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鸭共育生态种养实施方案(一田双收新稻路)

“嘎嘎嘎嘎……”在位于海安市高新区胡集街道的林广圣家庭农场水稻种植基地,一阵阵鸭叫声不绝于耳,稻田鸭正穿梭其中,吃虫、施肥……成为了稻田里特殊的“管家”。

稻鸭共育生态种养实施方案(一田双收新稻路)(1)

“我们农场采用的是‘南梗水稻 鸭子’的高效种养模式,整个生产过程中不用农药、化肥,每亩‘聘用’15至20只鸭子担任‘管家’,为水稻除虫、除草、施肥,亩产绿色优质大米600公斤,每亩可新增综合经济效益1200元以上。”林广圣家庭农场农场主林波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般种植每亩地效益仅有几百元,“稻鸭共生”稻田却能实现平均每亩地效益2000元。

“稻鸭共生”是一项种养复合、生态型的综合农业技术,两者互惠互利,既能生产出优质的有机稻米,还能提供绿色生态鸭,在节省人工除草除虫费用的同时,还能提升土地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稻鸭共育生态种养实施方案(一田双收新稻路)(2)

近年来,林广圣家庭农场把稻田综合种养作为促进增产增效、节本增效、提质增效的一个重要渠道,大力推广“稻鸭共生”生态农业模式,通过“一水多用、一地多收”,有效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改善土壤肥力结构,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在节约生产成本的同时更走出了一条一田双收的新“稻”路。

“有机绿色种植的稻鸭米,它的市场销售价格大概8至10元每斤,效益是非常明显的。我打算以后能增加更多的面积,种植稻鸭共生模式的大米,把我们绿色种植的产业能做得更大更强。”林广圣家庭农场农场主林波说。

通讯员 杨余燕

校对 李海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