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百年贵胄之地(常德盛的1979天不能改)
在2019(第13届)苏商领袖年会上,由苏商全媒体倾力编撰的《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苏商发展通鉴》重磅发布。“通鉴”主体内容分为6个版块,分别从阶段、政策、模式、人物、成就、破立等角度,梳理了40年来的江苏民营经济和苏商发展情况,力求以大视野、多维度、真情怀,为这风雷激荡的40年写下生动的注脚,“聆听大时代足音,见证变革者传奇,吹响新征程号角”。
个体的命运沉浮,是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最生动的注脚。40年的风雨兼程,涌现出太多可歌可泣的苏商典型。他们有的如流星,一闪而过却留下了烟花般绚烂的瞬间;有的如松柏,一旦扎根就迎风傲雪、开枝散叶;有的基业仍在,人却已身藏于万人海中,沓无声讯;有的人已远去,江湖里留下的全是传说……
在“通鉴”人物篇,我们以1978-2018为轴,从上百位名单中,遴选出了40位苏商精英。他们每个人,对应着一个年份,每一个年份里,有一个非常值得一说的故事……最终我们编织出了一张由时间、人物、事件构成的立体网络。点如火炬,面如星空。
今天推出的是——《常德盛的1979: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换》。
1979年,苏州常熟市东南角的蒋巷村,从吃“返销粮”一跃成为苏州市3000多个行政村中的“售粮状元”。当家人常德盛带领蒋巷村人在这片贫瘠的土地改水治土,实现了“农业起家”的目标,农民温饱之后,蒋巷村又走上了工业发家道路。常德盛回忆起上任后的第一次村民大会,他拿起话筒,对着全体村民喊出了“穷不会生根,富不是天生。天不能改,但地一定要换”的响亮口号,感慨万千。这也是那个年代农民想要改变命运的鲜活缩影。
时光回溯至上世纪60年代,20多岁的常德盛当上生产队大队长。他斗志昂扬,誓要改变蒋巷穷乡僻壤、穷土恶水的面貌。于是,一场历时20余年的规模宏大、持之以恒的治水改土工程在蒋巷浩浩荡荡地展开。
勤劳的蒋巷人凭着一根扁担、两只筐,将1700亩低洼田填高了1米多,建成了田成方、树成行、渠成网、路宽敞的旱涝保收吨粮田。1979年,蒋巷村秋季水稻平均亩产超1000斤,最高田块亩产达1300多斤,成为当时江苏省粮食亩产超吨粮的先进单位,蒋巷农业彻底变了样。
此时,乘着改革开放的浩荡东风,江苏省尽是复苏景象。苏南乡镇企业遍地开花,同时代的农民正在热土上书写自己绚丽的奋斗人生。
江阴市长江村的郁全和沐浴着改革开放春风,决定带领村民向工业方向发展。张家港市永联村的吴栋材以30万元起家,兴建钢厂,带领村民走向富裕。苏州市吴江区的顾云奎做出了一个判断,通信领域将进入一个大规模的高速增长期,这个决策依旧深刻影响着今天的江苏永鼎股份有限公司……
常德盛按捺不住了,“无农不稳,无工不富”,他不再满足于当“农业先进”,他要带领百姓打好工业仗,真正拔掉穷根。没技术、没资金,工业的发端充满坎坷。常德盛潸然泪下,但心中那团改变命运的火苗还在燃烧。他咬紧牙关,瞄准市场空白,建起两条彩钢复合板生产线。
历经千辛万苦,过硬的质量使“常盛”牌彩钢板畅销国内外。如今,村办集体企业江苏常盛集团有限公司已成为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轻、重钢结构及轻质建材企业。
常德盛说:“邓小平同志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改革是解放生产力。我们思想解放后,听党话、跟党走,改革发展不回头。过去,蒋巷人很苦,老百姓累弯了腰也没能富起来,是改革开放给我们提供了做事情的大舞台,这个机会一定要珍惜,就算拼了命,也要把蒋巷搞上去!”
蒋巷村完成农业起家、工业发家后,又走上了旅游旺家的道路,实现了从贫困村到小康村的华丽涅槃。如今的蒋巷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相得益彰。2017年,全村经济总量持续超过10亿元,村级可用财力超过2000万元。现在,常德盛的打扮还是没变:白衬衣和黑裤子。“我是共产党员,更是农民的儿子”,而此时距离1979,已经四十年。
小贴士:
1979年,吴仁宝提出调整产业结构的方案:全村500多亩粮田由30多名种田能手集体承包,绝大多数劳动力转移到工业上去。
苏商全媒体出品
现已入驻
今日头条、腾讯企鹅号、搜狐号、新浪看点、一点资讯、界面、网易、虎嗅网、钛媒体等平台,
覆盖商业财经核心受众群。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