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的母亲杨氏出身高贵(武则天之母杨氏金枝玉叶)

武则天一生波澜壮阔,她的母亲又是何许人也?让我们穿越历史的迷雾,看看女皇的母亲年轻时经历过什么,她又是如何培养武则天的?

长与乱世的金枝玉叶

杨夫人出生时,家族鼎盛。杨家跟着隋文帝一统天下,后来她父亲杨达过宰相,伯父杨雄是隋朝的四贵之一。杨氏作为宗师女,地位仅次于公主。她从小喜欢读史书,忠诚良将英勇无敌,谋臣雄主共谱辉煌。十几岁的女娃捧着史书,看的茶饭不思,父亲见了都大为惊叹,赞她是“隆家之女”。

可个人再有能耐,也抵挡不住时代的洪流。自从新皇杨广继位,父亲和伯父的脸色一天比一天难看,他们公务无比繁忙,比老皇帝在时忙上十倍都不止。国家改了律法,修了运河,名头越来越响,一派欣欣向荣。

武则天的母亲杨氏出身高贵(武则天之母杨氏金枝玉叶)(1)

孕育了一代女皇的杨氏,有什么样的故事呢?

豆蔻年华过得惊心动魄。订的亲事,因父亲病着推迟了半年。想不到四个月后,那家人犯事被诛。杨氏不敢想若是当初嫁过去,自己是不是要跟着一起入狱陪葬。父亲有些后怕,重说了一家。那家儿子在军中任职,已经跟随隋炀帝出征。

如果时局不变,她会嫁给那位将军,作为当家主母,养育一帮儿孙,主理家族事务,几十年后就是贾母的顶配版。可隋朝短命,一切成为泡影。纷乱的政局搅乱了她的人生,战火纷飞中,许多事情都耽误了,许多人都不再了。

父亲临死前,拖家族中一位堂弟帮忙张罗女儿婚事,可不久那人也死于非命。杨氏的婚事就拖了下来,京都大乱,她躲进寺庙。一切平息后,已是大唐的天下。杨氏的贵族身份还在,这点比其他亡国贵族好些,因为隋唐皇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身份归身份,曾经庇护她的人不在了,空有一个贵族小姐的名头也无多大用处。她仍旧住在寺庙里,宫里每月给她宗室女的月例。

超级剩女的晚春

一来二去她年龄大了,心性也消磨殆尽。朝代更迭,多少人头落地,一个女子的青春耽误了,只是一件再小不过的事。既然命运如此,她便一心向佛,打定主意不入红尘。可人算不如天算,唐高祖李渊为了笼络功臣,把缩在角落里的宗师大龄女杨氏搜罗出来,给她做媒,想把她许给当朝新贵武士彟。问她愿不愿意?

武士彟早年贩木头起家,资助唐王李渊,功劳入不了凌烟阁,可的确是开国功臣,原配刚刚病死,留下两个儿子。武士彟是功臣新贵,小门户上赶着巴结,可真豪门压根瞧不上。这样的人怎配得上金枝玉叶?

杨氏初闻的消息,心中恼怒。可思量再三,还是答应了。

她终究已经四十四岁了,再金枝玉叶也是昨日黄花。除非不嫁,最好的出路就是给人做继室。武士彟门第差点,可皇帝做媒,意味着没有风险。作为隋朝宗师到了唐朝本就身份尴尬,有新皇背书,她的日子想来也差不了。总归比寺庙里青灯古佛了此残生好些。

44岁的杨氏嫁了,这桩联姻是天恩浩荡,借着杨氏的贵族头衔犒赏功臣,这样的婚姻起点,能相敬如宾便最好,杨氏不敢奢望其他。却不想武士彟有心,让她尊贵又体面。家里的一切事情以她的意见为主,朝廷的事情也常问她的意思。

一开始杨氏只理家事不论国事。日子长了,杨氏发现丈夫不是敷衍,而是真的困惑。武士彟靠着打仗立的军功,朝政上的事完全两眼一抹黑。她一一分析利弊,尽解他的疑惑,不让丈夫有压抑之感,最后的主意还是丈夫拿。

大臣们有的亲太子,有的亲二皇子,武士彟听妻子的,只忠于皇帝,不和太子、皇子接触。上朝时少说多听,本来他就一介武夫出身,粗笨豪爽,也没人拿他当回事。

武则天的母亲杨氏出身高贵(武则天之母杨氏金枝玉叶)(2)

母亲青年时一心向佛,四五十岁才得人间烟火,比起一半的母亲,杨氏更有耐心,更为包容。

老来得女,亲自启蒙

让杨夫人喜上眉梢的是,她怀孕了。大女儿、二女儿三女儿相继出生。尤其是二女儿生的龙睛凤颈,人人都说她有福。武士彟老来得女,更是宠得天上地下。他把一颗心都放在妻子儿女身上,上朝应卯就回来。朝廷上的暗流汹涌他不去看也不去想。

从小在泥土里摸爬滚打长大,发财入伍当官,如今高官得做、骏马得骑,他已经很满足了。有人讥笑他是功臣里混得最差的,太子没赏赐过他东西,连他门朝东朝西都不知道。

武士彟也不放在心上,只关心妻子有没有不开心,女儿是不是又闯祸啦。尤其是二女儿,两三岁的女娃娃怎么那么大胆,嚷嚷着要跟他去骑马。跟她说大些再去还不依,揪着他的胡子不放。大儿子看到呵斥妹妹住手,竟然反被父亲训斥了一顿。

长安的日子安逸的像养老,武士彟以为后半生就这么在富贵温柔乡里过了。不曾想他被外放去做官。唐朝的京官人人想做,外官却避之不及。可武士彟欣然上任,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地。远离了朝廷的高压空气,他甚至觉得女儿都长的快了。

为什么功臣会被外放?因为有的功臣已经被杀。不是良弓藏,而是玄武门。皇帝换了,他武士彟是太上皇的人。新皇忌惮也是理所当然,且不说一朝天子一朝臣,毕竟太上皇仍在宫里,太上皇的人离得越远越好。

外放做官武士彟是欢喜的,外地不如长安城繁华,可天高云阔,可以带二女儿骑马驰骋不是?夫人常说:“一个女儿家,被他纵得越来越霸气,将来怎么嫁的出去?”

“将来我二妞妞可不嫁一般人,何须夫人费心。”

看到丈夫如此疼爱女儿,杨夫人想起自己小时候,也曾这般在父亲面前肆意生长。女子能畅快生活没几年,长大嫁了人就得夹着尾巴做人。自己这一生耽误了一些青春,但命运到底待自己不薄,丈夫体贴,女儿出色,生不出儿子又怎样?她是当家主母,女儿们的依靠,丈夫的主心骨。

杨夫人加紧了对女儿们的教导,不许她们拿针线(因为自己不会教不了),仍叫她们读书。一些来往的夫人们来知道了,大为惊讶。都说她是想培养女博士。大女儿偷懒不喜读,只敷衍母亲,三女儿体弱常缺席,倒是二女儿聪慧过人,不说过目不忘,倒也是一心求教。背完了书,还常常拉着她刨根问底。

最初她还担心二女儿贪玩不肯好好学,可她真是学进去了,竟然说《诗经》不好,期期艾艾哭哭啼啼,《三国志》最妙,曹操文武兼备,若是诸葛亮投奔曹操,他们一定早早统一天下,这都哪跟哪啊。

杨氏五十多了,这辈子似乎也就这样过了。她挺知足的。此时她还不知道,后面又几场巨大的危机接二连三地到来,足以摧毁她的安逸生活。

(图片来自网络)

啰嗦几句:女皇不是凭空掉下来的,希望你喜欢这个故事,它会再生长下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