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风的吹拂下走到江边(在通化翘盼春归)
我在现场,记录瞬间,成为历史。
新华社记者 许畅
在通化,翘盼春归
“我可能要去通化了。”
“多带衣服,那边山区冷。”“爸爸加油,你最pang(棒)!”
对于发音还分不清“胖”和“棒”的女儿来说,可能只是以为爸爸要像往常一样出差一段时间,几天后便会带着礼物回来。
家人的支持和理解,给了我最大的底气。
1月17日,在长春完成核酸检测后,我与同事紧急赶赴通化。在车上,脑海中回闪着同事们一年来总结出的抗疫报道经验,以及抵达通化后待做的选题。虽前路未知,但相比于恐惧,更多的是作为一名摄影记者能够抵达新闻现场的期待和兴奋。
寒“疫”来袭
严冬腊月的东北大地,白雪皑皑,寒风刺骨。
初到通化,寒冷是我的第一个感受。不仅仅因为天气的恶劣,同样也因为严峻的形势。
△在通化市东昌区中盛山水城小区的隔离楼栋,一名居民在楼内等待网格员运送亲友送来的生活用品(1月17日摄)。
△在通化市东昌区一核酸检测点,市民有序排队等待采样(1月20日摄)。
△一名医务人员在通化市东昌区金厂镇金厂村核酸检测点进行采样(1月20日摄)。
△车辆行驶在通化市东昌区街路上(1月19日摄)。
提级管控、中高风险、按户封闭、全员核酸检测……几天之内,防疫管控措施接踵而来,使得我除了采访动态消息外,腾不出精力顾及其他。
△在通化市东昌区一小区,一位居民站在家中透过窗户向外眺望(1月23日摄)。
△防疫工作人员在通化市东昌区一小区进行按户贴封条封闭管控(1月22日摄)。
△车辆行驶在通化市东昌区街道上(1月19日摄)。
直到21日,我们得到通化市筹建集中隔离点的消息。几经沟通联系采访拍摄无果,理由为隔离点建在市郊的一个低风险区,按照防疫要求,高风险区人员不得无故出入。
此时,我才突然意识到,原来自己早已身处风暴之眼。
△在通化市东昌区龙泉街道龙水社区,防疫人员清运医疗废物(1月23日摄)。
△医务人员在通化市东昌区一核酸检测点采样(1月20日摄)。
人心向暖
1月的吉林通化是忙碌的。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这座东北山城的静谧。这座40万人口的城市,因为疫情防控需要,绝大多数居民封闭在家。不到十分之一的人努力维系着城市的运转。
△降雪天气下,通化市东昌区环卫工人打电话联络同伴前往作业地点(1月26日摄)。
大雪之中,空旷的街道上,一名环卫工人载着另一名环卫工人蹬着三轮车渐行渐近。“前排乘客”正用手机与同伴联络,准备前往清雪作业地点。帽子上覆满积雪,为了使用手机而来不及戴上手套的右手,本能地攥着取暖。白色的防护服,白色的街道,白色的雪花,环卫工人那无惧逆行的心反而凸显得更为火热。
△医务人员在通化市东昌区一核酸检测点采样(1月20日摄)。
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需要无数人合力攻克。
医务人员、志愿者、社区网格员、基层干部……各行各业的基层工作者冲锋“疫”线,绘出整座城市同心战“疫”的景象。
△在通化市东昌区一核酸检测点,一名防疫人员在工作中(1月20日摄)。
△“吉通帮”线上服务平台工作人员根据订单选配菜品(1月24日摄)。
△在通化市东昌区一家药店,志愿者进行药品配送服务(1月24日摄)。
△志愿者杜思成(左)与同伴规划为居民配送生活用品的送货路线(1月24日摄)。
他们的汗水与泪水、嘶哑的声音、奔走于城市中的身影,让我看到了通化人民守护这座城市的决心和力量。也正是镜头中这一个个闪现的人物,让我感受到了寒冬中的温暖。
△在“吉通帮”线上服务平台的发货库房,一名工作人员完成货物装卸后扶墙休息(1月24日摄)。
△工作人员搬运生活物资,准备装车发往医务人员驻地(1月30日摄)。
翘盼春归
转眼我来到通化已满两周。在这段时间内,对于患者的救治正在紧张进行中,治愈患者开始陆续出院,用于进行康复治疗的方舱康复医院也已投入使用。
△在通化市中心医院,通化市首批新冠肺炎感染者出院(1月27日摄)。
△吉林省通化市利用全民健身中心场馆建设的方舱康复医院(1月30日摄)。
△吉林通化方舱康复医院内景(1月30日摄)。
人们仍在努力,被按下“暂缓键”的通化正时刻准备着,等待“重启”的那天。
△吉林省通化市(1月17日摄)。
立春将近,万物复苏。虽寒意犹在,但“百草回芽”已不可阻挡,一年四季自此开始。而我也还在这里,等待着温暖重回大地,和通化一起,翘盼暖春归来。
△1月30日,许畅在通化市方舱康复医院操纵无人机采访拍摄。
策划/兰红光
统筹/费茂华
来源: 新华社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