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举发射导弹前的最后一道流程(飞行员的生死抉择)

大举发射导弹前的最后一道流程(飞行员的生死抉择)(1)

对飞行员来说,进入了交战空域,就必须面对随时被导弹击落的危险。

大举发射导弹前的最后一道流程(飞行员的生死抉择)(2)

一旦发现导弹来袭,飞行员必须当机立断,采取防御措施来保住战机和挽救自己的生命。常用的防御措施是使用箔条或热诱饵也叫红外诱饵弹……那么,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呢?

大举发射导弹前的最后一道流程(飞行员的生死抉择)(3)

先说它们的相同点吧,它们的工作原理都是给导弹提供假目标,引诱导弹追逐箔条或者热诱饵,飞行员从容驶机逃脱。

大举发射导弹前的最后一道流程(飞行员的生死抉择)(4)

大举发射导弹前的最后一道流程(飞行员的生死抉择)(5)

使用箔条或者热诱饵作为干扰弹是飞行器自保的重要措施,不光是固定翼飞机需要,直升机更需要,直升机飞行速度、高度和机动能力远逊于固定翼飞机,遇到导弹袭击靠自身物理属性是无法逃脱的。

大举发射导弹前的最后一道流程(飞行员的生死抉择)(6)

A-10这样的攻击机,因为要直接支援地面部队,经常要飞得又慢又低,一旦遇到导弹袭击几乎来不及做任何摆脱动作,发射干扰弹是唯一的选择。

大举发射导弹前的最后一道流程(飞行员的生死抉择)(7)

说完了相同点,下面来说说区别。

大举发射导弹前的最后一道流程(飞行员的生死抉择)(8)

地对空或空对空导弹一般采用两种制导方式,一是红外制导,这种导弹又被称为“红眼导弹”,导弹的导引头接收目标辐射的红外线,经光学调制和信息处理后得出目标的位置参数,控制导弹飞向目标。 如美制“毒刺”地对空导弹,苏联入侵阿富汗时强击机和直升机部队被“毒刺”揍惨了,

大举发射导弹前的最后一道流程(飞行员的生死抉择)(9)

二是雷达制导,又细分为雷达遥控和雷达寻找制导。前者由弹外制导站发射波束或指令,由弹上导引装置形成导引信号,并由控制系统控制导弹向目标;后者利用弹上导引头探测目标辐射或反射的电磁波形成导引信号,由弹上控制系统控制导弹飞向目标。如美制“麻雀”系列空对空导弹,带有主动雷达导引头,真正实现了“射后不管”。

大举发射导弹前的最后一道流程(飞行员的生死抉择)(10)

大举发射导弹前的最后一道流程(飞行员的生死抉择)(11)

应对红外制导的导弹要用红外诱饵弹,应对雷达制导的导弹要用箔条干扰。

大举发射导弹前的最后一道流程(飞行员的生死抉择)(12)

使用红外干扰弹其实就是像放礼花一样喷射出一片燃烧的镁球,这些镁球的燃烧温度高达1100多摄氏度,比飞机发动机尾焰的温度还要高。“红眼”导弹会锁定更高的热源,于是就奔向了这些”烟花“。

大举发射导弹前的最后一道流程(飞行员的生死抉择)(13)

箔条干扰雷达战术在二战时期就已经广泛应用,并不新鲜。

但你肯定没有见过真正的箔条是什么样子。

大举发射导弹前的最后一道流程(飞行员的生死抉择)(14)

大举发射导弹前的最后一道流程(飞行员的生死抉择)(15)

箔条是由细小的金属“羽毛状”物质构成的,当它被喷射出来时,会形成一团云。这团云肉眼是看不见的,但雷达能看到,而且是比飞机体型大的反射目标,导弹会被吸引过去。

大举发射导弹前的最后一道流程(飞行员的生死抉择)(16)

回到最初的问题,当导弹来袭,无法确认导弹的导引头,飞行员到底应该发射箔条还是红外干扰弹?

大举发射导弹前的最后一道流程(飞行员的生死抉择)(17)

答案是,管他那么多,保命要紧,同时发射!事实上,在战机上这两种干扰弹本就是混装在一起的,一键发射。

大举发射导弹前的最后一道流程(飞行员的生死抉择)(18)

你也许在电视上看到过A-10攻击机在伊拉克、阿富汗袭击地面目标后紧接着会发射一波“照明弹”,网上也流传着大量A-10放烟花的美照。现在你明白了吧,那不是“照明弹”,那是在发射箔条和红外干扰弹,是为了干完活后留下一个容易让敌人锁定的假目标,好跑路。

大举发射导弹前的最后一道流程(飞行员的生死抉择)(19)

看不到的箔条干扰云团和绚丽刺眼的红外干扰弹保护了战机和飞行员的安全,战争有时候不可避免,但希望更多人能够生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