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厨房第二季第二期嘉宾(野生厨房完美收官)

12期,91天,17000公里,27个食材获取地,60多种食材,22位嘉宾,13位“一日向导”,11亿 播放量,18亿 话题阅读量,1700万 话题讨论量(截止到发稿日),由芒果TV联合原子娱乐出品的《野生厨房》迎来完美收官,在节目收获满满好评的同时,网友们也非常不舍“野生家族”,大家留言说:“感谢这个充满爱、充满人情味的节目,感谢节目组的邀请,希望第二季快来,原班人马”。

野生厨房第二季第二期嘉宾(野生厨房完美收官)(1)

野生厨房第二季第二期嘉宾(野生厨房完美收官)(2)

野生厨房第二季第二期嘉宾(野生厨房完美收官)(3)

野生厨房第二季第二期嘉宾(野生厨房完美收官)(4)

野生厨房第二季第二期嘉宾(野生厨房完美收官)(5)

经过三个月的相处,野生家族的情谊也越来越深厚,面对分离,嘉宾们十分不舍。汪涵、欧弟、林彦俊“歃蛙为盟”;欧弟还深情表白汪涵:“我这辈子最爱的大哥就是你”;姜妍不舍三兄弟,泪流满面。

圆梦“阿尔卑斯山里屯”林彦俊献厨艺首秀

《野生厨房》的最后一期,节目制作组特意给野生家族一个福利,搭建了一座雪中厨房,还特别收集前11期的食材,给野生家族带来超多回忆。制作组还贴心的将小房子命名为“阿尔卑斯山里屯”,圆梦林彦俊曾在节目里说想在阿尔卑斯山、三里屯做饭的愿望。

“烧水盖盖子”的林彦俊,在野生厨房的历练下,放飞了许多:手抓鸡、刷铁锅、掰玉米、摘椰子、割稻子、采野花、采蘑菇、挖蚯蚓、劈柴火、拔鹅毛、手抓虫、吃蜘蛛、唱破音、生吃虫、生吃玉米、揉茶叶、骑三蹦子、拉网捕鱼、洗葱捣蒜、盘腿上炕……同时也成长了许多:懂得烧火技巧,独立承担起“生火”重任;熟练擀面包饺子,成为妍妈最得力的“下手”;克服不吃奇怪的肉的心理,勇敢突破自己吃竹虫喝雪蛤汤。

林彦俊在最后一期自动申请做一道红烧狮子头。首次体验做菜的他由于无经验错误频出,不仅剁肉馅时肉馅一直剁不碎,食材、调料都需要遵从菜谱的配比。而当需要油炸时,林彦俊则又直接将油从盆中倒入平底锅,又从平底锅倒入盆中,被一旁的汪涵调侃:“你这是在炼油吗?”经过波折的狮子头终于炸好,不过林彦俊在运输途中却又将狮子头不慎掉落地上,他立马捡起嘴里还念叨:“看不到”。可这一幕却刚好被后面的汪涵尽收眼里,并“吐槽”到:“像捡煤球一样从地上捡起,这一个标记一下,我不吃。”

“歃蛙为盟”野生家族挥泪告别

面对相处了这么久的野生家族,姜妍在采访中不舍分离落泪,表示离开后会很想念野生三兄弟。而大哥汪涵带着欧弟、林彦俊以汤代酒结兄弟之情,欧弟也说到,我们“歃蛙为盟”。同时,欧弟还深情表白汪涵:“我这辈子最爱的大哥就是你”,情到深处,欧弟流下不舍眼泪,悲伤的氛围也将一旁的林更新感染到。

“吃的不是饭,是感情”,网友这样总结野生家族一次次的相遇,嘉宾们在一期期节目中积累的感情,都是真实看得见的:小橘缺席的那一期,节目中贴心的将橘子和鸡蛋放在车后座上,欧弟吃到好吃的包烧,也是为小橘感到遗憾:“这么好吃的一餐,小橘快来啊!”

欧弟觉得来到《野生厨房》最大的收获,就是获得许多心灵上的满足感,因为很快乐,真的很快乐,真的找到了无忧无虑的,无限的快乐,跟想要逗乐身边的人的原动力。

“我们真的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如果有第二季的话,希望给我们尽全力的机会”,汪涵这样总结《野生厨房》第一季,也对第二季充满了期待。

不舍离别姜妍:有你们才有野生厨房

姜妍在节目收官之际,接受了媒体采访,她分享了加盟野生厨房后的变化,也很不舍与每位嘉宾的“美味”情谊。

“厨娘不重要,我觉得是这个家族的一员就挺好”,在谈到初加盟节目时,姜妍这样说道。“上这个节目最大的收获,是遇到了野生家族的这几个人,涵哥,欧弟哥,小橘,李诞,还有一些飞行嘉宾,我在自己的手帐本里都会记,分开的时候也都会写,就还很期待下一期快一点再见到这群可爱的人,因为和他们一起相处的短短一两天都是非常快乐的!”

“其实《野生厨房》,是我们的‘野生厨房’:涵哥比较‘野’,他是我们《野生厨房》里最野的,所有的杀宰处理全是靠涵哥,他的口头禅是‘哪有土’;生,应该是小橘,他是最年轻最有活力的,他是代表生;我代表‘厨’,主要是负责做饭,给他们烧菜;那‘房’呢,是欧弟哥,因为厨房最重要的是生火,他是我们的灶神,也是我们很贴心的暖男大哥。”妍妈这样解读“野生厨房”的意义,作为厨艺担当,她也非常满意节目嘉宾的神仙配置。

表白节目组!《野生厨房》收获满满好评

“希望涵哥的rap不要停,妍妈的剁菜声不要停,欧弟哥的梗不要停,林小橘的可爱不要停,“哪有土”不要停!”在众多好评中,网友们不仅花式表扬《野生厨房》的好看,嘉宾们的爱与默契,还有对节目组满满的赞许和认可。

某网友说:“真的非常喜欢《野生厨房》这个节目,对我而言,它的存在并不仅仅只是一个节目而已,更是一种‘羁绊’,一种享受,一种温暖!相较于其他的综艺节目而言,它没有为了收视率而胡乱剪辑,让我看到了这档节目的人情味!真的很感谢!野生厨房已经是亲生厨房啦!谢谢节目组!”

温情满满!《野生厨房》幕后团队收官手记

《野生厨房》的幕后团队原子娱乐,也在节目收官之际,带来了团队成员们的心声:

文案统筹:

很多情绪和内容单靠镜头和语言是表现不出来的,必须用精炼和“走心“的文字把它提炼出来。这的确是一个容易让人产生向往感的节目。当看到第一期武隆那种绝美的自然空镜出来的时候,内心突然涌出一股浓浓的向往之情,写下了节目的第一条空镜文案:

在城市追梦的孩子,你多久没有亲近过自然了?

我很幸运我的青春和你有所重合,我青春的“尾巴”正好碰上了你青春的“韶华”。所以很多文案应该算是我们对青春共同的表达。节目的第十期“基诺茶山”有一个片段对我触动很深,当时火箭少女和野生家族站在山坡上大声呼喊自己内心渴望时有瞬间击中泪点的感觉:

人生的长度总体相似,成长的“考验”却是人生厚度里最重要的基石

不放弃,不迷失,让成长成为青春中最勇敢的事……

最后再次谢谢大家对《野生厨房》的支持,第二季再见!

编剧组:

今天是《野生厨房》最后一期正片出片的日子,经过一个通宵的奋战,终于我们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杀青”。曾经无数次地想象这一刻的到来,可是当这一天真正到来的时候,反而让人觉得不真切。走出熟悉又陌生的机,过往的记忆就像电影一般,一幕幕在脑海中回闪……就这样,我们真的要和观众说再见了。

节目之初,如何让这个“和世界不熟”的懵懂少年融入到哥哥们的世界里,是我们遇到的最大难题。但当和小橘有了一次深度沟通后,发现担心完全没有必要,我们需要的只是时间。他对于节目的思考和建议、对于节目组的信任、对于周围“不熟悉一切”的细致观察、对于前辈们的“暖心照顾”,对于自己想要有更好表现的积极态度,都让我们觉得,这就是他最真实的模样,也是他的魅力所在。只要我们把这个生活中的“他”展现出来,这份“真实”就是最动人的。

所有的美好都能彼此感知,所有的暖心也都可以慢慢触达。这个干净真诚的“神奇少年”在前辈们的指导和陪伴下,慢慢放开自己,越来越有担当、有勇气的去面对各种挑战。从“什么都不吃”到“不能只让女生吃”、直接把竹虫送进嘴里;从烧水不盖盖子到生火成功毕业、野外生存技能满分;从厨房小白到跟涵哥学做海鲜烧烤、跟妍妈学着用刀,再到独自完成红烧狮子头……正是这种“普通人”柴米油盐、简简单单的生活故事才能吸引到更多人吧。

那天看到一句观众留言,“这个冬天很冷,但《野生厨房》很暖”,真的很感动。从野生家族到节目组再到观众,我们就是在传递这份“暖”。不断成长的小橘、真实不掩饰的诞哥、带给大家欢乐的欧弟哥、厨艺精湛的妍妈和放飞自我的涵哥,都是我们节目不可多得的宝藏。我们努力让每一位嘉宾在节目中的诉求得到满足,让每一个来到野生厨房的人感到快乐。野生电台给小橘打歌、为小橘安排“阿尔卑斯山里屯”、帮欧弟哥想对联“房中有爹又有娘”……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让节目更好看。

最后的最后,要谢谢你,每一位《野生厨房》的观众。在这里代表《野生厨房》编剧组谢谢你们的支持与包容。是你们为欧弟与小橘的组合起了“欧润橘”这个好听的名字,是你们在每期节目播出后的鼓励与建议让节目变得更好,是你们的喜爱让我们更加坚定。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所有的用心都能感知,谢谢你们!

导演组:

从节目模式研发伊始,我们一步一步地探索着“野生”这个全新的领域,希望通过这个节目探寻人与自然最原始的关系。然而,要完成我们的设想,首先最基本的,就是要寻找符合要求的拍摄场地,虽说中国96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着数不尽的美味食材,但是,由于拍摄时间段的相对固定(9月中旬——12月中旬),就导致可选择的特色食材呈数量级地减少。

而除了食材,为了体现原始极致的美,节目组还要在经过筛选的食材原产地找到符合要求的拍摄场地,同时还要考虑到摄制组在拍摄过程中进行转场的客观因素,更不要说在研发过程中,因为节目方案的多次调整,对之前初步确定的场地推翻重来。

从最东边的抚远,到西边的西双版纳,再到最南边的万宁;从热带雨林,到茫茫雪原;从三十八度的高,到零下三十度的严寒,除了内蒙、新疆、青海等省市,节目组走遍了中国绝大多数省份。幸运的是,我们最终把最精彩的的12期节目内容呈现给了观众,而这,对于幕后的工作人员来说,是最好的结果。

《野生厨房》第一季结束了,感谢一直以来关注和支持《野生厨房》的观众们,感谢你们对这档新生的原创节目的包容与理解,不管遇到多少困难,有了你们的支持,我们也会一直坚持下去。相信在不久之后,《野生厨房》第二季又会与大家见面,到时候让我们再一次撒欢、撒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