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是读一本书是没有意义的(如果你这辈子只看一本书)

如果只是读一本书是没有意义的(如果你这辈子只看一本书)(1)

《大念住经》

南传巴利文三藏《长部.大品.22经》

我是这样听说的:

有一次,世尊在拘楼国剑磨瑟达磨城中,与拘楼人在一起。当时,世尊对比丘们说:比丘们!比丘们回答:世尊!

世尊接着说了以下的开示:

比丘们!

只有一条道路可以使众生清净、克服愁叹、灭除苦忧、实践真理、体证涅盘,

这条路就是四念住。

是哪四个念住呢?

比丘们!

比丘就身体观察身体,精勤、觉知、时时彻知无常,去除对身心世界的贪嗔;

比丘就感受观察感受,精勤、觉知、时时彻知无常,去除对身心世界的贪嗔;

比丘就心观察心,精勤、觉知、时时彻知无常,去除对身心世界的贪嗔;

比丘就诸法观察诸法,精勤、觉知、时时彻知无常,去除对身心世界的贪嗔。

一. 身念住

1. 观呼吸

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呢?

比丘到森林中,或到树下,或到隐僻无人之处,盘腿而坐,端正身体,把注意力放在鼻端周围的区域,保持觉知,觉知呼吸时气息的出入。

入息长时,他清楚了知「我入息长」,入息短时,他清楚了知「我入息短」;

出息长时,他清楚了知「我出息长」,出息短时,他清楚了知「我出息短。」

他如此训练自己:「我当感受全身而入息」;

他如此训练自己:「我当感受全身而出息」;

他如此训练自己:「我当寂止身体的行动而入息」;

他如此训练自己:「我当寂止身体的行动而出息。」

就像技术熟练的木匠或他的徒弟,他在锯木时作了一次长拉锯,他清楚了知「我做了一次长拉锯」;他作了一次短拉锯时,他清楚了知「我做了一次短拉锯。」

就像这样,

比丘入息长时,他清楚了知「我入息长」,

入息短时,他清楚了知「我入息短」;

出息长时,他清楚了知「我出息长」,

出息短时,他清楚了知「我出息短。」

他如此训练自己,「我当感受全身而入息」;

他如此训练自己,「我当感受全身而出息」;

他如此训练自己,「我当寂止身体的行动而入息」;

他如此训练自己,「我当寂止身体的行动而出息。」

于是他就内在的身体观察身体,

就外在的身体观察身体,

同时就内在、外在的身体观察身体。

因此,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

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

他同时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身体」,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着,不再贪着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2. 观姿势

比丘在走路时,他清楚了知「我正在走路」;

在站立时,他清楚了知「我正站立着」;

在坐着时,他清楚了知「我正坐着」;

在躺着时,他清楚了知「我正躺着。」

无论何种姿势,他都清楚了知。

于是他就内在的身体观察身体,

就外在的身体观察身体,

同时就内在、外在的身体观察身体。

因此,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

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

他同时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身体」,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着,不再贪着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3. 时时彻知无常

当比丘来回行走时,时时彻知无常;

当他看着正前方或侧面时,时时彻知无常;

当他弯下身体或伸展身体时,时时彻知无常;

当他搭衣持钵时,时时彻知无常;

当他在吃、喝、咀嚼或尝味时,时时彻知无常;

当他大小便溺时,时时彻知无常;

当他行走、站立、坐卧、醒觉、说话或沉默时,时时彻知无常。

于是他就内在的身体观察身体,

就外在的身体观察身体,

同时就内在、外在的身体观察身体。

因此,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

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

他同时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身体」,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着,不再贪着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4. 思维不净

比丘仔细思考这身体,自脚底而上,自头发而下,皮肤所覆盖的都是充满种种的不净,他这么想:「在此身中,有头发肤毛,指甲牙齿,皮肤肌肉,筋腱骨髓,肾心肝脏,肋膜脾脏,肺肠肠膜,胃脏粪便,胆汁痰脓,血汗脂肪,眼泪淋巴,口水鼻涕,滑液尿水。」

就像有一只两个口子的粮食袋,里面装满各种的豆类和谷类,诸如稻米、糙米、绿豆、豌豆、芝麻、白米;而且就如同有位能分辨这豆谷的人,当他打开这只袋子时,他可以看到里面所装的东西,告诉人说:「这是稻米、这是糙米、这是绿豆、这是豌豆、这是芝麻、这是白米。」

相同地,比丘仔细思维这身体,自脚底而上,自头发而下,皮肤所覆盖的都是充满种种的不净,他这么想:「在此身中,有头发肤毛,指甲牙齿,皮肤肌肉,筋腱骨髓,肾心肝脏,肋膜脾脏,肺肠肠膜,胃脏粪便,胆汁痰脓,血汗脂肪,眼泪淋巴,口水鼻涕,滑液尿水。」

于是他就内在的身体观察身体,就外在的身体观察身体,同时就内在、外在的身体观察身体。因此,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身体」,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着,不再贪着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5. 思维四大

比丘仔细思维这身体,不论置身何处或何种姿势,依身体组成要素的特性,他这么想:「在此身中,有地大、水大、火大及风大。」

就像技术熟练的屠夫或屠夫的学徒,杀了一头牛并将它分解后坐在十字路口。相同地,比丘仔细思维这身体,不论置身何处或何种姿势,依身体的组成要素,他这么想:「在此身中,有地大、水大、火大及风大。」

于是他就内在的身体观察身体,就外在的身体观察身体,同时就内在、外在的身体观察身体。因此,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身体」,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着,不再贪着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6. 墓园九观

(1)比丘们!当比丘在墓园里,看到一具被丢弃的尸体,这尸体已死一日、二日或三日,变成肿胀、瘀黑且溃烂,他对自己的身体这么想:「确实如此,我的身体也是这种性质,也将变成如此,而且无法避免这样的结果。」

于是他就内在的身体观察身体,就外在的身体观察身体,同时就内在、外在的身体观察身体。因此,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身体」,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着,不再贪着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2)当比丘在墓园里,看到一具被丢弃的尸体,这尸体被乌鸦、秃鹰、猎鹰、苍鹰所啄食,或被野狗、老虎、豹、胡狼所咬或被其他种种生物所食时,他对自己的身体这么想:「确实如此,我的身体也是这种性质,也将变成如此,而且无法避免这样的结果。」

于是他就内在的身体观察身体,就外在的身体观察身体,同时就内在、外在的身体观察身体。因此,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身体」,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着,不再贪着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3)当比丘在墓园里看到一具被丢弃的尸体,只剩下骸骨、附着在骨头上的一些血肉及连结骨骸的筋腱,他对自己的身体这么想:「确实如此,我的身体也是这种性质,也将变成如此,而且无法避免这样的结果。」

于是他就内在的身体观察身体,就外在的身体观察身体,同时就内在、外在的身体观察身体。因此,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身体」,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着,不再贪着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4)当比丘在墓园里看到一具被丢弃的尸体,只剩下没有皮肉,只有一块块血迹的骸骨和连结骨骸的筋腱,他对自己的身体这么想:「确实如此,我的身体也是这种性质,也将变成如此,而且无法避免这样的结果。」

于是他就内在的身体观察身体,就外在的身体观察身体,同时就内在、外在的身体观察身体。因此,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身体」,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着,不再贪着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5)当比丘在墓园里看到一具被丢弃的尸体,只剩下血肉不存的骸骨,以及连结骨骸的筋腱,他对自己的身体这么想:「确实如此,我的身体也是这种性质,也将变成如此,而且无法避免这样的结果。」

于是他就内在的身体观察身体,就外在的身体观察身体,同时就内在、外在的身体观察身体。因此,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身体」,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着,不再贪着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6)当比丘在墓园里看到一具被丢弃的尸体,只剩一堆骨节支解的骨头,四散各处,这里是手骨,那里是脚骨;这里有踝骨,那里有膝骨;这里有大腿骨,那里有骨盆骨;这是脊椎骨,那是肩胛骨;又有肩骨、颈骨、下颚骨、牙齿及头盖骨,他对自己的身体这么想:「确实如此,我的身体也是这种性质,也将变成如此,而且无法避免这样的结果。」

于是他就内在的身体观察身体,就外在的身体观察身体,同时就内在、外在的身体观察身体。因此,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身体」,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着,不再贪着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7)当比丘在墓园里看到一具被丢弃的尸体,只剩下一堆泛白如海螺壳的骨头,他对自己的身体这么想:「确实如此,我的身体也是这种性质,也将变成如此,而且无法避免这样的结果。」

于是他就内在的身体观察身体,就外在的身体观察身体,同时就内在、外在的身体观察身体。因此,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身体」,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着,不再贪着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8)当比丘在墓园里看到一具被丢弃的尸体,经过年余,只剩下成堆的骨头,他对自己的身体这么想:「确实如此,我的身体也是这种性质,也将变成如此,而且无法避免这样的结果。」

于是他就内在的身体观察身体,就外在的身体观察身体,同时就内在、外在的身体观察身体。因此,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身体」,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着,不再贪着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9)当比丘在墓园里看到一具被丢弃的尸体,骨头腐蚀成粉,他对自己的身体这么想:「确实如此,我的身体也是这种性质,也将变成如此,而且无法避免这样的结果。」

于是他就内在的身体观察身体,就外在的身体观察身体,同时就内在、外在的身体观察身体。因此,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身体」,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着,不再贪着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二. 受念住

比丘们!比丘如何就感受观察感受呢?

比丘在经历快乐的感受时,

他清楚了知「我正经历快乐的感受。」

在经历痛苦的感受时,

他清楚了知「我正经历痛苦的感受。」

在经历不苦不乐的感受时,

他清楚了知「我正经历不苦不乐的感受。」

在他执着于快乐的感受时,

他清楚了知「我正执着于快乐的感受。」

没有执着于快乐的感受时,

他清楚了知「我没有执着于快乐的感受。」

在执着于痛苦的感受时,

他清楚了知「我正执着于痛苦的感受。」

没有执着于痛苦的感受时,

他清楚了知「我没有执着于痛苦的感受。」

当执着于不苦不乐的感受时,

他清楚了知「我执着于不苦不乐的感受。」

没有执著於不苦不乐的感受时,

他清楚了知:「我没有执著於不苦不乐的感受。」

于是他于内部就感受观察感受,于外部就感受观察感受,同时于内部、外部就感受观察感受。因此,他观察感受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感受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感受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感受!」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着,不再贪着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这就是比丘如何就感受观察感受。

三. 心念住

比丘们!比丘如何以心观察心呢?

当心有贪爱时,比丘清楚了知心有贪爱,

当心没有贪爱时,清楚了知心没有贪爱;

当心有嗔恨时,清楚了知心有嗔恨,

当心没有嗔恨时,清楚了知心没有嗔恨;

当心有愚痴时,清楚了知心有愚痴,

当心没有愚痴时,清楚了知心没有愚痴;

当心收摄时,清楚了知心收摄,

当心涣散时,清楚了知心涣散;

当心广大时,清楚了知心广大,

当心不广大时,清楚了知心不广大;

当心有上时,清楚了知心有上,

当心无上时,清楚了知心无上;

当心专注时,清楚了知心专注,

当心不专注时,清楚了知心不专注;

当心解脱时,清楚了知心解脱,

当心未解脱时,清楚了知心未解脱。

于是他就内在的心观察心,就外在的心观察心,同时就内在、外在的心观察心。因此,他观察心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心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心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心!」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着,不再贪着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这就是比丘如何就心观察心。

四. 法念住

1. 观五盖

比丘如何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如何就五盖观察诸法呢?

比丘们!当比丘生起贪欲时,

他清楚了知:「我生起贪欲」;

当比丘不起贪欲时,

他清楚了知:「我不起贪欲。」

他清楚了知,未生的贪欲生起了;

他清楚了知,现在生起的贪欲去除了;

他清楚了知,现在已去除的贪欲,未来不再生起。

当比丘生起嗔愤时,

他清楚了知:「我生起嗔愤」;

当比丘不起嗔愤时,

他清楚了知:「我不起嗔愤。」

他清楚了知,未生的嗔愤生起了;

他清楚了知,现在生起的嗔愤去除了;

他清楚了知,现在已去除的嗔愤,未来不再生起。

当比丘生起昏沉和睡眠时,

他清楚了知:「我生起昏沉和睡眠」;

当比丘不起昏沉和睡眠时,

他清楚了知:「我不起昏沉和睡眠。」

他清楚了知,未生的昏沉和睡眠生起了;

他清楚了知,现在生起的昏沉和睡眠去除了;

他清楚了知,现在已去除的昏沉和睡眠未来不再生起。

当比丘生起掉举和后悔时,

他清楚了知:「我生起掉举和后悔」;

当比丘掉举和后悔不起时,

他清楚了知「我不起掉举和后悔。」

他清楚了知,未生的掉举和后悔生起了;

他清楚了知,现在生起的掉举和后悔去除了;

他清楚了知,现在已去除的掉举和后悔未来不再生起。

当比丘生起疑惑时,

他清楚了知「我生起疑惑」;

当比丘不起疑惑时,

他清楚了知「我不起疑惑。」

他清楚了知,未生的疑惑生起了;

他清楚了知,现在生起的疑惑去除了;

他清楚了知,现在已去除的疑惑未来不再生起。

于是他就内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就外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同时就内在、外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因此,他观察诸法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诸法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诸法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诸法」,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着,不再贪着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就五盖观察诸法。

2. 观五蕴

比丘们!比丘如何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如何就五蕴观察诸法呢?

比丘们!比丘清楚了知:

「这是色,这是色的生起,这是色的灭去;

这是受,这是受的生起,这是受的灭去;

这是想,这是想的生起,这是想的灭去;

这是行,这是行的生起,这是行的灭去;

这是识,这是识的生起,这是识的灭去。」

于是他就内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就外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同时就内在、外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因此,他观察诸法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诸法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诸法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诸法」,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着,不再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就五蕴观察诸法。

3. 观内外六处

比丘们!比丘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就六内处和六外处观察诸法。

比丘们!比丘清楚了知眼根,清楚了知色尘,

以及清楚了知依此二者所产生的束缚。

他清楚了知,未生的束缚生起了;

他清楚了知,现在已生的束缚去除了;

他清楚了知,现在已去除的束缚,未来不再生起。

比丘清楚了知耳根,清楚了知声尘,

以及清楚了知依此二者所产生的束缚。

他清楚了知,未生的束缚生起了;

他清楚了知,现在已生的束缚去除了;

他清楚了知,现在已去除的束缚,未来不再生起。

比丘清楚了知鼻根,清楚了知香尘,

以及清楚了知依此二者所产生的束缚。

他清楚了知,未生的束缚生起了;

他清楚了知,现在已生的束缚去除了;

他清楚了知,现在已去除的束缚,未来不再生起。

比丘清楚了知舌根,清楚了知味尘,

以及清楚了知依此二者所产生的束缚。

他清楚了知,未生的束缚生起了;

他清楚了知,现在已生的束缚去除了;

他清楚了知,现在已去除的束缚,未来不再生起。

比丘清楚了知身根,清楚了知触尘,

以及清楚了知依此二者所产生的束缚。

他清楚了知,未生的束缚生起了;

他清楚了知,现在已生的束缚去除了;

他清楚了知,现在已去除的束缚,未来不再生起。

比丘清楚了知意根,清楚了知法,

以及清楚了知依此二者所产生的束缚。

他清楚了知,未生的束缚生起了;

他清楚了知,现在已生的束缚去除了;

他清楚了知,现在已去除的束缚,未来不再生起。

于是他就内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就外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同时就内在、外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因此,他观察诸法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诸法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诸法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诸法」,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着,不再贪着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持续地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就五取蕴观察诸法。

4. 观七菩提分

比丘们!比丘如何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如何就七菩提分观察诸法呢?

比丘有念菩提分时,他清楚了知「我有念菩提分」;

当比丘没有念菩提分时,他清楚了知「我没有念菩提分。」

他清楚了知,未生的念菩提分生起了;

他清楚了知,现在已生的念菩提分,增长圆满了。

比丘有择法菩提分时,他清楚了知「我有择法菩提分」;

当比丘没有择法菩提分时,他清楚了知「我没有择法菩提分。」

他清楚了知,未生的择法菩提分生起了;

他清楚了知,现在已生的择法菩提分增长圆满了。

比丘有精进菩提分时,他清楚了知「我有精进菩提分」;

当比丘没有精进菩提分时,清楚了知「我没有精进菩提分。」

他清楚了知,未生的精进菩提分生起了;

他清楚了知,现在已生的精进菩提分,增长圆满了。

比丘有喜菩提分时,他清楚了知「我有喜菩提分」;

当比丘没有喜菩提分时,清楚了知「我没有喜菩提分。」

他清楚了知,未生的喜菩提分生起了;

他清楚了知,现在已生的喜菩提分增长圆满了。

比丘有轻安菩提分时,他清楚了知:「我有轻安菩提分」;

当比丘没有轻安菩提分时,清楚了知:「我没有轻安菩提分。」

他清楚了知,未生的轻安菩提分生起了;

他清楚了知,现在已生的轻安菩提分,增长圆满了。

比丘有定菩提分时,他清楚了知:「我有定菩提分」;

当比丘没有定菩提分时,清楚了知:「我没有定菩提分。」

他清楚了知,未生的定菩提分生起了;

他清楚了知,现在已生的定菩提分,增长圆满了。

比丘有行舍菩提分时,他清楚了知:「我有行舍菩提分」;

当比丘没有行舍菩提分时,清楚了知:「我没有行舍菩提分。」

他清楚了知,未生的行舍菩提分生起了;

他清楚了知,现在已生的行舍菩提分,增长圆满了。

于是他就内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就外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同时就内在、外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因此,他观察诸法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诸法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诸法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法!」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着,不再贪着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就七菩提分观察诸法。

5. 观四圣谛

比丘们!比丘如何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如何就四圣谛观察诸法呢?

比丘们!

比丘如实地清楚了知:「这是苦」;

他如实地清楚了知:「这是苦之集」;

他如实地清楚了知:「这是苦之灭」;

他如实地清楚了知:「这是导致苦灭之道。」

(1)苦圣谛的解释

比丘们!什么是苦圣谛呢?

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愁、叹、苦、忧、恼是苦,怨憎会是苦,爱别离是苦,求不得是苦。总括地说,五蕴就是苦。

比丘们!什么是生?如果有所谓的生,对一切众生而言,在各类的众生中,他们的受生、形成、出生、显现诸蕴、获得内外处,比丘们!这就叫作生。

比丘们!什么是老?如果有所谓的老,对一切众生而言,在各类的众生中,他们的衰弱、老朽、牙齿脱落、头发灰白、皮肤松皱、寿命将尽、机能退化,比丘们!这就是老。

比丘们!什么是死?如果有所谓的死,对一切众生而言,在各类的众生中,他们的崩溃、散灭、命终、死亡、寿命结束、五蕴离析、身体弃舍、生命灭绝,比丘们!这就是死。

比丘们!什么是愁?无论何时,受到损失或不幸之事的影响,生起痛苦的心态:忧愁、哀愁、愁苦、深忧及深愁这些痛苦的心态,比丘们!这就是愁。

比丘们!什么是叹?凡是有人不论何时,受到损失或不幸之事的影响,生起哭号、哭泣、叹息、以及哀号、哀叹的状态,比丘们!这就是叹。

比丘们!什么是苦?比丘们!由于身体的接触而生起身体上任何的苦楚、不适、不愉快的感受,比丘们!这就是苦。

比丘们!什么是忧?比丘们!心理上任何的苦楚、不适或由心理接触而生起任何痛苦、不愉快的感受,比丘们!这就是忧。

比丘们!什么是恼?凡是有人不论何时,受到损失或不幸之事的影响,产生恼乱、苦恼、忧恼、燥恼这些心态,比丘们!这就是恼。

比丘们!什么是怨憎会苦?凡是有人不论何时、何处遇到不愉快、不喜欢的色、声、香、味、触、法,或时时处处遇到不幸、伤害、困难、不安,如果交往、相遇、接触、结合,比丘们!这就叫怨憎会苦。

比丘们!什么是爱别离苦?凡是有人不论何时、何处与所感兴趣、所喜欢、所爱的色、声、香、味、触、法的尘境分离,对那些期望他幸运、富裕、舒适或安全的人,如父母、兄弟姊妹、朋友同事、亲戚等,与他们分离,不能相见、亲近、结合,比丘们,这就叫爱别离苦。

比丘们!什么是求不得苦?比丘们!对众生而言,他们是受“生”支配的众生,生起这样的欲求:「但愿我们不受生的支配!但愿我们不再轮回转生!」但这并不是只靠欲求就可得到的,这就是求不得苦。

什么是求不得苦?比丘们!对众生而言,他们是受老支配的众生,生起这样的欲求:「但愿我们不受老的支配!但愿我们不受老的支配!」但这并不是只靠欲求就可得到的,这就是求不得苦。

什么是求不得苦?比丘们!受病支配的众生,生起这样的欲求:「但愿我们不受病的支配!但愿我们没有病苦!」但这并不是只靠欲求就可得到的,这就是求不得苦。

什么是求不得苦?比丘们!受死支配的众生,生起这样的欲求:「但愿我们不受死的支配!但愿我们永远不死!」但这并不是只靠欲求就可得到的,这就是求不得苦。

什么是求不得苦?比丘们!受愁、叹、苦、忧、恼的支配的众生,生起这样的欲求:「但愿我们不受愁、叹、苦、忧、恼的支配!但愿我们不再愁、叹、苦、忧、恼!」但这并不是只靠欲求就可得到的,这就是求不得苦。

什么是「总括地说五蕴就是苦」?色蕴是苦、受蕴是苦、想蕴是苦、行蕴是苦、识蕴是苦。比丘们!这就是「总括地说五蕴就是苦」。

比丘们!这就是苦圣谛。

(2)苦集圣谛的解释

比丘们!什么是苦集圣谛呢?

它就是贪爱,就是造成不断轮回,为喜乐、欲求所束缚,以及任何情况都不忘寻求快乐的欲望,也就是欲爱、有爱及无有爱。

比丘们!而这贪爱从哪里生起,又从何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只要有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事物,就有贪爱的生起和建立。

而在身心世界,什么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事物呢?

在身心世界中,眼根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

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耳根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

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鼻根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

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舌根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

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身根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

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意根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

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色尘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

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声尘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

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香尘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

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味尘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

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触尘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

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法尘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

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眼识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

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耳识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

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鼻识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

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舌识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

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身识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

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意识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

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眼触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

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耳触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

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鼻触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

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舌触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

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身触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

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意触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

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从眼触所生的受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从耳触所生的受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从鼻触所生的受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从舌触所生的受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从身触所生的受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从意触所生的受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对色尘生起的想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对声尘生起的想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对香尘生起的想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对味尘生起的想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对触尘生起的想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对法尘生起的想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对色尘生起的行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对声尘生起的行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对香尘生起的行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对味尘生起的行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对触尘生起的行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对法尘生起的行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对色尘生起的贪爱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对声尘生起的贪爱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对香尘生起的贪爱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对味尘生起的贪爱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对触尘生起的贪爱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对法尘生起的贪爱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对色尘生起的思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对声尘生起的思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对香尘生起的思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对味尘生起的思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对触尘生起的思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对法尘生起的思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对色尘生起的细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对声尘生起的细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对香尘生起的细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对味尘生起的细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对触尘生起的细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对法尘生起的细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比丘们!这就是苦集圣谛。

(3)苦灭圣谛的解释

比丘们!什么是苦灭圣谛呢?

它是贪爱的完全远离、灭尽、舍离、弃舍、解脱、无染。

但比丘们何处根除贪爱,何处息灭贪爱呢?

在身心世界中,有诱人的、令人喜悦的地方,就是可以根除和息灭贪爱的地方。

但在身心世界中,什么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事物呢?

在身心世界中,眼根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耳根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鼻根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舌根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身根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意根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色尘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声尘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香尘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味尘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触尘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法尘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眼识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耳识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鼻识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舌识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身识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意识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眼触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耳触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鼻触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舌触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身触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意触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从眼触所生的受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从耳触所生的受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从鼻触所生的受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从舌触所生的受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从身触所生的受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从意触所生的受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对色尘生起的想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对声尘生起的想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对香尘生起的想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对味尘生起的想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对触尘生起的想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对法尘生起的想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对色尘生起的行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对声尘生起的行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对香尘生起的行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对味尘生起的行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对触尘生起的行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对法尘生起的行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对色尘生起的贪爱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对声尘生起的贪爱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对香尘生起的贪爱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对味尘生起的贪爱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对触尘生起的贪爱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对法尘生起的贪爱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对色尘生起的思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对声尘生起的思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对香尘生起的思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对味尘生起的思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对触尘生起的思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对法尘生起的思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对色尘生起的细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对声尘生起的细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对香尘生起的细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对味尘生起的细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对触尘生起的细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对法尘生起的细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比丘们!这就是苦灭圣谛。

(4)道圣谛的解释

比丘们!什么是导致苦灭的道圣谛呢?

那就是八圣道,

即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比丘们!什么是正见呢?

比丘们!正见就是知苦、知苦之集、知苦之灭、知导致苦灭之道的知见。比丘们!这就是正见。

比丘们!什么是正思维呢?

比丘们!正思维就是离欲、不染世乐的思维,也是没有嗔恨、没有暴力的想法。比丘们!这就是正思维。

比丘们!什么是正语呢?

比丘们!正语就是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与不绮语。比丘们!这就是正语。

比丘们!什么是正业呢?

比丘们!正业就是不杀、不偷及不邪淫。比丘们!这就是正业。

比丘们!什么是正命呢?

比丘们!正命就是圣弟子不以错误的方式营取生活,而以正确的方式经营生活。比丘们!这就是正命。

比丘们!什么是正精进呢?

比丘下定决心,精进努力、振奋心志、全力以赴地投入防止未生的恶行、不善之心念的生起;

比丘下定决心,精进努力、振奋心志、全力以赴地投入去除已生起的恶行和不善的心念;

比丘下定决心,精进努力、振奋心志、全力以赴地投入开展未生的善行及善的心念,使之能生起;

比丘下定决心,精进努力、振奋心志、全力以赴地投入保持已生的善念,不使它退失,使之增长、成熟、圆满地开展。

比丘们!这就是正精进。

比丘们!什么是正念呢?

比丘们!比丘精勤、觉知、时时彻知无常,就身体观察身体,去除对身心世界的贪爱和嗔恨;

比丘精勤、觉知、时时彻知无常,就感受观察感受,去除对身心世界的贪爱和嗔恨;

比丘精勤、觉知、时时彻知无常,就心观察心,去除对身心世界的贪爱和嗔恨;

比丘精勤、觉知、时时彻知无常,就诸法观察诸法,去除对身心世界的贪爱和嗔恨。

比丘们!这就是正念。

比丘们!什么是正定呢?

比丘们!比丘舍离贪爱、不善之心念,产生离欲之心,伴随着寻和伺并充满喜乐,他进入初禅;

寻、伺消失,获得内心平静和专心一致,产生离欲和无寻、无伺之心,充满喜乐,他进入二禅;

喜消失后,他住于平等心,对感受完全觉知、时时彻知无常,并且在身体经验到圣者所说的「由觉知和平等心所产生的乐」他进入三禅;

在根除苦乐以及先前的喜忧也消失之后,他因此进入超越苦、乐的四禅,充满平等心和觉知。

比丘们!这就是正定。

比丘们!这就是导致苦灭之道圣谛。

于是他就内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就外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同时就内在、外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因此,他观察诸法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诸法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诸法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诸法!」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着,不再贪着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就四圣谛观察诸法。

五. 修四念住的结果

比丘们!任何人,依这个方式正确地修四念住七年,就可以期望有两种果报中的一种:现生得最上智慧,或者如果五蕴仍然存在,则得不还果。

比丘们!不用说七年,如果有任何人,依这个方式正确地修四念住六年,就可以期望得到两种果位中的一种:现生得大智慧,或者如果五蕴仍然存在,则得不还果。

比丘们!不用说六年......

比丘们!不用说五年......

比丘们!不用说四年......

比丘们!不用说三年......

比丘们!不用说二年......

比丘们!不用说一年,如果有任何人,依这个方式正确地修四念住七个月,就可以期望得到两种果位中的一种:现生得最上智慧,或者如果五蕴仍然存在,则得不还果。

比丘们!不用说七个月......

比丘们!不用说六个月......

比丘们!不用说五个月......

比丘们!不用说四个月......

比丘们!不用说三个月......

比丘们!不用说二个月......

比丘们!不用说一个月......

比丘们!不用说半个月,如果有人依这个方式正确地修四念住七天,就可以期望得到两种果位中的一种:现生得最上智慧,或者如果五蕴仍然存在,则得不还果。

这就是为什么说:「比丘们!只有一条道路可以使众生清净、克服忧愁哀伤、驱除苦楚悲痛、实践真理、体证涅盘,这条路就是四念住。」

世尊如此说法后,比丘们皆大欢喜,赞叹世尊所说的法。

《大念住经》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