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从曾几三衢道中说起)


如何理解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从曾几三衢道中说起)(1)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宋代诗人曾几,任浙江提刑时游历三衢山,写过一首很有名的小诗——

《三衢道中》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说实话,这首耳熟能详的绝句原来真的没有注意过作者是谁,没想到网上一搜索,他不但是江西名家还是大诗人陆游的老师。

他前期对江西诗派用功很深,所以像恪守江西诗派正体的其他诗人一样,诗歌不免生硬艰涩,没有摆脱"法度"之囿。然而在金兵南渡以后,他的诗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是集中在受吕本中"活泼"诗法影响以后,他不仅成为"活法说"的积极支持者和传播者,更为重要的是成为了"活泼"诗歌的一个成功的实践者。诗风趋于轻快活泼,朴实自然,读读这首诗,可领略其风格之一斑。


首句点明季候天气,一方面强调今年黄梅季节天气的特殊,另一面则以天气的晴好为下文写旅途风物作铺垫;次句点明地点。泛舟而上,舍舟登陆,一个"却"字就把诗人由水转陆时的新鲜喜悦细微隐约的表现出来了;最后一句突出"绝句贵简"只是一笔带过而已,然而与"来时路"的联想相对比,则为本来平常的景物平添了诗趣。因此它看似平淡无奇,读来却耐人寻味。这是曾几清新恬淡活泼诗风的具体体现。


如何理解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从曾几三衢道中说起)(2)

以下为熊东遨先生解读:

“梅子黄时日日晴”,起首七字,平淡中见奇巧。这句诗的点睛处,在两个叠用的“日”字上。熟悉南方气候的人都清楚,阴雨连绵,是黄梅季节的特点。一日放晴尚属不易,“日日晴”就更为难得了。诗人巧妙地暗示了这层意思,他胸中那股勃勃游兴,便“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了。

“小溪泛尽却山行”,是诗人游兴的具体实践。船儿划到了水源头,还要继续爬山,其兴致之高,已无须再说。在表明兴致之外,这句诗还间接地透露出了三衢道中有山有水,山水宜人的壮丽风光。风光是游兴的诱发因素,在这里,二者结合得天衣无缝。

第三句笔锋一转,通过“绿阴不减”这一景物特征,与“梅子黄时”相印证,进一步明确告诉读者:此时乃春末夏初之际是也;其次,借一“来”字,说明眼前所见,是归途中的风光。这—交代,不仅呼应了“日日晴”,而且也为推出最后一句作了铺垫。

“添得黄鹂四五声”这个结尾,异军突起,最为精彩。它不仅勾勒了一幅“鸟鸣山更幽”的动人图画,还向人们透露了大自然的一派生机。过去有人在欣赏这句诗时,不是觉得归途中黄鹂添声不可索解,便是牵强附会,说什么“黄鹂也解人意,故多鸣以迓归客。”这实在是强作解人。其实,诗人设置的那个“添”字,已经为解答这一疑难提供了线索。只要我们联系全诗的时令、气候、绿阴以及往返的时间差等条件认真想一想,就一定会恍然大悟:啊,原来是又一窝小黄鹂出世了!


如何理解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从曾几三衢道中说起)(3)

关于结句“添得”的论证

以上解读最后结句多有疑义,我专门去网上搜索黄鹂的生活习性,发现解答说:一般画眉早上叫的最多,百灵和黄鹂在天黑前叫的多。所以想来结句“添得”句是何来历了:

作者之前是早晨溯溪而上之后登山,第三句“来时路”点出作者是在下山时候,听到了黄鹂的叫声,所以时间应该是到傍晚了。同时绿阴句这里还用了倒装手法,即“来时路绿阴不减”,既有诗味又合格律,这句还为结句出彩做了铺垫。这下山的路不但依旧绿树成荫,青翠可爱,居然还听到了几声黄鹂婉转的鸣声。

那么就可以推断,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不可能很快孵出一窝小黄鹂,即便出生了也不可能就能叫的声音很大。所以可以下结论说熊先生的推断有误。当然不管哪种解读都不能影响这首诗本身的生机和活力。

有晴空、有山水、有绿树、有鸟鸣,更重要的一点,这里面有作者的自我体现,作者将一次平平常常的行程,写得错落有致,平中见奇,不仅写出了初夏的宜人风光,而且诗人的愉悦情状也栩栩如生,让人领略到生活的意趣。

此诗还有个特点,就是通过对比融入感情。诗中将往年阴雨连绵的黄梅天与眼下的晴朗对比;将来时的绿树及山林的幽静与眼前的绿树与黄莺叫声对比,于是产生了起伏,引出了新意。全诗又全用景语,浑然天成,描绘了浙西山区初夏的秀丽景色;虽然没有铺写自己的感情,却在景物的描绘中锲入了自己愉快欢悦的心情。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人笔端涌现出的那一派蓬勃生机,无凝会激发人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曾几虽然是江西诗派的一员,但这首绝句写得清新流畅,没有江西诗派生吞活剥、拗折诘屈的弊病,充分体现了“活泼”诗法。他的学生陆游就专学这种,蔚成大家。


如何理解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从曾几三衢道中说起)(4)

从曾几对江西诗派的继承与发展说当今诗坛现状

曾几的创作是非常丰富的。从诗歌题材上说有爱国诗,有悯农诗,有写景状物的山野情趣诗,还有交游、评述诗。形式上以七律和绝句为主。风格清新,活泼,恬淡。皆流露出一种不急不躁、优游不迫的情态,没有高蹈扬厉的风格,没有壮怀激烈的言辞。一切都是淡淡清新的。


曾几对吕本中"活法"的完善和发展及身体力行,对江西诗派的发展有一定的意义。他破除了前期许多江西诗人死死揣摩黄、陈等人,在法度、外在形式上追求与黄、陈形似的作法,为后期江西诗派诗人的风格上的创新变化提供了理论上的启迪和实践上的探究。曾几的"活法"的含义是很丰富的,不但是理论上的参、悟、圆。更在用典、写景抒情、结构机轴等许多方面都有活用。曾几对南宋中兴时期诗歌的影响十分巨大,开了轻快流畅自然平易一支的先河。正因为如此,吕本中、曾几"活法"说透露了南北宋之际诗风演变的某种契机。曾几正是以其对江西诗派的继承与发展,入乎其中,出乎其外,以其丰厚的诗歌刨作实绩开创了一代诗风,影响了一代诗人,也因此奠定了其在宋代诗歌史上的重要地位。


从曾几后期诗风看,不是一味拟古或者晦涩难懂才是好诗,充分说明有继承才会有发展有创新,走出自己的路子,形成自己的风格。当前一大批没有入门的诗词爱好者张口闭口为自己不懂诗词找借口谈创新,请来看看古人是如何做的。人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我们不如在有限的人生中耐下心来,认真做好我们真正有兴趣的事。


诗人简介:

曾几(1085--1166),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南宋诗人。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其诗的特点讲究用字炼句,作诗不用奇字、僻韵,风格活泼流动,咏物重神似。另外,其诗风格清淡,词意明白,语言流爽轻快,形象也较为生动,内容多写个人日常生活,亦有抒写爱国抗金之作。著有《茶山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