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圣女果小柿子有什么营养 小孩子们觉得最好玩又好吃的秋果

吃圣女果小柿子有什么营养 小孩子们觉得最好玩又好吃的秋果(1)

秋天马上就要过去了,我以为它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各种秋果都下来了,有点让人应接不暇;看着这些各色秋果,我总是想起小时候在老家摘柿子、暖柿子的事儿,作为延续时间最长、最顶饥、最可口的一种美味,柿子是我童年的味道,好像我只要一靠近它,它就会在我脑海中播放当年一起相伴、充满柿子趣味的童年时光!

骆淑景 | 文

柿子也能吃上三、四个月的时间

过了农历八月十五,柿子就可以摘下来做暖柿了。

烧一锅温水,温度不能超过40度,里面放些草木灰,把柿子泡进去,小火煨着,经过一天一夜,柿子就脱去了涩巴,变成甜柿子。放学回来,揭开锅盖,抓住一连吃上几个,那难咽的糁子饭玉谷面馍就可以不进嘴了。暖柿子水温不能太高,温度高了,柿子没有暖甜却成了“煮柿”,乌黑发青。

甚至在八月十五之前,我们就偷偷摸摸摘下许多青柿子,让母亲给泡酸柿子。泡酸柿子一般用尖尖柿,耐实能放时间长。母亲把柿子泡在一种口小肚大叫作“苀”的罐子里,过个十天半月柿子就变甜了。

我一天一天盼望着,等柿子甜了,就迫不及待地捞出来吃。捞柿子时要用一双干净筷子,然后再把罐子密封好,一直放到第二年春上。每次揭开罐子,那种又酸又甜的味道直蹿鼻子。泡柿子的水,则成了柿子醋。

吃圣女果小柿子有什么营养 小孩子们觉得最好玩又好吃的秋果(2)

春天天气燥热,午时回到家里,捞出一个酸柿子,又酸又甜,吃起来十分爽口。村里有怀孕的青年妇女,常羞羞答答地满村寻找酸柿子吃。

秋风渐紧,柿子逐渐红了。在柿子成熟的过程中,总有一些被虫子拱或者被鸟儿叨,这样的柿子就变软,成了“烘柿”,有些地方叫“蛋柿”,意谓虫蛋柿子。“半夜吃柿子,专拣软的捏”,就是这意思。

吃圣女果小柿子有什么营养 小孩子们觉得最好玩又好吃的秋果(3)

吃烘柿的过程,也很漫长,从头一年的八月十五开始一直可以吃到第二年春节过后。前后三、四个月的时间,一分一寸拉长我幸福的感觉。

小孩子们,最熟知村里的柿树

我熟知我们村每棵柿子树的方位、品种、采摘难易程度。比如我家崖头有两棵重苔柿子,每年最早出现烘柿。重苔柿子,做暖柿十分好吃,又甜又面;比如东岭上有两棵揣柿,一棵长在路边,一棵长在崖边。

吃圣女果小柿子有什么营养 小孩子们觉得最好玩又好吃的秋果(4)

路边这棵等不到霜刹,就被路人或上地的人摘吃光了,而崖边那棵又因长得太高够不着而让人眼气;比如三亩坡子有一棵蜜罐罐柿子,每年柿子红时,树上总是围满孩子;比如崖背后有一棵牛心柿子,长在悬崖边。

每次我只能用长长的竹竿架枝头上的烘柿。慢慢,款款,然后小心翼翼顺势拿到手心,就可以“米西米西”了,如果不走运,架在竹竿上的烘柿也常常掉下悬崖而令人可惜。

吃圣女果小柿子有什么营养 小孩子们觉得最好玩又好吃的秋果(5)

母亲常警告说:“可不敢去崖边噢,掉下去就毕了。”其实不用警告,小孩子也知道怕。比如盖上有一棵雁过红柿子。雁过红,雁过红,大雁飞过就红了。

雁过红很好看,秋风吹过,一树的红柿子迎风招展。但雁过红具有欺骗性。它望上去已经是血红血红的了,比真正的烘柿还红,可摘下来一看,还是绑绑硬,吃不得。

吃圣女果小柿子有什么营养 小孩子们觉得最好玩又好吃的秋果(6)

又比如二亩地边有一棵镜面柿子,每年都结得稠谷抓抓。趁割草的机会,瞅势人不见,摘上半箩筐拿回家,让母亲给做暖柿子吃。还有,竹园里长着一棵锅板柿子,很高很高,和竹子齐梢。

平时我们够不着,只有等生产队架柿子时,才能够吃上它的烘柿。还有,菜地边有一棵尖尖柿,还是小柿子娃时,人们就来这里拾落柿子。每天我起早去拾时,村里的留当她奶,已经来过了,她总是比别人起得早。

吃圣女果小柿子有什么营养 小孩子们觉得最好玩又好吃的秋果(7)

我们村的柿子,现在想来,大都是“象形柿”,比如牛心柿、尖尖柿、镜面柿、锅板柿、重苔柿,就是根据它们的长相而起的名,也有“会意柿”,比如“蜜罐罐”,长得圆圆的,象乒乓球一样大小。熟透以后,摘下来,用嘴一吸,象吸一口蜜。象征着“我们的生活比蜜甜”、“生在蜜糖罐里”,于是就叫蜜罐罐了。

当然也有根据吃法而定的“揣柿”、“烧柿”。揣柿和烧柿是一个品种,拿在手里,捏捏揣揣就可以吃了,或者架在火上烧烧就去掉了涩,所以既叫揣柿又叫烧柿。村里一代一代人这样叫下来,也没有人去研究它们的生物学名字。

吃圣女果小柿子有什么营养 小孩子们觉得最好玩又好吃的秋果(8)

牛心柿吃烘柿最甜,做柿饼也最好,尖尖柿除了泡酸柿子外,做柿饼也最好,捂时容易上脯。这些可以旋柿饼的柿子,都是大柿子。而那些镜面柿子、重苔柿子,还有蜜罐罐都是小柿子。

“柿骷髅”,你一定吃过吧!

除了吃烘柿、暖柿外,也可以切柿瓣子晒。我们这里人把柿饼叫“柿骷髅”,可能是指它晒干以后的形状吧。

旋柿骷髅,用一种飞快的刀片,把柿皮旋下来,然后把柿骷髅用榆树梢子串起来挂在房檐下或树上晒,把柿皮子搭在竹竿上晒干。等柿骷髅晒干后,再取下来窝在罐里或者什么足气的容器里,上面铺上晒干的柿皮子。

吃圣女果小柿子有什么营养 小孩子们觉得最好玩又好吃的秋果(9)

经过一段时间的捂,柿骷髅上就长满了一层雪白的白脯,柿皮上也长满了白脯,就成了成熟的可吃的柿骷髅了。没有晒好的柿骷髅叫黄混子柿骷髅。吃了黄混子柿骷髅,很容易闹肚子疼。那时吃的东西缺乏,大人总是把好的柿骷髅藏一些,到过年过节时拿出来待客。

最早的柿子树属于生产队,生产队总是忙。等到把玉米、豆子收到家,开始摘柿子时,柿子都被偷得差不多了。生产队把柿子架下来后分到一家一户,趁着夜色各家各户都开始旋柿骷髅了。大人技术高,所旋柿骷髅整张柿皮不断,挂起来整齐而好看。而小孩子就不行,净削些短把镢,弄一筛子。

吃圣女果小柿子有什么营养 小孩子们觉得最好玩又好吃的秋果(10)

每当这时,母亲就让我去割些榆树梢子,回来串柿骷髅。串柿骷髅用的榆树梢必须是线榆,线榆柔韧皮条,就是长在崖边没有长成的小榆树。柿饼一串串地挂在房檐下或大树下,麻雀、麻野雀等各种鸟儿都来叨吃,小孩子也不得闲,要不停地“欧什,欧什”地吆。柿骷髅顶饥好吃,就着核桃仁,又香又甜。

吃圣女果小柿子有什么营养 小孩子们觉得最好玩又好吃的秋果(11)

柿皮子也一点不糟蹋。把黄豆、玉谷豆炒熟,然后和柿皮子一块磨成面,这叫炒面,类似于解放军行军打仗时带的干粮。炒面用开水一冲,就可以吃了,也是香甜可口。前两年县城东门外还有老太太卖炒面,我还买过,自然是没有记忆中那么好吃了。

旋柿饼剩下的烂柿子,也不能糟蹋。把烂柿子切成柿瓣子,晒干,和柿饼一起捂,也非常好吃的。还有人把烂柿子扔在罐子里酝酿,最后淋出来的是另一种柿子醋。

吃圣女果小柿子有什么营养 小孩子们觉得最好玩又好吃的秋果(12)

蜜罐罐等小柿主要以吃烘柿为主,蜜罐罐最能放长。柿子丰收的年份,家家都搭柿子棚。在门前树上或屋顶上搭架,铺上秸杆,把柿子铺一层一层,再盖一层秸杆。经过一冬的雪捂风冻,等到来年春天,柿子彻底熟透了。

吃圣女果小柿子有什么营养 小孩子们觉得最好玩又好吃的秋果(13)

天气好的时,中午燥热燥热,这时到柿棚拾些烘柿,拿到暖阳下晒晒,或者用滚水一烫,皮一剥,一口一个,一口一个,很带劲。

每种柿子,都以霜杀为界。霜杀以后,就去除了涩巴,很容易变软,好吃了。

能当粮食吃的柿子

八、九岁时候,我不会上树。看到哥哥上到蜜罐罐树上,吸溜一个,吸溜一个,摘吃的十分带劲,我十分眼馋。我在下面央求,“给我一个,给我一个嘛。”哥哥在树上吃饱吃足之后,才说:“好,我给你扔一个,你可接住噢。”我满怀期待扬脸接柿子,谁知哥哥恶作剧,给我扔下一个吸干又吹圆的空空瓢。

吃圣女果小柿子有什么营养 小孩子们觉得最好玩又好吃的秋果(14)

“啊,你骗我,我回去给咱妈说啊。”哥哥一听,才赶快给我扔下来一个真的蜜罐罐烘柿。后来我学会上树了,一到秋天,就拿上竹竿,东跑西蹿到处找烘柿。这棵树上来那棵树下去,经常噌的少皮没毛也在所不惜。发现一个烘柿,高兴之极,一定想办法把它圪捞下来,吃到嘴里才安生。

我们小孩子把软柿子称为烘柿,半软半硬的称为绵软子,鸟儿吃过的叫老鸹叨。我家住村子南头,南头和我同令的女伴只有春红一人。我每次去架柿子,总得叫上她。但她不会上树,我就上树摘,让她在下面接。

吃圣女果小柿子有什么营养 小孩子们觉得最好玩又好吃的秋果(15)

好容易够着一个烘柿了,我对她说,“接住噢,接住噢。”我撂得很准,但她双手扎撒着,一边“哎哎哎”着,一边眼看着柿子掉下坡去摔个稀巴烂。而到分胜利成果时,她不说我上树出力大,应该多分些或者分好点,她要一分为二,公公平平。

你一个烘柿,我一个烘柿,你一个绵软子,我一个绵软子,你一个老鸹叨,我一个老鸹叨。否则她会嘴噘着,下次不跟你一块来。

吃圣女果小柿子有什么营养 小孩子们觉得最好玩又好吃的秋果(16)

在那“糠菜半年粮”的年代,柿子好吃,顶饥,甚至救命。秋天的时候,我一顿吃两个柿子,就不用吃饭了。有一次都快睡觉呀,我偷偷从崖畔上取下两个牛心烘柿,一气吃下,竟然没有一点不舒服。母亲说,“你的肚子就象个火炉子,啥都能消化。”

有一次哥哥上山拾柴禾,回来走到火石坡时,忽然腿发软,心发慌,他不知道自己怎么啦,就躺在大石头上休息。

吃圣女果小柿子有什么营养 小孩子们觉得最好玩又好吃的秋果(17)

这时从城里卖柿饼回来的陈老头,走到他跟着,说,“你咋了?只怕是饿了吧?我去城里卖柿骷髅,还剩一把柿皮子,你把它吃了吧。”哥哥吃了老陈头留下的柿皮子,忽然身上有了劲,腿也不软了心也不慌了,担上柴禾一气跑回家。

(图片来自于网络)

作者简介:

骆淑景,女,六十年代生人,现居三门峡市卢氏县;喜爱文史,笔耕不辍,著有多部长、短篇作品。

豫记版权作品,转载请微信80276821,或者微博私信“豫记”,投稿请发邮件至yujimedia@163.com

豫记,全球河南人的精神食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