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opec 减产破裂油市面临重构(原油OPEC减产10万桶影响有多大)

来源:中粮期货研究中心摘要,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原油opec 减产破裂油市面临重构?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原油opec 减产破裂油市面临重构(原油OPEC减产10万桶影响有多大)

原油opec 减产破裂油市面临重构

来源:中粮期货研究中心

摘要

1.实际产量配额10万桶/日分摊到各个成员国,因各国剩余产能不同,实际环比减产量可能低于10万桶,对全球供需的直接冲击很小。

2. 沙特减产的态度可能引起更多供给变化,美国可能因此更有动机推进伊核协议进展,从而加速地缘政治上的博弈。

在9月5日的联合部长级会议上,OPEC 决定10月减产10万桶/日。尽管在开会之前沙特已经表示过会考虑减产,但多数OPEC消息来源都认为大概率还是维持产量不变,会议结果略超市场预期,也推动油价短线走高。本次减产是OPEC 自去年8月以来首次减产,也是疫情后逐步增产完毕后首个产量配额收缩的拐点。本次减产决定的实际影响有多少,后续的潜在影响又有哪些,本文进行简要分析。

一 产量配额是什么

OPEC 的产量协议配额是以目标值的形式给出的,即每次公布下个月应达到的产量,而市场常说的增产与减产,是计算两次目标值之间的差额,作为配额的环比变动。并且OPEC 一直称呼合作为“减产协议”,因最初达成共识是为了减产以支持油价。即使在增产过程中,官方公布的执行情况也是以“减产执行率”为指标,如果执行率高于100%,则说明实际产量低于计划,反之则是产量高于计划。

在本次会议之前,OPEC 一直处于逐月增产状态,即逐月上调目标产量,本质是“增加上限”而非“规定本月只能增加多少”。二者区别在于,如果一国一直难以增产、达不到配额上限,那么次月上调上限后,该国理论上可以增产的幅度要高于配额增长幅度。

本次减产是OPEC 自去年8月以来首次减产,也是疫情后逐步增产完毕后首个产量配额收缩的拐点,不过从去年决定增产开始,OPEC整体的产量就一直达不到配额水平,差距越来越大。

图1:OPEC实际产量和OPEC 计划对比

数据来源:OPEC,Wind,中粮期货研究院整理

注:产量数据来源于OPEC月报中二手数据,包括三个不参与减产的国家

对比下图最近两次部长级会议上给出的10月(左)和9月(右)的产量配额,可以看到本次会议的10万桶减产分摊到OPEC为6.4万桶,非OPEC为3.7万桶,到每个国家上基本只有几千桶到几万桶的变化。

表1:OPEC 10月和9月计划产量

数据来源:OPEC(单位:千桶/日)

其中变化最大的是两位领头羊,沙特和俄罗斯,分别要减产2.6万桶/日,其余的国家减产幅度更小。OPEC 10国中主要产油国也是闲置产能最多的四个国家是沙特、伊拉克、阿联酋和科威特,按协议将分别减产2.6、1.2、0.7和0.7万桶/日,共5.2万桶/日。

二 实际影响

从全球的角度来看,10万桶/日的供给仅是总需求的0.1%,数量级上非常小。而从OPEC 各国的生产能力来看,实际减产量可能不足10万桶。

根据OPEC最新的一次月报(8月),10个参与减产的国家在7月的实际产量和协议产量如图,一半国家难以达到产量目标,因此OPEC整体和目标也相差上百万桶。近几个月以来OPEC 一直未能按计划增产,俄罗斯因制裁缘故,实际产量也低于目标值。

表2:OPEC 7月计划产量和实际产量

数据来源:OPEC,中粮期货研究院整理

因此根据上文,仅考虑参与减产协议的国家,OPEC 联盟中尚有产能的并不多,除沙特等几个产油大国能严格执行协议之外,其他国家原本就达不到配额,即使下调配额也并不影响实际产量,所以10月实际能减少的产出可能仅集中在几个国家。所以很显然,本次会议上减产的决定,实际影响并不大,几万桶的产量不会对全球供需产生推动。

三 对供给的潜在影响

但OPEC 表达了减产的态度,影响的更多不是当前的供给,而是世界格局之内,更长期的潜在供给。

当前供给端因素诸多,俄乌问题、伊核协议、伊拉克和利比亚等国的内部问题等,都一度或长期或短期地冲击了供给,大部分都与地缘政治因素有关。地缘政治因素又带有强烈的不确定性和人为性,沙特的表态可能是供给因素发生变化的转折之一。

在OPEC 宣布会议结果之后,成员或非成员国纷纷表态,OPEC内部表示支持沙特并赋予其调节市场的权利,暗示之后每月会议还可能继续调整产量;俄罗斯间接表达了支持态度;美国对减产表示不满,并重申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来降低油价;伊朗表示全球市场需要伊朗的石油和天然气,并且他们已经做好准备。

不难看出OPEC 产油国更希望维持先前高油价高收益的状态,但美国更需要降低油价抑制通胀,自国际油价震荡下挫以来OPEC 做出护盘姿态,本次沙特的表态也是一种对空头的暗示,如果接下来油价继续破位下跌,OPEC 可能就会开始更大幅度的减产。而美国在7月访问中东劝说增产无果之后,开始考虑释放伊朗的产量,目前伊朗距其受制裁前的最大产量还有超过100万桶/日的差距,并且据悉其大量的浮仓也能在短期快速销售。伊核协议已经逐渐取得一定进展,在沙特做出超预期的减产决定之后,美国很有可能加快推进伊核协议达成,伊朗的潜在供给对市场是更大的利空

但同时另一方面,俄罗斯当前立场和沙特相同,希望油价继续偏强,自被制裁以来,俄罗斯产量虽然出现下滑,但高油价依然推动其出口利润大增。上周G7决定对俄油限价,俄罗斯表示将对限价国家停止出口,真正减少的供给可能远远不止协议中的2.6万桶,但也可能因欧亚客户之间竞争、贸易流向改变,出口量维持平衡。

四 价格:对供给因素的博弈

综上所述,OPEC 在10月的减产并不仅是协议上的10万桶/日那么简单,其直接影响很有限,但后续可能导致的供给变量会更多。

直接的利多在于10月已确定的小幅减产,对短期的油价可能产生一定支撑,因此价格暂时来看更易反弹。但市场也意识到潜在的供给增量可能更多,伊核协议等因素产生利空,只是暂时还无法被证实,可能在未来中期甚至长期才会真正反应。

所以油价对本次减产的反应并不是顺利上涨,而是在博弈对供需更多的影响,后续决定供给端的地缘政治因素需要持续关注,在短期的利多之后,中长期利空因素依然很多,维持油价长期走弱的判断。

相对确定的因素在于,OPEC 减产后短期内欧洲地区的供给将会更加收紧,因此和欧洲和中东基本面挂靠更近的Brent价格将会相对更强一些,Brent-WTI的价差倾向于维持偏高水平。

本文源自金融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