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骗父母考上大学(上大学后才知道)

与其说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不如说高考可以改变人生。每位高中生都有一个名校梦,他们需要在高中阶段卧薪尝胆,只有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才有机会实现自己的名校梦。

如今是个重视学历的时代,学生想为自己赢得更高的人生起点,需要认真对待高考,此外也不能忽略报考的重要性。在很多人心中,高考是“三分考,七分报”,此话看似有些夸张,实则在强调报考的重要性。

为什么要骗父母考上大学(上大学后才知道)(1)

虽说读大学是学生个人的事,但事关重大,他们在决定前,往往会征求父母的意见。每年在报考期间,总有部分考试,因意见不合,与父母发生争执,比较常见的则是在省内读书还是省外读书的问题。

为什么要骗父母考上大学(上大学后才知道)(2)

上大学后才知道,当初报考时,父母为啥坚持让报省内学校

高考是一次改变命运的考试,报考环节更是关键节点,此时很多学生的想法与父母并不统一。站在学生的角度,在基础教育阶段,一直受到家长的监督,他们将读大学,视为“走出去的”好时机,也是锻炼自身能力的好机遇,于是他们想报考省外大学,这样会让自己更加独立。

为什么要骗父母考上大学(上大学后才知道)(3)

不过站在家长的立场上,他们的人生经验比较丰富,考虑的问题也比较长远,现实中很多大学生在哪里读书,基本就在哪里就业,如若学生留在外省,以后家庭幸福感会逐渐降低,此外在省内读书,父母还可以帮他们做一些利索能力的事情,因此,更希望学生在省内读书。

为什么要骗父母考上大学(上大学后才知道)(4)

来自山东的小郭同学,在报考阶段,就遇到此类问题,自己一心想去上海读书,而父母却认为,自己高考成绩平平,上海那样的城市,并不缺少人才,将来会面临更为激烈的就业竞争,即便小郭百般不愿,最后是胳膊拗不过大腿,最终还是选择省内的一所本科院校。

新生开学还没多久,小郭就深深感受了在省内读大学的好处,寝室内有一位室友,来自南方城市,初来北方读书,气候以及饮食上一直不太适应,而小郭基本没有此类烦恼。

为什么要骗父母考上大学(上大学后才知道)(5)

对于外省的学生而言,基本寒暑假才会回家,而小郭每个周末都可以回家,吃妈妈做的菜,临走前,还要大包小包带到学校继续吃。每当寒暑假到来前,其他同学早早开始抢票,有的学生距离较远,买不到卧铺就只能坐10几个小时的硬座,甚至还有学生买站票回家。

小郭从来不会因为买票回家而感到烦恼,由于离家比较近,车次非常多,而且还很便宜,有时候当天临时购买都有很多余票,再不济搭顺风车也能回家。

为什么要骗父母考上大学(上大学后才知道)(6)

更大的优势在毕业后显现,幸好当初听了父母的话

在大学期间,小郭同学的幸福指数非常高,基本没有烦心事,一直专注于学习,并从多方面提升综合素养,因为小郭的父母早就帮他制定了职业规划,希望他毕业后参加公务员考试。

如今很多大学生都将铁饭碗作为职业首选,很多学生在大二、大三阶段开始备考,甚至有学生临时起意,在大四期间才开始着手准备,而小郭从大一就确定了求职方向,一直在为公考做准备。

为什么要骗父母考上大学(上大学后才知道)(7)

公务员考试备受欢迎,尤其是国考,竞争更为激烈,部分热门岗位,常常是千人竞争一岗,为了增加上岸率,小郭索性参加省考,选择离家更近的公务员岗位

由于他准备充分,再加上优异的期末考试成绩,以及高超的专业技能,顺利通过省考,大学一毕业,就走上了众人羡慕的铁饭碗岗位。

为什么要骗父母考上大学(上大学后才知道)(8)

而身边的很多同学,毕业多时,依然在求职路上飘忽不定,此时的小郭,不仅工作轻松、稳定,还有不错的福利待遇,每到周末还能回家看望父母,生活与工作都非常满意,他也为当初的选择感到庆幸,也对父母的睿智表示钦佩。

为什么要骗父母考上大学(上大学后才知道)(9)

省内大学与省外大学没有好坏之分,大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报考即可

学生在省内大学读书,优势不言而喻,不过在省外读书,也有不可忽略的好处,尤其在大城市,学生不仅可以领略不同的风土人情,还能更好的锻炼个人能力,在大学期间,学生可能会遇到很多问题,每次都要靠自己,过程可能比较辛苦,但每次解决的过程,都让自己得到了成长。

此外大城市的就业机会比较多,发展平台比较广,只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工作能力,以及抗压能力,未来发展不可估量。

为什么要骗父母考上大学(上大学后才知道)(10)

不管学生报考省内大学,还是省外大学,在大学期间都要努力,当然如今的很多毕业生,在省外完成学业后,依然选择回省内工作,因此不少过来人建议,如若学生不是211、985级别的院校,尽快有限考虑省内高校。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速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