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如何提前做好母乳喂养的准备(为顺利吃到第一口母乳)

#清风计划#

今年的8月1日~7日是第28个世界母乳喂养周。由于工作原因,我几乎每天都能看到这样的案例:

孕期如何提前做好母乳喂养的准备(为顺利吃到第一口母乳)(1)

画面一

“呜呜呜……啊啊啊……”刚刚产后48小时,90后妈妈哭的比在产房时还惨烈,我悄悄地到护士站打听:“宝妈怎么啦?”

“产妇分娩后没给孩子吸,现在乳房涨的像石头一样硬,乳头乳晕也很硬,孩子吸不动不说,妈妈乳头也痛的要命!”

画面二

妈妈坐在床边正搂着宝宝喂奶,额头上的汗不停地往下流,孩子半推半搡着妈妈哇哇哭!原来妈妈的乳头有点短,跟硅胶奶嘴比起来含接比较不容易,孩子试探着含接吸吮,使不上力,又松开哭……

画面三

产妇躺着床上,龇牙咧嘴地喂奶,孩子松口时,乳头上血迹斑斑。

以上画面是我在查房过程中,最常碰到过的画面,经常重演......

其实这些痛苦对于产后激素水平还不太稳定的妈妈来说,真的是雪上加霜。分娩之痛还没有退去,新的麻烦又增添上来,情绪上很难把控,除了痛就剩下哭了。

孕期如何提前做好母乳喂养的准备(为顺利吃到第一口母乳)(2)

其实这些问题,我们在孕期稍稍做些准备,完全能够避免。

一、 乳头护好,姿势做对,乳头不破也不痛

1、 孕期清洁乳头,增加韧性

孕中后期准妈妈在洗澡时会发现乳头上常有结痂(少量初乳溢出)。最好清洁一番,但是动作一定要轻,轻搓乳头和乳晕,以洗去皮脂腺分泌物,并避免刺激乳头发生宫缩,亦或足月即37周后进行,洗完后可外涂橄榄油或乳头霜,增加乳头韧性。

2、 平乳头或凹陷的评估及早干预,避免乳头混淆

乳头凹陷分真性和假性,如果牵拉刺激后乳头不能纠正,称为真性。能够突出于乳房外就是假性,一般分为三级:

一度:部分乳头内陷,能轻易被挤出,并保持突出状态;

二度:乳头完全凹陷于乳晕中,难以保持突出状态;

三度:乳头完全埋在乳晕下,无法挤出。

然而保证有效吸吮刺激,任何一种乳头都不会影响泌乳。一般孕晚期或产后一周内凹陷都会逐渐改善。如果备孕者在妊娠前去矫正,是再好不过的了。

产后平或凹陷乳头的应对:

1)一度凹陷,哺乳前通过十字拉伸或乳头矫正器将乳头牵拉出来后,正确含接并哺乳;

2)二度或三度凹陷,应在专业人士评估和指导下使用乳盾,如果婴儿一旦可以含接乳头,应及时撤下乳盾;

3)有加奶指征时,不要使用奶瓶加奶,可用乳旁加奶或勺喂,以免乳头混淆。

3、掌握哺乳姿势,是不痛的根基

乳头疼痛的最常见原因是含接不良,如果孩子含接不好来回拉扯乳头,同时舌头的摩擦,都会造成乳头皮肤皲裂,甚至出血。

正确的哺乳姿势

婴儿枕在妈妈前臂,手臂托住颈部和腰部

另一只手“C”字型托住乳房,用乳头刺激孩子的口周;

当孩子嘴张的足够大时;

妈妈顺势将乳头和大部分乳晕放在孩子嘴里;

孩子的上下嘴唇向鱼唇样外翻

下颌贴乳房

脸颊圆圆的

妈妈不觉得乳头痛才对

二、 产后1小时内早接触、早吸吮实现早开奶

生后不久新生儿吸吮本能是最强的,早接触有利于孩子哺乳模式的建立,预防乳头混淆。

“3早”实操步骤

1)遵循新生儿强大的吸吮本能;

2)婴儿娩出后趴在妈妈胸前,刺激其自然觅食和吸吮反射;

3)妈妈爱抚婴儿;

4)让婴儿用鼻和嘴触碰、吸吮乳房,多次尝试至吸吮成功;

5)注意给新生儿保暖;

6)接触时母婴应有目光交流,激发母性,享受哺乳的温情和喜悦;

7)识别婴儿吸吮需求迹象,及时哺乳,比如咂嘴、吃手、快速眼动等;

8)保证含接姿势准确,有效吸吮刺激,10-15分钟/侧乳房,有利于更早下奶;

9)剖宫产可避开伤口,依然可进行“3早”。

孕期如何提前做好母乳喂养的准备(为顺利吃到第一口母乳)(3)

三、 家人统一“纯”目标,一致面对头三天“没有奶”的哭闹

2016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提到,婴儿出生时,体内具有一定的能量储备,可满足至少3天的代谢需求,开奶过程中不用担心婴儿饥饿,其体重下降只要不超过出生体重的7%,就应坚持纯母乳喂养。

丈夫无疑是产妇实现母乳喂养的最佳战友。而现实却恰恰相反,孩子一哭就想加奶粉的第一人往往不是爸爸就是奶奶。

所以,在生产前,全家应该统一目标,帮妈妈安抚哭闹的新生儿,宽心等待母乳下来。一家人的齐心协力也许就能够有效降低婴儿未来过敏的风险,更有利于婴儿肠道发育,让孩子有个更加健康的体魄!未来会更少地跑医院,更省心!

如果生产前,你能够做好以上三件事,母乳喂养成功率至少提高50%!

不信你试试!

作者:代云峰 6岁男宝妈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 国家高级育婴师 母乳喂养指导师 大连衡膳学院讲师 王兴国教授4期特训班学员 2018全国膳食大赛辅食组一等奖获得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