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饰演康熙皇帝(同样饰演康熙皇帝)
“我要向天再借五百年......”铿锵豪迈的歌声一出,便俘获了无数观众的心,一时间被传遍大江南北,这正是《康熙王朝》这部剧的主题曲。
与这首歌一样,该剧也火得一踏糊涂,创下同时段最高收视率,豆瓣评分至今还有9.2分。如此好看的古装剧,观众记得的还是两年前的《雍正王朝》,当年播出时也是万人空巷。
巧的是,这两部剧都用浓墨重彩的笔调刻画了康熙大帝,扮演者分别是陈道明和焦晃。
对于这两位表演艺术家所扮演的康熙,观众们各有所爱,各种评论莫衷一是。有人说,陈道明是在演康熙,焦晃站那就是康熙;也有人说,陈道明演出了康熙的外在霸气,而焦晃则演出了康熙的内在威严......。
究竟谁的演技更胜一筹?这就要走近演员本身和剧本设定的角色来看一看了。
生于知识分子家庭的陈道明,打小性格温和,长相俊美;是父母8个孩子中最小的那个,深得家人宠爱。他从小就喜欢书法和绘画,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应该会在这方面大有建树。
(左为陈道明)
富有戏剧性的是,他本来要去考的是天津人艺舞美班,可主考官看着这个帅气灵动的考生,强烈建议他去考演员班,当时才16岁的孩子就懵懵懂懂地改了初心,成为天津人艺的一名小演员。
小小年纪的陈道明践行干一行爱一行的真理,潜心苦学,仔细琢磨,认真对待每一个小角色,深得当时的院长方沉的喜爱,而这也是他与妻子缘分开始的地方。
妻子是方沉的外甥女,她来舅舅家走亲戚时,与陈道明一见钟情,两个优秀的灵魂相互吸引,很快就订下终身,并于1985年结为恩爱夫妻。
期间,陈道明为了提高演艺水平,并能够与女友走得更近,他进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进修班研习表演理论,结业后成为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的一名演员。
陈道明一开始的演艺之路并不是很顺,在成名之前,他曾有过一段长达7年的跑龙套经历。
今天演匪兵,明天演特务,后天又演八路军……。
他就这样每日穿梭于各大片场,演着一个个甚至没有一句台词的角色,在别人的冷眼与呵斥下成长。
尽管如此,他也没有轻视自己,更没有灰心丧气,反而认为这都是来之不易的历练,是揣摩角色的机会。
后来,他在一次采访中笑着说起这段往事:
“那个时候并没有觉得自己多可怜啊之类的,就是正常演戏嘛,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过程。好好磨练,功夫到了,自然有出头的一天。”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心态,经过长时间的厚积薄发,才有后来非凡的成就,成为一代影帝。
1988年,陈道明凭借主演《末代皇帝》里的溥仪,荣获第七届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男演员奖和第九届全国电视“飞天奖”优秀男主角奖。
他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凭借各类角色获奖无数,荣誉等身,包括2001年《康熙大帝》里饰演的康熙一角。
再来看看焦晃。
说到焦晃,更多人认识他是因为他在话剧里塑造的经典角色,他是舞台上的“莎剧王子”,果戈里笔下顽劣的“钦差大臣”......就在前段时间,第17届中国戏剧节上,年过八旬的焦晃获得了“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戏剧家”称号。
其实焦老的人生经历并不像履历上这样风光,甚至可以说是十分坎坷。
焦晃1936年出生于北京,与比他小二十岁左右的陈道明一样,他的父亲也是燕京大学的高材生,而母亲是当地很有名气的女老师,是一个标准的书香世家。在这样的知识分子家庭氛围熏陶下,焦晃有着明显儒雅的气质。
他8岁那年,因为战乱,随家人逃到重庆,生平第一次看了陈白尘的戏剧《禁止小便》,幼小的他竟然对这种形式的艺术产生了兴趣,不得不说,他的血液里也许就流淌着戏剧的因子,是与生俱来的天赋。
战乱后期,他们一家又逃到上海落脚,并安顿于此。由于对戏剧的痴迷,他尽力说服传统的父母,于18岁那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上海戏剧学院。
在这里,他有幸成为有着“中国艺术家的俄罗斯妈妈”之称的列普科夫斯卡娅的一名学生,接收到一套完整的戏剧理念,给他之后的戏剧表演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焦晃在大四的时候被知名导演谢晋选中,主演了《大风浪里的小故事》,这让他在戏剧圈中开始有了一点点小名气。他没有因此沾沾自喜,而是更加刻苦地钻研他所热爱的戏剧。
与那个年代所有表演艺术家们一样,焦老也没有幸免于那十年的创伤。风华正茂的岁月里本应大展宏图,但他却过着没有戏可演、不能安生的日子,身心受到极大的摧残,几欲抽身而去。
期间,他的第一任妻子和第二任妻子都离他而去,更为揪心的是,他又于此时患上血癌,精神与身体的双重折磨,几乎要了他的命。
还好在妈妈悉心照料和劝慰下,他的身体和精神慢慢得到恢复,他终于看到生命缝隙里透出的一点光亮。
直到1978年,他与潘虹主演了电影《沙漠骆驼》,才使他重归大众视野。
而他一直放不下的还是戏剧表演,也从未放弃寻找登台的机会。终于,在他48岁那年,他重新登上了戏剧舞台,并凭借话剧《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获得了“莎剧王子”之称。
他的事业也越来越顺,戏剧与影视剧齐头并进,塑造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角色,荣誉也纷至沓来,而其中他在《雍正王朝》一剧中饰演的康熙一角,让他成了皇帝专业户。
与此同时,他也遇到了第三任妻子陈晓黎,并有了一个女儿,他的人生算是获得了圆满。
要说陈道明与焦晃有什么人生交集的地方,其实还是要归于《康熙王朝》这部剧。
《康熙王朝》开拍前夕,制片人刘大印与投资方发生了剧烈的争执,甚至到了要对簿公堂的地步。
“这个角色非焦晃不可,不然就得按合同赔偿”
“赔就赔!焦晃不适合剧本中康熙帝的设定”
结果,不但200万投资款被撤,还判赔500万。这可是二十年前的500万呀!况且当时的焦晃可谓如日中天,他在火遍全国的《雍正王朝》中饰演的康熙帝得到观众们高度评价。刘大印是脑子坏了吗?现成的热度不去蹭,片子未拍就损失几百万。
刘大印当然不傻,他坚持这么做自有他的原因。
《康熙王朝》与《雍正王朝》都是根据著名作家二月河的作品进行改编,原著中对于康熙帝的刻画,两部小说里有很多重合的部分,而之前播出的《雍正王朝》里,康熙帝的精华内容都已经得到充分表达。
问题来了,如果按照原著来拍,那必然如复制品一样,没有新意。因此,刘大印与编剧及导演们经过充分讨论后,决定对原著进行大幅改编,只用其大概框架,内容上侧重于康熙的中年时期。
而当时的焦晃已经六十四岁,让他演一个四十岁左右的皇帝,在外在形象上会有很大的出入,难以展现壮年时期康熙帝英姿飒爽的风采。
这就是刘大印坚持换角的根本原因。
接下来就是寻找合适的演员了。他们根据剧中的人物设定,先找的是唐国强和张国立,可惜他们俩没有档期。
而后他们又看上当时风头正劲的姜文,他的年龄与外形与康熙帝的设定太吻合了!可人家并没有接下抛去的橄榄枝,这个小傲娇不想接古装剧,更大的原因是前面有焦晃对康熙帝难以超越的演绎。
寻来寻去,陈道明进入他们的视野。一开始导演陈家林是持怀疑态度的,陈道明给人的总是一副书卷气十足的形象,他能把康熙不可一世的霸气演出来吗?
千思万想不如一试。陈道明接到邀请后也怕毁了经典,没有马上答应。但看完剧本后,他的态度来了个180度大转弯,爽快接下这部戏。
刘大印的坚持和陈道明的毅然加入最终成就了这部剧,与焦晃参演的《雍正王朝》一样成为一部大热剧。刘大印赚得盆满钵满,陈道明的事业也因此跨上了一个新台阶。
时间如白驹过隙,一晃距离两部剧的播出已有20年之久,可对康熙帝的扮演者,焦晃与陈道明的演技孰优孰劣的讨论,从来就没停止过。
从两部剧的观众喜爱度来看,两者是不分伯仲的。
它们在豆瓣上的评分很接近。《雍正王朝》9.3分,有7.7万多人参与评分;《康熙王朝》是9.2分,有14.7万人参与评分。获得如此高分,充分证明了两部剧的成功。
再从角色设定来看,他们的演绎也各有千秋。
《雍正王朝》里的康熙帝部分主要演绎的是“九子夺嫡”,此时的康熙已经60多岁,是垂暮之年的老龙,而焦晃也正是这个年龄,在外形上与康熙十分贴合。
焦晃丰富的舞台经验和跌宕起伏的人生阅历,让他把老年时期的康熙演绎得入木三分。
老年康熙一方面是一个深不可测、驭臣有方,却又惩贪不力、老态龙钟的帝王,另一方面是一个舐犊情深、不忘旧情的老父亲,焦晃用内敛沉稳的演技,把这两种设定不露痕迹地呈现在观众面前。正如观众们评价的那样:“他站在那就是康熙帝。”
曾有不少观众称:观看《雍正王朝》的时候,二十集后就想弃剧。原因竟是之后剧集里就看不到焦晃演的康熙了。还有观众把《雍正王朝》的前二十集称为《有康熙的日子》,后二十几集称为《没有康熙的日子》。
当然这只是笑谈,但也充分说明了焦晃演绎的康熙是多么深入人心。
而《康熙王朝》展现的是康熙帝的一生图卷,密集描述康熙如何英锐伟断,擒鳌拜、平三藩、剿平葛尔丹等丰功伟绩,在气势上突出“霸气”二字。
他年轻时的意气风发,成年时的雄才大略,老年时的老辣深沉,需要对不同时期的康熙给出不同的表演节奏。
陈道明为了演好康熙这个角色,可以说是下足了功夫。在长达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天天往返故宫,一次又一次地穿梭于皇宫之中,拿着剧本在那练习神态。他痴迷的状态惹得游客们纷纷侧目,还以为他脑子有点问题。
陈道明用心揣摩角色不同时期的神态举止,他用步履匆匆、说话急躁来表达年轻时的莽撞;用对臣子的铁面无私、刚直不阿和果断显示成年时的沉稳;用遇到大事时面不改色、不疾不徐来展现老年时的深思熟虑。
最后从台词功底上来看,他们各具特色,给观众带来视听盛宴。
焦晃在话剧舞台上的长期磨砺,使他的台词功底极其深厚。我们知道,话剧演员的台词要求远远高于电影和电视剧,因为他们直接面对的就是台下的观众,丝毫不能出错。
老年康熙作为一个戎马一生的皇帝,锐气渐无,他的坚毅里已带着一丝柔软,虚弱中又有着一点倔强。
焦晃把这些复杂的性格特征,反应在时而断断续续、唏唏嘘嘘,时而又高声断喝、怒斥申责中,给了观众很强的代入感。
说到台词功底,柴叔不禁想到《康熙王朝》拍摄过程中陈道明与编剧打的一个赌。
据说,康熙怒斥群臣的那场戏,有长达七分钟的台词,不仅要一气呵成地说完,还要完成所有走位。陈道明表示他可以一次完成,编剧不相信,因为这段戏的难度太大了。陈道明与编剧打赌,谁输了就请全剧组的人喝可乐,那时的可乐还是稀奇物呢。
导演一喊开拍,陈道明一秒入戏,只见他慷慨陈词,痛心疾首,七分钟的戏一次通过,不管是节奏还是感情,都拿捏得十分精准。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呆了,令大家没想到的是,陈道明的台词功底竟然如此强悍。
结语:
一百个观众心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
焦晃老师和陈道明老师都是杰出的表演艺术家,他们的演技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被无数的观众所喜爱。而作品与演员之间也是相互成就的,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必然是演员们倾情演绎的结果。
柴叔认为唯有技艺精湛高超才配称为艺术家,在康熙皇帝这一角色上,焦晃老师和陈道明老师当之无愧。
-END-
【文 | 麦西 】
【编辑 | 语非年 】
关注@柴叔带你看电影,更多精彩不迷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