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制作传统美食(元宵节里的非遗传承)

来源:人民网-福建频道正月十五吃元宵,是我国由来已久的习俗,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元宵节制作传统美食?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元宵节制作传统美食(元宵节里的非遗传承)

元宵节制作传统美食

来源:人民网-福建频道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我国由来已久的习俗。

好吃,有嚼劲,一碗6粒……在福建福州的坊巷老铺内,藏有这样一味元宵,老福州们一吃就是100多年。

它是福建省级非遗——耳聋伯元宵。这一碗元宵,包裹的不仅是一份美味,还有闽都文化的源远流长。

据耳聋伯元宵第三代传承人林英德介绍,这门手艺创始人是他的祖父林炳祥,生于清光绪年间。林炳祥曾挑着担子在福州台江苍霞一带的码头和街巷卖了30余载元宵。但是,直到林炳祥之子林桂芳接手这一行当,“耳聋伯”的名声才逐渐远播。

“父亲因年纪尚轻时就耳背,所以尽管店名叫‘桂芳元宵店’,但熟客都喊他‘耳聋伯’。”林英德回忆,其父林桂芳时常跟随闽剧戏班子“行走江湖”,在高朋满座的戏院中,上头唱着闽剧,下边卖着元宵,也就是福州话说的“卖戏坪下生意”。久而久之,“耳聋伯元宵店”的生意便红火起来。

百年来,福州沧桑变幻,但耳聋伯元宵的味道却早已扎根在老福州的心中。

据了解,林英德曾一度将店名注册为“英德元宵店”,但人们还是习惯称它为“耳聋伯元宵店”;到了2011年,第四代传承人林威正式接管“耳聋伯”,传统的磨浆和手工制作技艺经过摸索,采用了机械电磨并辅以物理降温,保证在口感不变的情况下,制作效率的全面提升。

这碗耳聋伯元宵究竟藏有什么奥秘,让老福州念念不忘?正月十四,在苍霞新城的“耳聋伯”老铺内,林英德边揉皮“炫技”边介绍,元宵皮由“湿米荠”制成,它以七分糯米、三分粳米混合后水浸一下,直至变成米浆,储于米袋中,压干成为“生荠”;其后,将部分“生荠”在开水中煮熟成“熟荠”。这样,生熟“荠”混和研揉,才能达到不干不软,又不粘手的效果。

“不仅皮要好,肉也要好,我们用的是新鲜的猪后腿肉。”正说着,林英德便将“荠”搓成小团,用右手的拇指与食指,旋转捏出小袋形,再将小筷夹上肉馅填入袋中,最后袋口对压再一折,这形似小木鱼的元宵丸就包成了。

“耳聋伯元宵的酱香味道,给人一种香而不腻、回味无穷的感觉”“我觉得皮很Q弹,口感嫩滑不粘齿,肉馅紧实,汤汁也很晶莹剔透”……元宵节前夕,“耳聋伯”老铺门前早已排起了长龙,来来往往的行人都等着端上一碗热乎乎的元宵。

每逢元宵佳节,老福州总爱找“耳聋伯”买些元宵丸。这小小的元宵,承载的情谊早已超过了“吃”,里面更藏着福州人对团圆的祈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