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评价科举制度好坏(科举制度到底好在哪)
周代的“世卿世禄”
周代时有“乡举里选”的方式,即由“乡老”(族长)等选拔本土的人才,经由地方直达中央。在周代以前,只有统治集团内部人才会接受教育,故而国家机构的组成人员,实际是统治阶级世袭的,在周代形成了“世卿世禄”的制度。在完善的制度下,对人才的选拔举荐不会超出宗法家族的范围。到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世卿世禄”制度被严重破坏,一些非贵族阶级的下层人士,通过举荐、考核被选拔的情况才逐渐增多。逐渐的由举荐考核的官僚制度便产生了。
汉朝出现了“察举制”
到了汉朝,提拔民间人才采用的是察举制与征辟制。汉高祖刘邦下令大臣举荐贤才,汉武帝时,令各郡国举孝子、廉吏各一人,后来两科合并被称为“孝廉”。“秀才”也是察举的重要科目,孝廉重德行,秀才重才能。汉代各科察举需通过考试,汉代察举考试与后代科举考试的区别在于:察举以举荐为主,考试为辅,考试基本不会落选,而举荐权掌握在各级官僚权贵手中。一般人士需先被地方官征为州郡吏员,才有可能被察举为秀才、孝廉。但是,一般没有门路的布衣平民,几乎没有被察举的可能性。
魏晋使用“九品中正制”
魏晋时期,魏文帝时创立九品中正,由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人才,分九品录用。九品中正制度可被视为察举制度的改良,将各级官员改为特定官员。魏晋时代,士族势力强大,能直接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导致后来的人才由出身门第决定,于是造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
隋炀帝在位期间的一项创举便是“科举制”,影响了中国一千余年的历史隋唐初创,“科举制”不断完善
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魏晋以来注重出身门第的九品中正制逐渐落后时代,隋文帝废九品中正,开始分科考试。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历经1300余年的科举制形成。
唐朝贞观年间,科举制度逐渐创立完善,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又创立了武举和殿试。开元年间,考试多由高管主持,到武则天时,由皇上亲自考试。科举制经过几代皇帝,逐步建立形成。
在科举制度创立初期,难度非常之高。唐朝时以明经、进士两科为例,明经科以儒家经典为主,较进士科难度较小,但也限制了为官的上限。而进士科涵盖诗词曲赋,时务策,主要针对国家现实问题。在唐朝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一说,可见进士科的难度之大。
宋朝的“科举制”相当完备,基本实现了设立这项制度的初衷
科举制度发展至宋朝,科举制度得到逐步的发展,有常科、制科和武举。
宋朝科举采取弥封法、誊录法,姓名、年龄、籍贯、性别等信息均被密封,后期又发展到各级考试采用誊录法,由专人誊抄考生试卷内容,使考生信息更加无法辨认,弥封法、誊录法均是为了减少考官考生间的作弊行为。
宋朝科举录取人数也远超唐朝,仅宋太宗在位22年,录取进士便超过唐朝三百年。唐朝时三年一次开考,录取几十人,宋太宗时期则为数百人不等。同时为了安抚民心,经常性开恩科,导致宋太宗时期几乎年年开考。
明清的“科举制”,有点倒行逆施,人才只会“八股文”了
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时代科举制度的鼎盛时期,名目繁多,体系庞大。明清科举有童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五级。其中童试由地方县、府主持,孩童自进学开始,便可参加童试,考中便成为童生。
院试在府、州的”学院“举行,又分为“岁试”、“科试”两级,岁试每年举行,是童生参加的入学考试,录取后即为“生员”,通称“秀才”。科试则是对秀才进行考试,成绩优者方可参加,成绩劣者要受处罚甚至取消生员资格,科试也称为录科,只要考取了生员,即表明脱离平民阶层,称为“士”。
乡试也称大比,三年一次,所谓的秋闱。乡试考取称为“举人”,各地录取名额由中央规定下达,按人口多少分别为数十名到一百数十名不等,全国录取总额为一千人至一千二三百人。考取了举人便具备了做官的资格。乡试之榜时称乙榜,乡试则称乙科,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
乡试结束后的次年,在京师礼部举行会试,又称春闱、礼闱。会试的内容与乡试一样,每科会试录取进士约二三百人,会试之榜称为甲榜,会试则称甲科。会试正榜外还有副榜,录入副榜的举人不算进士,但可授予学校教官或低级官职,也可进入国子监为监生。
会试结束后举行殿试,殿试内容为时务策,参加殿试基本不会落选,录取分三等,状元、榜眼、探花等前三名列为一甲,为进士及第;第二甲若干人,为进士出身;第三甲若干名,为同进士出身。一甲的三名进士一般授予翰林院编修等职,其余进士还需要馆选或朝考,结合殿试名次,分别授予官职。
自明朝开始,科举命题均从四书五经选取。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以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为准。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文章即八股文: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考试内容固定,形式固定,明清科举也成了中国考试史上文字技巧的巅峰。
对于中国封建时代而言,“科举制”对于社会进步和稳定具有重要作用“科举制”的最大作用就是极大地缓和了阶级矛盾
打破了隋唐以前的世族门阀垄断仕途,扩大了人才选拔范围,特别是让广大中下阶层有了进入统治阶级的机会。
有了“科举制”以后,选拔人才的范围基本涵盖了所有人,除了罪犯子弟和娼妓子弟,均可通过参加科举做官,正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其次,“科举制”的一个主要作用就是提高了官吏阶级整体的文化素质
在科举创立以前,无论是“察举制”,还是“九品中正制”,纯粹就是靠人推荐,哪怕目不识丁也能够做官,这种现象是很可怕的。
我们都知道“书圣”王羲之,又被称作“王右军”,这明显是一个武将官职,就是因为他出生于士族大家,所以一出生就能做官,一个名垂千古的文人成了武将,可见当时人才选拔的落后。
“科举制” 的另一个巨大作用,就是提升了普通人对知识的渴望。
文字一开始出现,是只有极少数人才能够使用的工具,直到“科举制”的出现,让学习文化知识成为了改变自己的重要手段。
“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正是这样的氛围下,让普通人渴望获取知识,从而改变命运,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到翻身,但确实增加了普通人的知识水平。
每一项制度都有其局限性,“科举制”也不例外“科举制”的第一个弊端,就是标准不统一
我们都知道科举考试不同于现在的自然科学,他更多的是考验你对古籍的掌握程度,以及文章的水平,这就会导致科举考试没有统一的标准,纯粹就是考官的个人喜好。
在历史上,多少名人大家,都不能得到一个功名,可见科举考试的残忍。清朝的“扬州八怪”郑板桥,书画双绝,仍然中不了进士,只因为他不会写那样的文章而已。
“科举制”的另一个弊端,就是限制了人的思想
尤其是明清时期,文章只写“八股文”,典籍只有“四书五经”,这些参加科举的人,就只会写一些卖弄文字技巧的文章了,对真正实用的东西反而一窍不通。
这也就解释了,为何明清时期贪污腐败严重,这些中举的人中有部分人,从一开始就是抱着能够通过科举,一跃成为人上人,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如何为官,如何造福一方,会的就只剩下阿谀奉承了。
“科举制”对于中国封建社会有着巨大推动作用,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创造之一,比西方国家领先很长时间。它让中华民族成为最崇尚知识的民族,也是中国封建社会能够屹立不倒两千余年的原因之一。,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