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国家森林城市(美丽品质农村路)

邹城是孟子故里、千年古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人口120万,总面积1616平方公里,辖16个镇街、1个经济开发区、895个村居邹城历史文化悠久,素有“邹鲁圣地”之美誉,各类文物古迹517处,4A级、3A级景区达到19处邹城生态环境优美,境内有连青山、凤凰山等6大山系、190余座山峰、40余条河流、118个湖泊水库,美丽乡村覆盖率达到75%,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邹城国家森林城市?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邹城国家森林城市(美丽品质农村路)

邹城国家森林城市

邹城是孟子故里、千年古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人口120万,总面积1616平方公里,辖16个镇街、1个经济开发区、895个村居。邹城历史文化悠久,素有“邹鲁圣地”之美誉,各类文物古迹517处,4A级、3A级景区达到19处。邹城生态环境优美,境内有连青山、凤凰山等6大山系、190余座山峰、40余条河流、118个湖泊水库,美丽乡村覆盖率达到75%。

邹城市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建好就是最好的养护”的理念,重点抓好三个关键工作点,积极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加大投资力度,深入开展“四好农村路”建设,着力构建“建、管、养、运”四位一体的道路交通新格局,全市形成了“人便于行、货畅其流”的交通服务环境,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交通运输支撑。邹城市2016年荣获山东省首批“四好农村路”示范县,2017年荣获首批“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2018年再次被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国务院扶贫办授予“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称号。

以“品质工程”为中心,建设好农村公路网络体系

邹城市实施了路网提档升级、自然村庄通达、路面状况改善、运输服务提升“四大工程”,建立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农村公路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深入实施“四好农村路”建设。一是科学规划引领,优化农村路网布局。聘请专业团队,按照“合理性、整体性、前瞻性、继承性、可行性”的原则,编制《邹城市县乡道路网规划》,调整优化全市农村路网布局,构建“功能明确、结构优化、布局合理、规模适当”的县乡道路网。现已启动《邹城市综合交通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努力构建安全、便捷、经济、高效的交通运输服务体系,促进基础设施供给能力、综合运输服务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行业治理能力稳步提高。2019年投资4.67亿元,改建邹两线、张刘线、双石线等县道53公里;投资8800万元,改造提升城颜线、泉张线等乡道73.8公里,其中16.7公里四级公路提升至三级公路。截至2019年底,邹城市县乡公路三级路以上比例达到55.85%,与去年同期相比提升了2.3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二是规范建设管理程序,打造优质交通工程。严格落实主体工程与交通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和公路建设“七公开”制度。严把工程质量,规范施工程序,全力打造优质交通工程。全面落实项目法人、设计、监理、施工单位的质量责任,建立健全“政府监督、法人负责、社会监理、企业自检”的四级质量保证体系,做到全过程、全方位监督管理,一次交工验收合格率达到100%。三是创新养护机制,推进市场专业化运作。市政府出台了《邹城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实施细则》,建立完善了“责任在市里,实施在镇村,受益在群众”、“建有所养、养必到位”的农村公路管养体制,同时创新养护机制,市财政每年列支专项资金3800余万元,采取“五定一包”办法:定路段、定人员、定责任、定奖惩、定费用,包养护质量,建立了绩效考核机制;与城乡环卫一体化相结合,由专业保洁公司实施,形成了“一把笤帚路面清”的良性格局,实现了城乡环卫与农村公路养护集约化、精细化、常态化运作;同时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专业公司实施农村公路的小修保养,推进农村公路养护规范化、专业化、市场化运作,农村公路列养率100%,好路率达90%以上,路面技术状况指数(PQI)逐年上升。

以“进村入户”为中心,延伸好农村公路最后一公里

农村通户道路硬化工程,是山东省委省政府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而部署实施的一项惠民工程,纳入了省、济宁市综合考核体系。邹城市将农村通户道路硬化工程纳入全市重点工程进行考核,实现了“村村通、村内通”向“户户通”转变。一是高点组织谋划,实现村庄道路硬化“户户通”全覆盖。2015年10月,山东省政府在部分地市开展了农村道路路面硬化村村通向户户通延伸的活动,比交通运输部提出的“推动交通建设项目更多向进村入户倾斜的要求”提前了三年。邹城市自2012年开始,持续推进“村村通、村内通、户户通”三通工程建设,明确全市除城市规划区范围内需拆迁、规划撤村并点、压煤搬迁的行政村外,所有行政村实施通户道路硬化工程,2015年底基本实现“户户通”全覆盖。并根据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制定了村内干道和村内巷道路面的建设标准,配套设施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入使用。二是多渠道筹融资,打通农村户前“一米路”。根据山东省推动农村通户道路硬化工作部署,组织完成通户道路调查摸底,对部分村庄街巷进行查缺补漏、改造提升,制定了《邹城市农村通户道路硬化工程实施方案》,按照“财政补一点、村居筹一点、群众出一点、社会捐一点”的多渠道筹资方式,市财政对农村通户道路硬化工程列支专项资金,按照不低于工程造价的50%给予奖补,剩余资金镇街配套,同时强化补助资金监管,做到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工程已于今年6月底完工,实际完成硬化村庄数158个195公里,超计划41个,提前5个月完成全年建设任务,在济宁市上半年工作通报排名中,位列第1名。进一步提升了村内道路通达深度,打通农村户前“一米路”,延伸好农村公路“最后一公里”。三是改善农村出行条件,儒风农路畅联千万家。近年来,邹城市投资50多亿元,从改善农村出行条件出发,以村庄整体发展规划为基础,以“雨天不踩泥、晴天不起土”为目标和“保持田园风光、突出特色文化”为主题,将通户道路硬化与美化绿化、美丽乡村建设紧密结合,注重古村落、古街道保护和文化挖掘,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突出文化传承、生态特色,实施山水林田综合治理,打造乡土景观,实现路田分家、路宅分家,促进道路形态和自然环境相得益彰。目前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6513.5公里,县道规模增至321.7公里,乡道规模增至444.1公里,等级公路密度达196公里/百平方公里,打造了“三线九山”精品旅游线路,新建“美丽儒风农村路”51.5公里。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节点、覆盖行政村、延伸自然村、连接乡村旅游点的路网体系。“美丽儒风路”不仅方便了群众出行,也成为乡村振兴的致富路、幸福路。

以“交通 ”为中心,融合好乡村振兴发展要素

邹城市始终坚持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发展、率先达小康的重要突破口,竭力让农村公路更便捷、更宽广、更美丽、更富民,交通引领乡村振兴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一是完善“双向”通道,推动农村物流发展。农村公路发展不仅满足了农村群众出行需求,还激发了新农村建设活力,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因道路畅通“满盘皆活”。启动实施“快递进村”工程,打通“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的寄递物流“最后一公里”快速通道,构建农村物流三级网络体系,全市13个镇全部开展“邮快合作”工作,“三通一达”、百世、天天等6家快递品牌企业参与合作,农村邮政快递服务覆盖率已达到80%。二是打造“绿色”公交,推进公交惠民工程。大力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编制《城乡公共交通发展规划》,构建“覆盖城乡,均等服务,普惠民生”的公共交通网络。目前全市拥有公交线路64条,其中城乡线路49条,运营总里程1700余公里,公交车辆1307台,农村公路“三年集中攻坚”行动增设城乡公交站亭859个,实现了全市建制村公交全覆盖,惠及全市居民120余万人;实施城乡居民乘坐公交车一律一元优惠政策和65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车政策,年均客运量3000余万人次;逐步推进“绿色公交”体系建设,新能源公交车共有1215辆,占比92.9%。三是发挥“交通 ”先导作用,为乡村振兴铺路。拓展交通服务广度,发挥交通“先行官”的优势,向“交通 旅游”、“交通 文化”、“交通 产业”、“交通 园区”复合功能转型升级,推动交通领域助力乡村振兴。将美丽乡村示范片区、旅游景区、产业园区串连成片成区,因路受益、因路发展,全市培育出一批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精而美”的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红火了“邹东深呼吸”乡村游、“拜圣习儒研学游”。

为巩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建设成效,下步工作,邹城市将结合农村公路发展实际,紧抓契机,以管养体制改革持续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

一是建立“资金稳厚,队伍稳定,标准稳固”的高水平养护机制。以科学养护为切入点,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建立政府主导、公司运营、物业管理和市场运作等多元化管养模式,推动农村公路养护高水平、多样化、全覆盖。采取财政投资、社会集资、企业捐资、群众投劳等方式,多渠道筹集养护资金,确保农村公路管养经费稳厚,有钱干事。建立市级农村公路管养机构,镇街实现专兼结合的农村公路管养模式,保证管养队伍稳定,有人干活。推广低成本、易操作的标准化养护技术和成熟的养护工艺,建立科学、高效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考核体系,确保农村公路管养标准稳固,督考有据。

二是搭建“信息化、标准化、智慧化”的管理平台。结合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实际需求,坚持“全市一张公路网、一张图、一张责任表”的原则,建立“一库”、“一图”、“一链”、“一平台”、“N服务”为核心的农路智能信息化生态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服务于标准化、智慧化、安全畅通的农村公路建设。将养护巡查、智能监测、检测、决策辅助、农路安防、公众服务、精准地图服务等多元化应用基于数据进行深度融合,为创新农路养护生产模式、资金精准投放监督、美丽农村路建设、政府考核等提供信息支撑、决策支撑、管理支撑。

三是全面推进“四个体系、三分三级”的“路长制”。建立完备的政府责任体系、高效的部门协同体系、有力的资金保障体系、科学的督导考核体系,按“分级管理、分层处置、分级考核”原则,建立总路长与各级路长分级负责的市、镇(街道)、村三级“路长制”,构建县级指导、乡级负责、市场养护、乡村保洁的乡村道管护新体系,建立县有路政员、乡有监管员、村有护路员的路产路权保护新机制,确保农村公路得到专人、高效、长期管护。创新推进信用监管,加快建立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

四是打造一批“一路一景,各具特色”的“美丽儒风农村路”。按照“安、畅、绿、美、新”的创建标准,以农村公路为主要载体,统筹协调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运营与综合交通发展、路域环境、生态环保、环境整治以及乡村振兴等规划的衔接,以农村公路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智慧化为主要载体,通过沿线设置农村公路驿站、服务区、小游园等景观,实现路田分家、路宅分家,充分融合自然、农业、产业、旅游、文化、风土人情等各类路侧资源,聚力推动“四好农村路”向“美丽农村路”的蜕变,在改善农村出行环境,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形成具有典型良好示范带动性和推广价值的制度化、规范化的经验做法,打造一批“美丽儒风农村路”的齐鲁样板。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