善营养素结构以满足生长发育需要并使血糖控制达标。
3.运动:糖尿病的孩子也可以运动,而且更需要科学运动。科学运动不仅可以降低血糖及药物的用量,更能帮助消除多余的热量,降低血脂、血压,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强体质,促进生长发育。注意运动应在病情平稳状态下进行,运动强度及时间要适当,注意预防低血糖发生。
4.血糖监测:所有的“小糖人”均应根据自身治疗方案,灵活进行血糖监测,最好每天监测3~4次,任何突发身体不适、剧烈运动前后、饮食显著变化均应及时监测血糖。
5.健康教育:由于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糖和遵医嘱治疗,不少孩子可能配合度不佳,因此,对其进行糖尿病知识教育和心理教育也尤为重要。
写在最后
儿童糖尿病虽然较成人少见,但危害并不比成人型糖尿病少,“小糖人”们也同样背负着巨大的“甜蜜负担”。糖尿病早诊断、早治疗是关键,所以家长们一定要警惕,牢记“三多一少”,如有异常,及时带孩子到儿童内分泌专科就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