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井的生活日记(王府井大街点滴回忆)

癸卯正月十五,来到王府大街大明眼镜店取配的眼镜,没成想10点开门,没撤就在旁边的大纱帽胡同转转。说是胡同,其实拆的就剩几个小院了!在王府井商圈里显得那么不协调。

我小时候喜欢逛的北京有两大商圈,一个是王府井,另一个就是前门大街!王府井大街是解放后扩大建成的,显得时尚前卫。这里有新盖的百货大楼,有古老的东安市场。还有从上海迁京的一些名店,例如蓝天、红叶服装店(主要是做衣服);美白、四联美发厅;普兰德洗衣店;在当时都是高档消费。每个店都有自己的特色。记得当年红叶服装店主要是做男装,他有一项特出服务就是可以改授衔的军装。1955年军队授衔后校官以上都发了礼服,颜色类似湖蓝色。军官们基本穿了一次就压箱底了。后来红叶服装店开展了改军装的业务。他们先把衣服染成藏蓝色,然后改成中山装。老父亲的礼服就是在那改的。记得当时的老师傅说幸好有帽子,如果没帽子改起来就困难!老父亲的衣服改了后一直没有穿过,去世时就是穿着这身衣服走的。这套衣服只穿过两次。

当然还有四联美发厅,他是由四家上海美发店迁京的,所以名字叫四联,当时在东安市场北门对面。我小时候曾随着老父亲在这洗过头。当时很小,辫子挺长,美发店的阿姨一看到我就和父亲说给小姑娘洗洗头吧,父亲就答应了,后来知道洗头花了5元钱,这在当时非常贵了!这次结缘就是几十年的不离不弃,时至今日依然在四联剪发,但他已和美白理发店合而为一,地址也迁到王府井南口美白的旧址了!

王府大街的工艺美术商店也是我当年的最爱。现在盖成高楼,当年是平房,在王府井南口。店里有许多精美的艺术品,而我最新欢的是剪纸,各式各样,大小不等。有单张的也有成套的,都非常好看。每次到那个柜台都流连忘返,不忍离去!艺术品价格还是比较贵的,所以并不能随心所欲购买,只能挑几张便宜的买回家,夹在书里慢慢欣赏!还有掐丝编得各种动物和花!后来在十里河旧货市场看到一个铜丝编的小孔雀,似乎触动我的记忆,好像在哪见过,可怎么也想不起来。后来我觉得是否就是在工艺美术商店里看到过,它的美丽永久的留在潜意识里面了!

王府井大街最古老的市场是东安市场。大概1966年前他里面就像现在的小商品市场,一家一户卖什么的都有,从南到北长长的一条。我喜欢在每家店铺之间穿梭。后来改建成了现代的东安市场,也就是卖百货的商场了。改建后商场里面明亮宽敞,一家一户改成了柜台,不同得柜台卖不同得商品!从南边西门进入就是小院子,四周都是饭馆,有西餐也有中餐。再往北就进入东安市场里面了。迎头的柜台是卖布的,那个时候买布需要布票,高级毛料记得不要。那时候大多数人家都是买布自己做衣服,所以买布的柜台放在最显眼的地方!走到北门出来,东边是东来顺,西边是五芳斋饭馆。东来顺一楼的小吃,最有名的就是奶油炸糕,经常排队等候。对面得五芳斋的菜也很好吃,但没记得那道菜好吃!

从东安市场北门出来,再往北走就是八面槽了!那里有一家店叫“全素斋”,里面的食品都是用豆制品做的,味道却似肉味!因为老妈不吃肉所以经常光顾这家店。他们家做的笋豆,炸素丸子,素羊肉,素肠,面筋,都非常好吃。最好吃也是最贵的是素火腿,是由多张油皮裹起来再用绳子捆绑勒出棱来,看着像火腿,吃在嘴里香甜有嚼劲!企业改革停业多年。后来又在原址的对面开业了,但味道和品种却差了许多,时至今日市场已不见踪影了!在物质贫乏的时候那他真是可以媲美山珍海味。

王府井大街有做多美好的记忆,有机会再和大家聊聊。

时代变迁,许多东西都保留在过来人的记忆中了!唏嘘!

几张没有拆迁的照片,有老北京原生态面貌以飨读者吧!

王府井的生活日记(王府井大街点滴回忆)(1)

王府井的生活日记(王府井大街点滴回忆)(2)

王府井的生活日记(王府井大街点滴回忆)(3)

王府井的生活日记(王府井大街点滴回忆)(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