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光学与成像理论(魅力的几何光学)

光,是我们这个世界最常见也是最神秘的现象。其实人类从文明开始的时候,就已经探索光了。在几乎所有的神话里,总是会有类似的开头,光明劈开黑暗和混沌,世界开始运转。光从人类文明一开始就被认为是这个世界运转的终极奥义,代表着未来,生命,活力。可是,光到底是什么?哥本哈根学派有一句名言,先有自然才有人类,但是先有人类才有自然科学。人类天生是拥有好奇心的群体,我们在认识自然的时候,总是希望能够搞明白一件事情背后的原因,才能罢休。

几何光学与成像理论(魅力的几何光学)(1)

对于"光是什么"这个问题,从久远的几千年前人们就试图去用理论解释。最开始人们认为,光是从我们眼睛中发射出去的东西,碰到物体了,我们就看到了这个物体。但是慢慢的发现有一个问题:如果在一片漆黑的夜晚,我们睁开眼睛,也看不到东西。如果光是从我们眼睛里发出来的话,不应该看不见东西。

几何光学与成像理论(魅力的几何光学)(2)

公元前300年左右,欧几里得在著作《光学》中写到了他对光性质的研究。欧几里得设想光线笔直传播,用数学方法研究并阐述了反射定律。之后托勒密在他的著作里对于光的反射做了详细的研究,给出了完整的光的反射理论,这理论能够分析光从平面镜、圆球面镜、圆柱面镜等等凹面形或凸面形镜子的反射。并且设计了一些光的折射的实验。由此人类,开始认识到光的基本的传播规律。

时间拉到千年以后的中世纪,整个欧洲处于科学的黑暗时期,而同时代的阿拉伯科学家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们进一步发展了光学理论。比如看到物体的基本原理,是因为光通过物体反射到我们眼睛里成像,我们才能看到,而不是因为我们眼睛发射光线去碰撞物体。比如为巴格达宫廷效劳的伊朗学者伊本·沙尔在专著《论点火镜子与透镜》里最先正确地表述出折射定律。不过没有得到重视。

到了近代科学时代,对于光学的研究越来越多,荷兰物理学家威理博·斯涅尔总结了前人的研究,于1621年发表了光的折射定律的数学公式。关于几何光学的一些基本定理,都有了基本的研究。

一般科学研究到了这个阶段,会出现一个极简的基本定理,就像超级大佬牛顿横空出世,用几条基本的定理来推导万事万物的运动一样。

到了1662年,被后世称为"业余数学之王"的费马,给出了一个几何光学的基本定理:光线传播的路径是需时最少的路径。怎么理解这个规律呢?正常情况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因为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但是光从空气进入水中,不是沿一条直线传播?而是发生了折射,这样距离不是变长了么?

几何光学与成像理论(魅力的几何光学)(3)

但是我们知道,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非常快,而在水中传播速度会变得很慢。如果沿直线传播,在水中走过的路程,会比按照折射定律发生的路径要长,所用的时间反而更多,所以需要一个折射,选择用时最短的路径。

通过这条理论,可以推出真空中光沿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当然费马的这个定理后来做了一定程度的修正,改成了一个更为严谨的数学表述,(费马原理的最准确表述应该是:过两个定点的光走且仅走光程的一阶变分为零的路径)。总之,通过费马定理,我们能推导出光的很多运动规律。

下面看看光的反射知识应用的典型数学问题案例吧

下图的这个人,现在要回家了,但是,他打算在回家前先去河边喝一口水。

那么,他应该怎么走才能使得喝水后回家的路径最短呢?我们把人的位置标为点A,房子的位置标为点B,河岸用直线l来表示,同时我们把河岸看成一面镜子,点B在镜子中就有个镜像B'。

几何光学与成像理论(魅力的几何光学)(4)

接下来我可以告诉大家哪条路径才是最短的。先在河岸线上任选一点C--D,人走到D点喝完水再回家的路径长度是AC+CB,注意了CB在镜子中的镜像是CB',所以路径长是AC+CB=AC+CB'。但是AC+CB'是连接A和B'的折线ACB'的长度,根据"线段公理",A和B'之间,线段AB'才是最短的,所以AC+CB=AC+CB'≥AB'。也就是说不论你怎么走,路程都不会小于AB'。

几何光学与成像理论(魅力的几何光学)(5)

讲到这里,最短路径的选择也就呼之欲出了。把线段AB'与河岸线的交点记为D,这时AD+DB=AD+DB'=AB'。所以,折线ADB就是喝水后再回家的最短路径!

现在我们来提一个稍微复杂一点的问题:下图的这个人带着一只羊,他打算先去河边喝一口水,然后去草地上把羊喂饱最后再回家。那么,他应该怎么走才能使得先喝水,再喂草,最后回家的路径最短呢?

几何光学与成像理论(魅力的几何光学)(6)

其实方法和上一节非常类似,只不过稍稍复杂一点。我们把人与羊的位置标为点A,房子的位置标为点B,河岸用蓝线来表示,草地边界线用绿线来表示,同时我们把河岸和草地边界看成两面镜子,点B在上面镜中就有个镜像B',而点B'在下面镜中又有个镜像B''。

几何光学与成像理论(魅力的几何光学)(7)

先在河岸线和草地边界上分别任选两点C,D,人和羊走到C点喝完水,再去D点喂草,最后再回家的路径长度是AC+CD+DB(下图实线)。假设点D在下面镜中镜像为D',那么路径长是:

几何光学与成像理论(魅力的几何光学)(8)

但是AC+CD'+D'B''是连接A和B''的折线ACD'B''的长度,根据"线段公理",A和B''之间,线段AB''才是最短的,所以AC+CD+DB≥AB''。也就是说不论你怎么走,路程都不会小于AB''。

几何光学与成像理论(魅力的几何光学)(9)

考考您:现在如何选取路径,使得长度刚好等于AB''?

刚才的镜子都是假设的,现在我们在下图上下边要用两个真正的镜子。假设B点处是一个光源,我们站在A点观察。在A点可以看到许多条光线,因为在两个镜子的互相映照下,B点光源有无数个镜像光源,比如下图中的两个镜像光源B',B''。而其中最亮的光线,也是最短的光线,肯定是由B点直接照射向A 点的光线。

但现在我在B点前方设置一个紫色障碍,这时,从A点看到的最亮的,也是最短的光线就是经过一次折射后照过来的两根光线(如上图所示),也就是分别从镜像光源B',B''照射过来的两根光线。注意了,这两根光线其实分别对应着上两节中喝完水直接回家,或喂完草直接回家的最短路径。这里涉及到光学的一个原理:在均匀介质中,光总是沿着最短路径传播。

几何光学与成像理论(魅力的几何光学)(10)

接下来,我们在A,B两点周围分别设如下的紫色障碍,这时上面的两条折射光线已经被挡住了。现在,从A点看到的最亮的,也是最短的光线就是经过两次折射后照过来的光线(如上图所示)。而这根光线对应着上一节中喝完水,接着喂草,最后回家的最短路径。所以光能帮我们找到最短路径,实际上每个带限制条件(比如先喝水还是先喂草,喝几次水,喂几次草)的最短路径,都对应着从B点到A点的一根光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