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三位伟人的故事(清朝寿星李青云)

“死亡”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是一个非常严肃的话题,因为对于我们现在来说,死亡就意味着生命的终结,虽然说每个人都必须经历,但绝对是最不愿意经历的一个过程,所谓生活,无非就是生出来,活下去,有句话这样说“有些人活着,就已经竭尽全力了”。

清朝三位伟人的故事(清朝寿星李青云)(1)

有些人在顽强的生存着,即使身上背负了很多沉重的东西,但依然是坚强的向前看,但是依然有一部分人在对生活奋斗的过程中失去了活下去的希望,在最美好的时候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我想,这应该是我们每个人都不愿意见到的事情。

海伦凯勒说过“真正的英雄主义,是在看清生活本质之后依然热爱生活”,所以人生的酸甜苦辣还是有必要品尝一遍的,可能生活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美好,也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糟糕,在这个世界上,美好的东西还有很多,我们应该充满生的希望。

这一点我们应该像古人学习,因为古代人对于生的渴望是要远远超过我们现在的,并且不只是追求生存,还渴望尽可能长时间的生存,也就是对长寿的追求,当时追求万寿无疆的人有很多,但是真正做到的却是寥寥无几。

清朝三位伟人的故事(清朝寿星李青云)(2)

清朝罕见的寿星李青云:熬死9个皇帝,享年256岁,娶24个妻子。

古人的死亡观念

其实古人对死亡的排斥程度,要远远超过我们现代人,可能是因为社会发展程度的问题,最早期的古人压根就不承认死亡的存在,典型的代表就是秦始皇,可能是因为高处不胜寒,秦始皇完成了一统六国的宏图大业,不想放弃自己皇帝的位置。

清朝三位伟人的故事(清朝寿星李青云)(3)

而后形成了最早对死亡的错误认知,在秦始皇看来,没有死亡,而人在长眠之后总是会去另外一个世界继续完成自己的宏图大业,当然这种方法得到了当时不少人的赞同,所以铸造了许多的兵马俑,甚至还引发了残忍的陪葬事件。

这件事情也是后来导致秦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因素,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对死亡的认知逐渐发生了转变,到了后面几个朝代,逐渐形成了肉体会死,但是灵魂不会的认知,人们开始以为死亡只是肉体的消失,而灵魂会带着一生的记忆一直存在于身体之中。

所以经常会采取一些“安魂法”来对灵魂进行滋养和保留,不过后来这种方法也被新的认知打破,人们开始大方地承认死亡的存在,并且认为其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事情,这就形成了另外两种观点。

清朝三位伟人的故事(清朝寿星李青云)(4)

古人云,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这是对死亡的第一种认知,将死亡上升了高度,也就是说反正都得死,你死得有没有价值主要是取决于你生命的宽度如何,当然这种是只有君子才拥有的豁达,一般人还是非常惧怕死亡的,包括皇帝在内。

古人对长寿的追求

人生前拥有的东西越多,就越惧怕死亡,这是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所以当时那些身居高位或是手握重权的人,都会想尽一切办法延长自己寿命,早在秦始皇的时候,就已经派人去寻找延年益寿的方子了,甚至一直探索到了日本地区。

当然,这种寻找是没有结果的,后来的秦始皇还有过一些迷惑操作,比如不知道听了谁的话,说吃公鸡下的蛋可以长生不老,不得不说这人明显就是在消遣秦始皇,但是他还真的信了,寻找这种不可能的东西自然是没有什么结果。

清朝三位伟人的故事(清朝寿星李青云)(5)

当然到了后续朝代,随着中央权力的进一步加强,帝王们对于延年益寿的追求更加恐怖,既然这种延年益寿的长生不老药找不到,那就自己炼制,于是在唐朝的时候,算命和风水先生这门行业迅速发展,握了君王的永世昌盛,也出现了一些会炼丹之术的神仙。

不得不说这些道人操作起来还是有模有样的,拿着自己不知道从哪里找来的草药,扔到炉子里就开始念咒,也不知道用了什么方法,那仙丹还真的练成了,只不过它的作用并不是延年益寿或者长生不老,而是瞬间死亡。

这些乱七八糟的草药经过一番融合之后,其中难免会产生剧毒,而当时竟然有人相信这就是长生不老丹,唐朝有四五位皇帝就是因为吃了这所谓的长生不老药而当场死亡因为这血的教训,此后的人们不再相信什么长生不老,而是极致的追求延年益寿。

清朝三位伟人的故事(清朝寿星李青云)(6)

长寿老人

当然,要说起中国古代的长寿老人,确实是存在的,据说在明朝的时候就有那么几位鹤发童颜的长寿老人,当时有一人在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成为了落榜生,结果瞬间就看透了红尘,说是从此要杜绝尘世中的琐事,从此去寻找延年益寿的方法。

话说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哥们整天游走在山水之间,有一次在山洞中的时候,还真的让他找到了这个隐居的世外高人,此人鹤发童颜,看起来年龄很大,但是皮肤却和小孩子差不多,当时这人就要去问人家长寿之法,谁知道那人根本对他没兴趣。

但是这年轻人并没有放弃,你既然不教给我,那我就死皮赖脸跟着你,此后这小伙子还真跟着这位老人学习,他发现这老人一天就吃两顿饭,并且只是吃一些果子之类的东西,渴了就喝山泉,没事就在原地打坐,小伙子也是硬着头皮在学。

清朝三位伟人的故事(清朝寿星李青云)(7)

刚开始的时候对于这生活习惯的突然改变,小伙子非常的不适应,几次因为吃不饱差点晕过去,但是小伙子咬牙坚持了下来,没过多久也就习惯了这种生活,最后自己也是悟出了其中的道理,所谓的延年益寿,不过是清心寡欲,注重养生罢了。

而后这位小伙子也是活了一百多岁,对于古人来说,这已经是活了很长时间的,但这仍然不是古人寿命的极限,清朝有一位更加离谱的寿星,竟然活了256岁。

长寿到离谱的李青云

对于古人来说,就那种生活条件,那种医疗条件,随便生个小病都有可能离开人世的,所以人的平均寿命也是非常低,四十岁差不多是男性普遍的寿命,五十岁就可算是长寿,六十岁已经算是高寿老人,至于七十岁开始那都是存在于传说之中的,更别说两百多岁的人了。

清朝三位伟人的故事(清朝寿星李青云)(8)

根据记载,这个叫“李青云”的长寿老人出生于乾隆时期,具体年份大致是在1677年,也就是说,这哥们从乾隆统治的时代一直活到了孙中山先生建立民国,凭借一己之力见证了达清王朝从最繁荣到灭亡。

按照这个方法计算,从乾隆开始,到后面的嘉庆,道光,总共经历了九个皇帝,说他是历史的见证者也不奇怪吧,根据记载,此人不但儿孙满堂,前前后后总共还有24任妻子,但是奇怪的是,对于他的妻子和孩子并没有太多的记载。

可能是因为悲惨而无可稽考,因为在国外的时候也曾有这样的例子,一位老人因为太长寿,不断见证自己的儿子妻子,甚至是孙子离世,这种情况对于老人来说很不是滋味。

清朝三位伟人的故事(清朝寿星李青云)(9)

这位李青云一定也经历了许多这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往事,所以并没有留下相关的记录,将这段记忆永久的封存在心里也算是对自己内心无尽悲伤的缓解。

长寿秘诀

话说要是一个正常人,绝对不可能有这么长的寿命,连明朝一个活到100多岁的人都有自己的长寿秘诀,那么这位活了二宝多年的老怪物也绝对有着自己的独家秘笈,当然这种方法在当时绝对是不可告人的秘密,根据他的家庭状况来看,连自己的家人都没有透漏。

而后研究者们根据对其故居的开发研究和讨论终于是大概了解到了其长寿的真谛所在,最终总结为一个字,那就是“静”,当然这里所说的静,不仅是一种外在的表现,还是一种内化的自上而下的静,首先在吃饭上面。

清朝三位伟人的故事(清朝寿星李青云)(10)

吃饭是每天必不可少的程序,李青云首先做到的就是在吃饭方面的静,所谓的静,其实就是早期的素食主义者,在饮食方面每天都是素菜,并且严格的把控摄入量,荤腥肉类什么的压根碰都不碰,接下来一点就是喝了,他可不像那个明朝人一样喝山泉。

而是像我们现在大多数步入中老年生活的人一样泡枸杞,当然,所谓的静,不止局限在饮食方面,还有心情的静,我们都清楚,人的情绪有很多种,任何一种负面的情绪其实都会影响到最终的寿命,这里李青云就做的非常好了。

平常总是表现出一种与世无争的样子,真正做到的处变不惊,无论遇到什么大事的时候,总是表现出一种非常淡定的状态,心平气和的处理,这样做虽然看起来有一丝没良心,但却是是能够延年益寿的。

清朝三位伟人的故事(清朝寿星李青云)(11)

不仅如此,李青云还非常擅长对中药的研究,甚至还接受过外国记者的采访,彼此之间也进行过心得交流,这可能是李青云寿命如此长久的重要因素,民国时期被爆料之后,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